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六章 遺民?_苟在明末當宗室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苟在明末當宗室 > 第九百九十六章 遺民?

第九百九十六章 遺民?(1 / 1)

鄭鴻逵驚訝無比,因為他看到了這件已經破損而且瞧起來幾乎麵目全非瓷器的底款,上麵的字跡雖然已隻剩下了近半,而且有些模糊不清,但是從剩餘的字跡形狀就能分辨得出,這是大明永樂年間瓷器的底款。

永樂年間大明的瓷器怎麼跑到這裡來了?難道是歐羅巴的商人從大明帶來的?不!這不可能!要知道歐羅巴大航海的興起離鄭和艦隊最後一次航行距離五十多年之久,而那時候大明永樂皇帝早已經去世了,在位的已是宣德皇帝。

而且歐羅巴的大航海時代拉開後,西方人千辛萬苦才開拓出了從西方到東方的航線,並且順利抵達大明,這個時候第一個抵達的是葡萄牙人,這已是1517年的事了。而1517年卻是正德十二年,離著永樂皇帝去世已過去了足足九十四年之久。

這麼長的時間過去,大明的皇帝都換了好幾位,當年永樂年間的瓷器在民間已非常少見了,根本不可能作為外銷瓷被葡萄牙人所購買,然後淪落到這個地方。

既然鄭鴻逵手中的這個破瓷器不會是葡萄牙人從大明運到這裡,並且落到當地土人手中的,那麼也許隻有一個解釋,那就是這瓷器是當初鄭和的艦隊帶過來的,而莫桑比克這個地方,在很早之前大明人就來到了此處。

想明白這點,鄭鴻逵臉上的詫異就更甚了,在這一路的航程中,他們每次靠港登岸或多或少也接觸到當年鄭和艦隊存在過的痕跡,這些痕跡尤其是在南洋地區最多。

畢竟南洋離著大明比較近,而且南方的大明人出海求生,甚至跑到南洋定居生活的人不少,許多地方更是大明名義上的屬國,存在著許多大明的風俗習慣。此外,還有不少當地人依舊記得很早以前鄭和艦隊的存在,並且把鄭和作為一種信仰來崇拜,甚至為其立廟塑像,奉於香火。

就算在印度洋一帶地區,這樣的情況多少也有些,這並不算稀奇。可要知道眼下他們所在的位置可是非洲大陸啊!這已遠遠超過了曆史記載的鄭和艦隊最遠抵達的區域了,按照大明的記載,鄭和艦隊最遠抵達的區域應該是紅海,但沒想實際情況比記載更為驚人,鄭和當年不僅到了紅海,還到了非洲東部,要不然怎麼會有永樂年間的破損瓷器出現在這個地方。

“怎麼回事?這東西有什麼問題麼?”見鄭鴻逵這副模樣,阿道夫忍不住在一旁問道。

鄭鴻逵歎了口氣,搖搖頭,此時王夫之從他手中把瓷器取回,露出後麵的底款給阿道夫看,並且指著上麵殘缺的文字告訴了他這玩意的真實來曆。

“我的上帝啊!這怎麼可能?”當聽完了王夫之的解釋後,阿道夫的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他不由得驚歎道。

“沒什麼不可能的,我們的祖先在兩百多年前就到了這裡,不僅在這登陸,還留下了來過這的痕跡。要不然這東西絕對不會出現在這個地方,除了這個解釋,我根本想象不出其他原因。”

阿道夫冷靜下來後分析,很快他不得不承認王夫之的判斷是對的。他作為外交使者不僅親自去過大明,還和王夫之等人一起呆了這麼久,通過雙方長期的交流,阿道夫對於大明的許多事物已有了相當了解,可以說阿道夫現在甚至能夠算是一個“中國通”了。

大明的瓷器聞名於世,一直都是歐羅巴各國貴族們所追求的奢侈品之一,而且作為貴族的阿道夫本就喜歡瓷器這樣的東西,在認識王夫之之後他也曾經向王夫之請教過關於瓷器鑒彆的許多問題,並了解了瓷器是如何在中國出現和發展的曆史。

對於瓷器的許多方麵,阿道夫所懂的比常人許多,另外他更知道中國的瓷器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瓷器都有底款。這個底款可以說是代表瓷器製造的時間和來曆,一般來說隻要通過查看這些底款就能確定瓷器的基本來曆,當然這隻是代表正常的鑒彆,如果是偽造的古瓷就不能作數了。

可問題在於王夫之從土人手中發現的這件破瓷根本就個意外,如果不是王夫之眼尖無意中發現,一般人根本就不會留意到這個看起來不起眼的玩意。所以這件破瓷絕對是真的,不可能是有人精心偽造的,那麼這瓷器又是怎麼跑到這個地方來的呢?或許就如同王夫之他們判斷的那樣,當年的鄭和艦隊來過這裡。

“而農老弟,你看這個土人,他的容貌似乎和其他土人有點不一樣啊!”就在這個時候,鄭鴻逵突然說道,指著站在一旁咧嘴笑著的那土人,他的提醒讓王夫之不由得朝著那土人望了過去。

之前雖然和這土人溝通,但王夫之卻沒留意對方的容貌,畢竟這個地方都是黑色人種,大部分瞧起來黑黝黝的沒什麼區彆,而且之前王夫之也沒在意對方的樣子,所以就忽略了。

現在鄭鴻逵這麼一說,倒讓王夫之留意起了對方的樣貌,仔細打量了幾眼後輕咦了一聲,的確如鄭鴻逵說的那樣,這個土人的樣貌和當地土人是略有差彆,雖然同樣都是黑人,但他卻沒有其他土人那樣黑,而且從容貌的眉目來分辨,相比其他土人五官更柔和,更偏向於大明人的相貌。

“難不成這人是鄭和艦隊的成員後裔?”一個匪夷所思的念頭頓時從王夫之心中湧起,不由得想到了剛才這個土人起初拒絕王夫之去取這個破瓷的舉動,並且還說這東西是他祖上傳下來的。

想到這,王夫之好奇心大起,在翻譯的幫助下對這土人詢問了起來,問對方的祖先是當地人麼?是來自於哪裡?這個破瓷是不是他的祖先所遺留下來的?

見一群人圍著自己,這個土人顯得略有害怕,為了安撫對方,王夫之特意又給了他一瑞爾的銀幣,有了這玩意,再加上王夫之等人表現出的友好態度,這才讓這土人放下心來,他接過銀幣小心翼翼地藏好,這才回答了王夫之的問題。

通過翻譯,雙方交流了一番,王夫之他們這才搞明白土人的解釋。土人告訴他們,這東西就是他的祖先留下來的,原本有著不少,可因為經過了很長的時間,這些東西大多都損壞了,而現在他們看見的這件是唯一一件還留存大致完好的。

至於他的祖先來自哪裡,這土人也不知道,僅僅聽族中長輩說過他們的祖先來自東方,是坐著大船來的。因為遭遇了意外留在了這裡,一代代延續到了如今,而再長遠的情況就不得知了。

“當年你的祖先留下了多少人?和你一樣同樣祖先的人在這裡還有多少?”王夫之迫不及待追問道。

土人比劃著告訴他們,當初留下了有好幾人吧,後來這些人逐漸形成了一個小部落,現在這個部落就在莫桑比克以西的區域,他就是這個部落的成員之一。至於其他,他也說不清楚,而且這些都是先輩一代代傳下來的,究竟是怎麼回事他也不知道。

土人的回答引起了大家濃厚興趣,王夫之和鄭鴻逵商議了下,決定跟著這個土人去對方部落看看,假如這些部落的人真的是當年鄭和艦隊的成員後裔話,這或許是一個驚喜。

因為這個意外收獲,也引起了阿道夫的濃厚興趣,隨後眾人決定去對方部落轉轉,找尋答案。在答應給與對方一定報酬後,土人答應了他們的請求,收拾好東西後就領著他們朝自己部落而去。

部落離港口不算太遠,也就二十多裡地左右,但路不怎麼好走,眾人跟著走了小半日才到,等到了地方一看,王夫之和鄭鴻逵就不由得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詫異,並且他們已經基本可以確定,這些人的祖先大概率就是來自於鄭和艦隊的水手。

道理很簡單,一路而來遇到的其他土人部落都很原始,土人們居住的地方往往隻是用茅草搭建的窩棚,而且這裡的土人基本都是狩獵為主,基本沒有耕作的習慣。

而在這個部落卻有不同,他們的居住條件要相比其他部落要好上許多,所住的地方不是那種簡陋的窩棚,而是用木頭和泥巴糊在一起,然後搭出來的房子。

雖然這個房子比較矮小,上麵同樣覆蓋著茅草,可從房屋的結構依舊可以分辨出一些大明那邊的風格。此外,這個部落周圍居然還開墾了一片農地,甚至蓄養了一些生畜,這是其他部落所不擁有的,僅此就大有不同。

隨著他們的到來,部落的人被驚動了,甚至有一些青壯還做出了戒備的姿態。虧得帶他們來的那土人對著他們比劃著說了一番話,這才讓這些土人明白他們這些人沒有惡意,隨後一個老者估計是部落的頭領走了出來,大聲詢問王夫之他們究竟來乾嘛。

通過翻譯溝通了下,王夫之指著那土人的破瓷和老者解釋,聽完了王夫之的解釋後,老者這才放鬆了神情,邀請他們入村子休息。

進了村子,仔細觀察之下,王夫之他們更發現了一些熟悉的痕跡,等到了村裡最大的一個屋子,看來這是老者的家,幾個土人端著水請客人喝水,而他們用的碗雖隻是木碗,可造型上卻看著很是眼熟。

喝了口水,就同老者交談了起來,詢問他們這些人的來曆。老者聽完後講述了起來,他的回答和之前年輕的土人相差不大,但也略有區彆,他告訴王夫之他們,他們的祖先的確來自於東方,但時間過去太久了,究竟什麼來曆現在已經沒有人知道了。

而且他們祖先自留在這裡居住後,一代接著一代,和當地人聯姻,繁衍生息,傳到他們也不知有了多少代,許多以往的事隨著第一代人的去世後,後人已無法知曉了。


最新小说: 八零:嬌嬌一撩,冷麵大佬破戒了 九獄鎮界塔:從與魔女同修開始 大明黑帆 明末風雲:開局賣掉遼陽城 開局千古一帝,華夏神學震撼全球 都市之無極至尊 我是深淵 我在鎮武司殺生成神 黑日黃昏 都市兵王之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