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八章 軍將入閣_苟在明末當宗室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苟在明末當宗室 > 第九百四十八章 軍將入閣

第九百四十八章 軍將入閣(1 / 1)

孫承宗在京師的日子已進入了倒計時,這位老臣已把一生獻給了大明,在最後的這段日子裡也應該安享晚年了。

大明內閣一般以一至七人組成,內閣最初設置的時候就是七人,而後來各朝內閣的人數不等,除去萬曆年間的特殊原因,內閣隻有首輔一人外,其他各皇帝在位時內閣大致保持在五至七人左右。

現在永明朝的內閣就是由五人組成,按理說可以在這個基礎上再增補二人,形成七人的內閣結構。但朱慎錐考慮到目前朝政結構和實際情況,一直保持著五人製,所以劉宇亮一旦退出內閣,內閣暫時隻會補上一人,而不會多。

對於增補的內閣成員是誰朱慎錐已考慮好了,這人不是彆人,正是王晉武。

王晉武入閣這件事朱慎錐可不是心血來潮,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雖然目前他設置了總參議府以打算日後取代五軍都督府,但總參議府和五軍都督府的職權有大部分重疊,卻依舊有著相當不同。

哪怕日後總參議府真正取代了五軍都督府,但總參議府也不可能成為當初朱元璋設置五軍都督府時那樣強大實權,這種情況文官集團是絕對不允許的,一個脫離了朝廷各部卻全麵掌控軍權的機構獨立存在,無論是對朝政結構或者是文武之爭都不是什麼好事。

就連朱慎錐也不可能這麼乾,五軍都督府實權過大同樣會影響到皇權,而且按照後世各國的政治結構來看,文官治軍已成了慣例,軍權直接掌控在軍人手裡,這會對國家穩定會造成極大影響,某些國家時不時發生巨變,其中關鍵一點就是軍人治國軍權太大所造成的。

但像大明這樣所有軍權全部由文官掌控也有著弊端,這點已在大明兩百多年的曆史中得到了證明。所以對軍權來說,雙方的平衡和牽製是極其重要的,再略微削弱現有兵部的職權,加強五軍都督府的職權也是相當必要的。

總參議府的設置隻是把原本歸屬於五軍都督府的部分職權拿回來,而不是用來強行打壓兵部,換句話來說總參議府施行的是總參謀部的職權,作為皇帝用來加強控製和指揮軍隊的職能部門,並且一定程度提升武將在朝廷的地位。

而軍隊真正的權力是通過總參議府、內閣、兵部這些部門直接掌控在皇帝的手裡,所以在完成總參議府的設置後,朱慎錐必須要做到軍人在內閣中擁有一定的話語權,而不是遊離於內閣之外。在這種情況下,內閣的機構必須要進行調整。

未來大明內閣會維持在五人內閣的程度,這五人內閣中一個是首輔,一個是次輔,而另外三人作為閣老從而組成。

五人內閣中必須有一個軍方成員參與,作為軍方的代表存在。而這個軍方的內閣成員可以當閣老也能當次輔,但卻不能當首輔,首輔必須由文官擔任。這樣就形成了新的內閣體係,這個體係對於調整之前大明軍方在朝堂的地位和話語權是極其有必要的。

再者,王晉武無論從忠誠還是能力各方麵來看都能勝任,而且他作為軍中第一人,長期把持新軍也不是件好事。接下來朱慎錐會通過軍製改革對新軍重新整編,在其基礎上徹底取代原來的明軍構成,從而加強大明的軍力。

這種情況下,王晉武不再適合統領新軍了,未來的新軍會分成各部,整編成“師”,一師新軍由驃騎將軍或定國將軍擔任,在師之上組成一軍(總鎮),同時調整現有九邊各鎮,按照新的軍製重新劃為六鎮,這六鎮分彆是遼東鎮、薊州鎮、宣府鎮、大同鎮、陝西鎮、甘肅鎮。

這六鎮是以目前大明九邊重整而成,原本的三關鎮和大同鎮合並。榆林鎮和陝西鎮合並,寧夏鎮和甘肅鎮合並。形成新的九邊格局,並由九邊九鎮轉為六邊六鎮。

除去邊軍外,京畿的新軍另遍一鎮三師,替代之前的京營駐紮京師附近。此外朱慎錐還準備陸續在山東、南直隸、閩浙、兩廣、湖廣、河南、四川、雲南各行省分彆設置一鎮或者一至二師,作為直屬於中央的軍鎮機構。

這個軍鎮機構按照地域劃分重新配置,逐步取代之前的大明衛所製度,而大明衛所製也會轉變為地方治安或者後備役部隊,不再作為大明軍製中的基本結構。

而且在這些軍製的改變上,逐步取消之前大明的世兵製度,轉世兵製為募兵製,未來募兵製會徹底成為大明的新的兵製。

但這種改變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雖然募兵製相比世兵製有極大的好處,也能保持軍隊強大的戰鬥力,可相比世兵製,募兵製所需要的財政支持是極大的,雖然大明現在的經濟情況大幅度好轉,可依舊支撐不起整個軍製的改變,所以要達到以募兵徹底取代世兵短時間根本就做不到,而且牽一發而動全身,衛所製度在大明延續兩百多年已根深蒂固,一旦取消衛所製度轉為其他,所耗費時間和精力也是極大的,考慮到政治動蕩和衛所安置還有既得利益者的反對各方麵,朱慎錐隻能一步步來,絕對不能操之過急。

但整個框架已在朱慎錐的心裡逐步構成了,現在依托新軍的部分改製也在陸續進行之中,九邊那邊可以略微緩一緩,先從京畿入手。王晉武這兩年就一直在做這件事,從目前京畿的新軍情況來看,京畿總鎮已初步成型,接下來就是離京畿最近的薊州鎮、宣府鎮和大同鎮這三鎮了,等這三鎮總鎮的結構調整完成,朱慎錐才有把握陸續對其他地區下手。

“什麼?讓臣去內閣?陛下,您不是和臣開玩笑麼?”王晉武接到宮中傳來的旨意,匆匆從軍營中趕回京師,馬不停蹄就入了宮,見到朱慎錐還沒來得及喘上一口氣呢,就聽到讓自己入閣的消息頓時張口結舌。

“你覺得朕能開這樣的玩笑?”朱慎錐瞪了王晉武一眼。

王晉武訕笑著說道:“哪能呢,您自然不會同臣開玩笑,可此事實在是讓臣詫異莫名,臣隻是一介武夫,內閣乃朝廷中樞機構,臣何德何能能入內閣為閣老?”

“朕說你不行,你行也不行!朕說你行,你不行也行!怎麼著?朕的話做不了數?你王大將軍堂堂一品大員,功勳卓著,入閣又有何不可?”朱慎錐淡淡說道。

聽著這番話王晉武心中哭笑不得,這不是耍賴麼?什麼叫說你行你不行也行?這等於是趕鴨子上架啊!

自己好好的領著兵,每日在軍營中練兵整軍,空下來和部下喝幾口小酒,吹吹牛逼,休沐日回京師看看老婆孩子,日子過的滋潤著很呢。而且王晉武還一直打算再一次領兵和建奴上陣廝殺呢,上次長城之戰後他就再也沒出征過,雖然每日練兵練武不斷,可畢竟沒能真正上戰場,時間久了心裡一直癢癢著。

前不久朝廷剛剛改了軍職軍銜,王晉武作為軍中第一人自然是排在第一位的,尤其是消息傳來後王晉武更興奮的摩拳擦掌,猜測著大明是不是打算用兵了?而用兵的目標正是遼東。

遼東皇太極已死,所謂的大清繼位者隻是一個娃娃,而且據說大清內部為了爭奪皇位鬨的厲害,皇太極死後大清內部分成幾派,爭鬥極其激烈,哪怕皇位現在已歸屬了順治,可矛盾依舊重重。

在這種情況下正是大明最好的機會,如果能把控得好,擊敗大清徹底收複遼東不是沒有可能。而且王晉武對自己的新軍有著相當自信,隻要朝廷能支持他,他相信憑自己新軍的戰鬥力反擊遼東把握極大,一旦能平定遼東,這可是不世之功啊!當武將的誰心中沒有封狼居胥的夢想?

可偏偏皇帝根本就沒讓新軍去遼東的打算,非但如此還把吳襄從遼東弄了回來,讓祖大壽和吳三桂掌控遼軍,繼續保持封鎖的姿態和大清對峙。這種做法讓王晉武疑惑不解,他一直心裡想問朱慎錐為何要這樣安排,可一直沒找到機會,原本今天入宮他還打算問這件事呢,可沒想自己還沒問出口就聽到了朱慎錐讓他入閣的消息。

“陛下,不是臣不願意,臣這身份入閣恐怕不便呀。”王晉武打心裡不想入閣,他苦笑道:“臣是武人並非文臣,我朝以武人入閣還未有慣例。而且臣同陛下有親,算起來也是外戚,一旦入閣這朝野上下的唾沫星子……。”

不等他話說完,朱慎錐就笑道:“自內閣建立初始的確沒有武將入閣的先例,但慣例不就是用來打破的麼?我朝初立時,武將為臣可沒文貴武賤的說法,當年太祖讓開平王當右丞相,後用中山王接任,武將為文職並非沒有先例。”

“何況內閣初立,其職權僅為皇帝參議,協助皇帝處置政務罷了,哪裡有現在的職權?既然如此,朕讓你入閣又有何不可?至於外戚一說,更不必顧慮,你又不是徐憲成,你隻是朕的表弟,如這也算是外戚,那麼滿朝文武中真論起來同朕有親者不計其數,朕哪裡還有人可用?”

“這……。”王晉武啞口無言,朱慎錐的話也有道理,常遇春、徐達都當過右丞相,丞相之職是文臣之首,右丞相的職權真要論起來可比內閣首輔還大呢,武將既然能做到這個職位,那麼當區區一個閣老又算得了什麼?

而且內閣本就是皇帝的秘書處,之後才漸漸成為中樞,而且如今內閣依舊保留著原本秘書職權,內閣不是六部,閣老是由皇帝親自任命的,不必通過朝廷,所以皇帝完全可以想讓誰進內閣就能讓誰進,這絲毫挑不出毛病。

至於最後外戚一說,大明開國兩百多年,朱家子弟花開葉散不計其數,結親者就更多了。朝廷中許多官員或多或少都和朱家有姻親,如果這樣算大家都是外戚,而且王晉武僅僅是皇帝的表弟,這個身份比徐憲成有所不同,皇帝要讓他入閣,這並不是什麼問題。


最新小说: 都市逍遙天醫 過分野 鐵騎壓境,大帥千金邀我去邊關 湘陽路警事 穿書後天幕直播我登基 不嫁高門,誤惹金枝 清冷仙尊被蓄謀已久的魔尊撿回家 靈氣複蘇:開局覺醒無敵領域 天幕放映:在二戰前,放二戰曆史 盜筆:在張家打黑工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