現在沈默致力於提高監生的教育質量,改善生源之後,他更是恢複了原先嚴謹的積分加實習的學製,並且廣聘名師坐堂。北京國子監由徐渭領銜,有陳紹儒、陳鎏、閔熙、華察、王世貞、徐中行、李贄等;南京國子監由耿定向領銜,顏山農、林雲同、柯維騏、張獻翼、林庭機、何心隱、餘允文、馮越等當時知名大儒分而教之,晝則會撰共堂,夜則燈火徹旦,如家塾之教其弟子。
對於首輔大人的這項善政,官員們為了自己的子弟,自然不會反對。而大儒們也因為被重視被尊敬,而為他大唱讚歌。當然那些尚未及第的平民士子會感到焦躁,尤其是屢考不中者,更是將其視為自己失敗的原因。幾乎每年都要為此鬨事,但這一次,朝廷宣布連開兩年科舉,所有的噪音馬上就銷聲匿跡了。
所以沈默能有一個比較愉快的心情,為北京國子監的畢業生們踐行。那天是個難得的好天氣,豔陽取代了寒風,一掃冬日的嚴寒,沈默在三公槐下,對這七十八名畢業生,以及五百多名在校監生,講出了一番肺腑之言。
“曆代朝廷選拔人才,為國家出力,自應當不論出身、唯才是舉!本朝更是立賢無方,惟才是用。太祖高皇帝時,用人之途最廣,僧、道、皂隸,鹹得至九卿、牧、守,大臣蔭子,至八座、九卿者,亦不可縷數。然而宣德以後,獨重進士一科,雖鄉舉歲貢,莫敢與之抗衡,而大臣恩蔭,高者不過授五府幕僚,出典遠方郡守而止,即便有卓犖奇偉之才,若不從科目出身,終不得登堂入室,為國家展采宣猷,終身不得其誌矣……”
沈默一番話,把過去二百年來,監生們江河日下的地位勾勒出來,引得全場無不黯然神傷。然後他話鋒一轉,大聲道:“一直有人說,這是因為科甲官排擠所致。我相信,哪怕現在,持這種想法的也大有人才。然而我告訴你們,這是大錯特錯的。你們要知道,開國初年,便是監生與進士並舉。那時經過嚴格教育、諳熟政務的監生,表現要遠遠強於進士。以至於後來,國朝曾經有十年未開科舉,朝廷官員儘數采用監生,當時的名臣大僚,都是清一色的監生出身。如果說要排擠,也應該是你們排擠進士才對,怎麼能擠著擠著,又被人家後來居上了呢?這顯然要從彆處找原因!”
“這裡麵,既有朝廷的原因,也有你們自己的原因。朝廷方麵,由於財政危機,允許捐資入學、縮短學製、減少師資力量,這都是導致監生水準下降的客觀原因。然而最根本的,還是監生們的自我放縱,不管是蔭生還是貢生,都可以說是天之驕子,進入國子監後,便自以為前途無憂,飛黃騰達指日可待。就開始耽於享樂,荒廢學業,在國子監中混幾年,除了酒色財氣,什麼知識都沒學到,進入官場上,如何去跟那些經過層層選拔,才從千軍萬馬中殺出來的科甲官競爭,輸得一敗塗地也就不足為奇。”
“所以幾十年來被邊緣化,你們怨不得人家科甲官,是朝廷和你們自己的錯。”頓一下,沈默接著道:“但是從隆慶元年以來,朝廷已經改正了錯誤,這一點上,相信你們比誰都清楚。可以說,今天能夠畢業的七十五人,在學識上不遜於那些進士官,在實際政務上更是要比他們強。現在我給你們大展身手的機會,雖然起點要比進士官低一些,人家畢竟是一層層考出來的,這本身就是一種成就,你們不該不平衡。但我保證,自從你們踏上仕途的那一刻起,便不論出身,隻看政績!不管你是科甲官,還是監生官,考核你們的唯一標準,就是那本考成賬冊!白紙黑字,曆曆在目、誰也搗不了鬼!隻要你們表現優秀,年年考成位列前茅,自然不會有人阻止你升遷,將來就是登閣拜相也有可能!”
“我今天來到這裡,說這麼多,其實也不至為了你們,同樣為了我自己。你們也許不知道,為了重振國子監,我頂了多大的壓力。如果你們不能爭氣,我自然要引咎。這這不要緊,關鍵是好容易重新振作的國子監,就會成為曇花一現。到時候再沒有人會為你們說話,機會也不會再有第二次了。萬事開頭難,想要把國子監這塊招牌,變得和科舉取士一樣亮,你們要付出科舉官十倍的努力。”
“自助者天助之,國子監將來何去何從,監生的前途如何,答案就在你們每一個人身上。已經畢業的,將要畢業的,和還要繼續學業的監生們,牢記你們各自的使命,為了美好的明天,共同努力吧!”
散會之後,沈默到徐渭的值房中休息,徐胖子搖頭連連道:“通篇沒有說一句忠君愛國,勤政恤民,全都是官途啊、前程啊、命運啊……俗,真俗,這些年你可是越來越俗了。”
“這世界本來就是個俗世。”沈默撇撇嘴道:“你也不想我好容易來一次,全講空話廢話吧。”
“這倒是,”徐渭點頭道:“我看那些監生,眼珠子都紅了,隻要不是麻木不仁的,你說這一回,得管好幾年用。”
“但願如此吧。”沈默頷首道:“他們到底能不能立足,接下來幾年是關鍵。推行條編、清丈田畝、整理財政,這三大戰役中,不知要有多少官員落馬,多少新星竄起。加上從朝廷到地方,都要擴大編製,能把握住機會,他們就能確立自己的地位,要是把握不住……”說到這,他輕歎一聲道:“恐怕真會是曇花一現。”
“那樣就太糟了。”徐渭摸著已經斑白的胡須道:“我這輩子全搭在這一件事情上,還指望這幫子除了四書五經,還會數學、會計、邏輯的家夥,斃掉那些書呆子呢!”
徐渭這輩子,最恨的就是科舉。他才華橫溢,百年不遇,卻被一篇八股文,足足折磨了三十幾年。要不是遇上沈默,點醒了他,還不知道這輩子蹉跎成什麼樣呢?所以當初沈默讓他當這個國子監祭酒,衝擊一下大明朝的取士之道時,徐渭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並且在國子監一待就是十年,為得就是培養出一批學以致用,經綸濟世的乾才來,證明不是隻有文章寫的好,才能當好官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