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這樣吧,李先生?文物清理現場就在附近,要不我們現在去那兒看看?”
杜海棠建議的問道。她之所以邀請李子夜來遺址,也是為了看看能否產生化學反應。至於這反應如何產生,說實話她還在摸索。
李子夜聽後點了點頭,然後和杜海棠她們前往現場。攝影團隊負責全程拍攝,把每個鏡頭都記錄下來。
考古遺址四周,都被警戒帶拉了起來。為防止有意外發生,所有方位都設立警衛,進出必須登記、核實。
一車一車的土堆,被傾倒在遺址外圍。考古人員拿著各種裝備、儀表,在現場清理殘骸。
有挖到一半的陶罐,也有破碎成幾片的陶壺、陶碗……需要工作人員細心整理,把它們先歸攏到一塊兒,等後期再進行修複。
遺址最開始被發現的時候,是附近村裡有人挖地,挖出來兩個陶製的小人。然後他們也不懂,就想著拿城裡賣賣,換點煙錢……
但這麼一賣,可不就出事了嘛!用網友的說法就是,“刑啊!寶友!這日子越來越有判頭了~”
國家法律規定,華夏境內,包括地下、內水和領海中遺存的所有文物,都屬於國家所有。
特彆是建國以後出土的文物,不管是盜掘,還是意外發現,都不允許買賣。建國以前出土的,根據朝代、曆史價值,也有不同標準。
曾經有位老哥,花8000塊買了一把青銅大寶劍,拿去天天鑒寶炫耀。最後被網警順著網線找上門,判了12年。
原因是他買的青銅大寶劍,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帶有銘文不是一般的劍,隻有將領能佩。買賣青銅器,本來就是重罪,加上年代久遠物品珍貴,那更是重中之最……
……
“劉主任,我們是總-台記者,請問一下你們在挖掘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麼?”小王拿著話筒問道。她之前做過外場記者,采訪起來並不陌生。
劉主任在鏡頭前有些緊張,不過還是回答了她的問題,“挖掘過程倒很順利,但…我們考古隊目前遇到的最大難題,是對這些文物的後期修複……”
在劉主任說完後,鏡頭轉向遺址現場。隻見破碎、壞損、腐蝕嚴重的文物不少,甚至有些連清理、歸整都難度很大。
數千年前的東西,但凡有點地下活動,墓裡的陶陶罐罐就破了。加上日積月累的腐蝕,能有一件相對完整的文物出土,都是考古隊的幸運。
副總編杜海棠,在旁默默地聽著。她也不是專家,對文物修複也不了解。
不過在她身邊,可是站著一位隱藏的高手。於是杜海棠,也不知道怎麼想的,忽然對李子夜問了一句,“李先生,您對修複文物有所研究嗎?”
李子夜聽後,沉吟片刻,接著淡淡開口的說道,“略有研究。”
“如果他們需要的話,或許我能幫上點忙。”
話音落下,不僅跟前的杜海棠,一臉微訝的盯著他看。就連附近那些考古隊員們,都不禁朝他望來!
crpt;/crpt(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