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後知後覺地意識到,那人並不討厭他。
相反,對方將他視作最好的朋友。
正因如此,才會與他爭吵。
羨魚替另一個自己補全了朋友尚未說出口的半句話。
“可是、可是……”
“可是到了現在,為什麼不能幫一幫我們呢?”
那人痛恨戰爭,同樣痛恨擁有武器卻不肯使用的埃裡克。
在死亡逐步逼近時,他破口大罵。
除了宣泄情緒,還有另一個目的。
他用這種拙劣至極的方式安慰埃裡克,以此減輕對方得知真相後的痛苦。
羨魚摘下眼鏡,抬手揉了揉眉心。
休息片刻,他又看了下去。
埃裡克找上「智識」星神,詢問寰宇為何會有戰爭,得到答案後,他出席讚達爾的葬禮,波爾卡拍拍他的肩膀,說“這是必要的犧牲。”
接著,他找上阿基維利。
某日,他們救了一個人。
準確來說,是一具屍體。
阿基維利麵露哀色,動作緩慢地摘下帽子。
祂單膝跪地,俯身為亡者合上眼睛。
眾人很快做出判斷。
是遇到智械、想要尋求外界援助的曜青人。
此人官職極高,是曜青將軍府的策士長,是將軍的直係下屬。
眾人很是惋惜。
曜青高層尚且無法保住性命,那麼,其他曜青人呢?情況很不妙啊。
羨魚迅速抽離情緒。
故事裡觀良死了,和遠在曜青養比格的觀良又有什麼關係?
他審視這段故事。
主角與朋友分彆,親手殺死至親,他踏上旅途。
接下來,他會在與星神同行的過程中,見到貧瘠的土地,燃起的戰火。
他看到為維護正義、保衛故土而獻出生命的殉道者。
他會找到目標,徹底完成蛻變。
【我對星神說
“祂說,戰爭因你而起。”
“看來,祂說錯了。”
“機器終究比不過人類啊。”
阿基維利回道。
“你找到了真正想做的事。”
我說
“是啊。”
“我要讓人,成為人。”
我要讓他們,以人的身份活下去。】
很快,劇情急轉直下。
沒有任何鋪墊,主角對一個紅發少年動了手。
【“無法理解。”
“你這種東西……”
“為什麼會是星神呢?”】
羨魚“……”
阿哈,怎麼還有你的事兒啊?!
最初,他對阿哈抱有偏見,到了現在,他隱隱察覺到這位星神有著自己的底線,不會做出太過惡劣的事。
故事裡的阿哈,十有**是躺槍了。
主角來自高維世界,對星神沒有任何敬畏之心,在與阿基維利相遇後,好不容易對星神有了些許善意,結果轉頭遇到了阿哈。
他發現,他可以輕易殺死星神的分身,那麼……星神的本體呢?是否也會死掉呢?
【我想了很久,終於為祂們想出兩種最有價值的死法。
要麼祂們死。
要麼祂們和樹一起死。】
羨魚“…………”
收回前言。
埃裡克一點也不正常。
他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總之,都是阿哈的錯!
羨魚視線下移,看到了一個極為熟悉的、本不該出現在這裡的名字——馬蒂。
可是……按照時間線,埃裡克本該在幾百、上千年後見到馬蒂。
難不成埃裡克能夠跨越時間?
那為什麼沒有在《遊戲須知》裡提起這件事呢?
羨魚耐下性子,逐字逐句向下看。
馬蒂目睹了他對阿哈動手的全過程。
雖說埃裡克不會和人動手……
但他手拎頭顱的場景太過恐怖,馬蒂被嚇得不輕,為求自保,努力回想一番,喊出了讚達爾的名字。
兩人交換姓名。
【我說
“殉道者……”
“我很喜歡你的名字。”】
對照前文,後文少了很多描寫。
如果說之前是一個完整的故事,那麼後文就是省略不少情節、極為粗糙的大綱。
主角重啟老師生前終止的「巨像」計劃,接著找上同學和朋友,借助他們家中的幫助,順利終結戰爭。
他早已留下後手,在蟲災和失控智械消失的那一天,取消了所有武器的使用權限。
接下來,主角遇上「肅正協議」和「索林蟲群」,和間接殺死讚達爾的凶手。
最後,他替讚達爾報了仇。
他再次找上「智識」。
【“祂是為我來到這裡的嗎?”
祂說“是。”
“讚達爾因我而死?”
祂說“是。”】
看到這裡,羨魚陷入沉思。
「智識」可未必會回應他。
姑且就當埃裡克沒有對他撒謊。
那麼,他在戰爭結束後,借助係統,前往另一個低維世界,處理「肅正協議」和「索林蟲群」。
可是,為什麼?
何必多此一舉呢?
但要是換個角度……
如果殺死讚達爾的凶手,是來自其他低維世界的外來者呢?
那就很合理了。
這是在鏟除後患。
但這句“為我而來”……
難不成,那是一個能夠跨越時間、回到過去的怪物?
一切都說得通了。
在讚達爾死後,埃裡克想要前往凶手所在的世界,處理掉所有不穩定因素。
他在那裡,遇到了尚未與他相遇的怪物。
於是,怪物跨越世界與時間,降臨此地。
自此,完成閉環。
這是死局。
隔著時空,羨魚為另一個自己發出歎息。
他與羨魚不同,擁有更多情感和人性。
一邊是尚未降臨災禍的星係。
一邊是幾近毀滅的文明,和苟延殘喘的原住民。
當他重啟計劃時,就知道掌權者會在戰場上作出取舍。
他感到痛苦,感到愧疚。
強烈的負罪感壓得他喘不過氣,同時心中也隱隱對讚達爾的死亡,有了猜測。
直到他報完仇,這才找上「智識」求證。
無論星神是否回應,無論祂如何回答……
埃裡克都會死。
羨魚視線下移。
【我曾認為我是幸運的。
直至遭受苦難,我仍覺得我是幸運的。
你想要擁有某樣東西,總要付出代價。
到了現在,我認清了現實。
苦難就是苦難,它不值得被歌頌。
它隻想把你壓垮,而你,必須在苦難中自救,在被它打碎後,在滿地狼藉中重新拚湊、再次重塑。
我開始相信命運。
無人能擺脫它。
就連我也不例外。
總有一天,我們會親手鑿毀命運的齒輪,由自己親手定義何為命運。】
【讀到這裡,應該就能明白標題的含義了吧。】
【你我共同經曆的,你現在所看到的……】
【就是「我」的千萬次重塑與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