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爺,您忘了,王安上月已離宮了。”魏忠賢輕聲回道。
天啟這才想起,王安上月已被趕出宮去,去了鳳陽皇陵守陵去了。他點點頭,又問道:“朕記得不差的話,這王國臣和劉克敬都是當年王安一手提拔起來的?”
“皇爺好記性。”魏忠賢應聲答道。
天啟沉嚀片刻,說道:“傳旨,讓司禮監批紅吧,王化貞任遼東巡撫一事朕允了。”
“奴婢遵旨。”魏忠賢連忙答應,接著就聽天啟又道:“南京鎮守太監朕記得在任多年了吧?也應該回京了,王國臣是個好人選,傳朕旨意,著司禮監秉筆太監王國臣去南京任職,即日出宮。”
“奴婢遵旨!”
聽到這句話,魏忠賢心裡頓時笑開了花,王國臣調離司禮監去南京擔任鎮守太監,從職位上來看似乎差不多,但權利卻是天差地彆。
要知道南京鎮守太監就是一個養老的差事,雖然級彆不低,可從司禮監踢到鎮守太監等於是邊緣化去養老了。而且王國臣這麼一走,以後如何魏忠賢隨手就能拿捏,再也翻不出風浪來,這一來司禮監內就又少了一個強勁對手。
可惜的是天啟沒有下旨處置劉克敬,或許是因為劉克敬在選秀一事上給天啟留下的印象不錯,所以暫時就處理了王國臣一人。
不過沒關係,王國臣一走,這劉克敬在司禮監獨木難支,僅靠他一人根本就沒有和魏忠賢抗衡的能力。魏忠賢有的是時間也有的是機會,今天弄不了劉克敬,以後再找機會就是了,隻要天啟皇帝信任自己,他還怕處置不了一個小小劉克敬?
“對了皇爺,王國臣去職司禮監,這司禮監秉筆一職……。”
“如此小事,魏伴伴自己看著辦就是了。”天啟輕描淡寫說道,魏忠賢更是一喜,這等於把後續接替王國臣的權利交給了他,這對於魏忠賢來說是最好不過了。
“魏伴伴!”
“奴婢在!”
“讓司禮監再擬一份旨意,戶科給事中姚宗文革職為民,貶謫馮三元、張修德、魏應嘉、郭鞏等即日出京!”
“這……。”魏忠賢頓時一驚,天啟所說的這幾人官職並不高,大多都是六科給事中,以品級來說僅僅隻有七品。可問題是這幾人都是言官,皇帝一下子革職一人,貶謫四人出京,這可不是小事。
正要開口勸天啟,腦海裡突然閃過念頭,到嘴邊的話生生就咽了回去。
魏忠賢突然明白天啟這麼做的原因了,因為這幾人都是當初彈劾熊廷弼的言官,尤其是姚宗文更是第一個跳出來彈劾的,上躥下跳好不起勁。
雖說現在天啟捏著鼻子認可了內閣升遷王化貞為遼東巡撫一事,但不代表天啟對這個事沒有意見。他在同意內閣對遼東巡撫一事安排的同時,不僅把王國臣趕出司禮監丟到南京去任鎮守太監,而且還直接以中旨名義讓姚宗文革職為民,貶謫馮三元、張修德、魏應嘉、郭鞏等人出京。
天啟這麼做的用意是敲打內閣和東林黨,用這種態度表示自己對內閣和東林黨的小動作不滿,同時也是讓滿朝文武知道自己對熊廷弼支持的堅決態度。
如此,哪怕王化貞擔任了遼東巡撫或許也不敢過分,熊廷弼在遼東也能沒有後顧之憂,可謂一舉兩得。
不過魏忠賢心裡卻不是這麼想,他覺得天啟這樣做有些意氣用事,尤其是一下子處理這麼多文官,以他對東林黨的了解,這些家夥可都不是容易屈服的,這樣做恐怕非但起不到效果,相反還會讓東林黨對熊廷弼更為敵視。
“皇爺,此事皇爺還需慎重才是。”魏忠賢忍不住勸了天啟一句。
天啟深深看了一眼魏忠賢,神色很是銳利,魏忠賢不為所動,依舊站得穩穩的,一副恭敬的模樣。
眼神漸漸緩和了下來,天啟嘴角露出了一絲微笑:“魏伴伴,你很不錯,不過此事朕意已決,就按朕的意思去辦吧!”
“奴婢遵旨!”魏忠賢應聲道,心裡暗歎了一句,天啟的脾氣他是清楚的,既然勸不動他不會繼續再勸,國事雖然重要,朝堂的事也重要,可依舊比不上天啟對他的寵幸,如果這份寵幸都沒了,他魏忠賢還有什麼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