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媽楊氏這時從馬車中探出頭來。她朝遠處一望,當即嚇得叫道:”快跑呀,快跑呀!“
三皇孫連連點頭,正要下令,道一在一旁叫道:”且慢!他們怎麼走得這麼慢?“
張九思也眼睛一睜。”啊,對,對,看!那是晉王自己的旗號,是晉王出城來了!”
於是,在他的力勸下,三皇孫命一匹快馬前去打探,自己繼續向前急行。道一邊走邊回頭張望,隻見大隊人馬源源不斷地從和林城中出來,至少有好幾千人。
又過了令人緊張的一段時候,派去的探馬帶著另一個人飛馬趕了上來。道一定睛一看,來的竟是翁吉昂。
探馬向三皇孫大聲報告:“晉王正率隊趕赴諸王大會。”
眾人麵麵相覷。翁吉昂隨後來到三皇孫麵前,行了一禮說:“晉王得知殿下出發,也下令立即出發。他請殿下走得慢些,他願與殿下同行。”
三皇孫猶豫地看了看周圍的人。張九思立即挺身說道:“太子妃請三皇孫速速前去會合。晉王大軍行動遲緩,恐有所累。”
翁吉昂看到張九思,眼睛一睜。“你是何人?”
道一連忙在一旁說:“他是中書左臣兼東宮總管張九思張大人。”
翁吉昂一愣,緩了緩臉色道:“久仰久仰。張大人不在京城,怎麼到了這裡?”
張九思拱手道:“奉太子妃之命請三皇孫前去參加諸王大會。”
翁吉昂眉頭揚起。“這樣的小事也要張大人親自出馬?”
張九思沒有答話。翁吉昂看了看其他人,目光落在柴誌鼎師徒和蕭全齡身上。
“那麼這幾位呢?他們又來此做甚?”
三人臉上猶豫。道一在一旁手指三人說:“這位是太一教掌教蕭真人。這位是全真教僅次於掌教的柴道長。這位是柴道長的徒弟。他們也是來投效三皇孫的!“
三人一愣。蕭全齡隨即挺著了身子。”正是!“
”啊,對!“柴誌鼎也朝三皇孫挪了挪。
“原來如此......”翁吉昂遲疑道,“晉王也多年未見太子妃,思母心切,願與殿下一同前往。”
“這......”三皇孫又臉上猶豫。
道一大聲說:“既然晉王思母心切,不如輕裝簡從,帶幾個人趕上殿下,大家才好一同前進。”
張九思連聲附和。翁吉昂有點發愣,一時沒有答話。
道一望了一眼還在源源出城的晉王大軍,又對翁吉昂說:“將軍還是速速回報晉王吧,不要耽擱了。”
三皇孫也連連點頭,催著翁吉昂快走。翁吉昂無奈,撥馬走了。
三皇孫抹了把額頭的汗水,對道一說:“剛才少俠應對機敏,真是太好了!”
不等道一謙虛,他又下令立即出發。就這樣,一行人又開始急行,後麵晉王終究沒有輕裝趕上來。張九思卻不放心,催促大家快走,直到晉王的人馬沒了蹤影才停下來。
此時也已天黑,眾人搭好帳篷,張九思迫不及待地將傳國玉璽呈到三皇孫麵前。三皇孫看了一眼,臉上卻有點失望。
“這個......怎麼比我的皇太子寶也好不太多?”
張九思臉上發急,要給他講玉璽的重要性。可他剛開口講了兩句,三皇孫卻把手一擺。
“阿媽已經說過了,隻是......張左臣,這玉璽又是哪裡來的?”
張九思道:“皇上駕崩沒兩天,禦史中丞崔大人向太子妃獻上此璽,說是從碩德遺孀處購得......”
接著,張九思把崔彧獻玉璽的經過詳細說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