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安民的話一語驚醒了朱慎錐,朱慎錐冷靜下來後細想過此事,他第一個反應就是東林黨不甘寂寞在搞事。畢竟東林黨的名氣太臭了,萬曆朝到天啟朝再到崇禎朝,甚至自己登基後東林黨一直都沒消停過,經常會打著國家大義的旗幟站在道德至高點上做類似的小動作。
而且言官本就是東林黨所掌控著,雖然這些年東林黨的勢力大不如從前,幾次清洗後言官中東林黨的不少人被清洗了出去,話語權也大大減弱。可俗話說得好,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東林黨能在大明政壇縱橫數十年,哪裡是這麼容易徹底被解決的。
把周安民和徐憲成喊來,原本朱慎錐是想和他們談論一下這件事,甚至準備動用力量下狠手徹底解決掉朝堂中的東林黨殘餘的。之前留著這些東林黨人,朱慎錐不是解決不了他們,而是考慮到朝堂政治平衡和牽製作用,再加上已經投靠自己的錢謙益一派,這才最終放過了這些東林黨殘餘。
但今天的事觸及了朱慎錐的逆鱗,讓朱慎錐已無法忍受,他甚至起了殺心,意圖以雷霆萬鈞手段徹底解決東林黨。可周安民說的這些話讓朱慎錐立即回過神,或許周安民的判斷才是對的,以目前東林黨的實際情況雖然不是說沒有任何可能,但這個可能性並不大,真正的幕後人恐怕並非是東林黨。
既然是這樣,那麼對方又是誰呢?浙黨?楚黨?齊黨?還是……?假如是其他黨,那麼他們這樣做的目的又是什麼?是借著此事挑戰自己的底線?或者說想借自己的手鏟除東林黨?或許還有另外的企圖?
想到這,朱慎錐不由得深思起來,越琢磨今天這件事背後的深意越讓人不寒而栗。
表麵是針對內閣和兵部包括地方大員,實際上又把矛頭針對了自己。但這是對方真正的目的麼?或許還不是!
如果這件事鬨的大了,整個內閣就全卷了進去,彆看如今今天隻彈劾了內閣三位成員,分彆是溫體仁、張至發和王晉武,但彆忘記這三人在內閣中是排名前三的存在,而如今大明的內閣一共隻有五人,另外兩人是範複粹和孔貞運。
三位閣老重臣被彈劾,還包括首輔和次輔和軍方代表,一旦這件事追究下去,那麼按照大明官場的規矩,這三位閣老就要避嫌,甚至因為此事去職。而內閣一下子去了三位舉足輕重的閣老,剩下的範複粹和孔貞運就能獨善其身?自然是不可能的,內閣為一體,前三位出了問題,最後兩位怎麼說也有牽連,最終弄不好就是內閣整體垮台辭職,重組內閣的結果。
大明政治是皇權、內閣和內廷三足鼎立,三方進行製約並運轉的,之前的內廷是以錦衣衛、太監掌控的司禮監、東西廠為基礎。但在朱慎錐這,已經逐步削弱了錦衣衛的職權,現在的大明錦衣衛已從最初的職能改變成了專業的特務機構,主要負責情報收集和監察之權。而司禮監作為內相的權力也是一樣,東西廠就更不用說了,有些權力被朱慎錐進行了拆分,逐步分到了內務府和領侍衛內大臣這邊,這樣一來更進一步鞏固了皇權,也讓原本三足鼎立的政局結構進行了細微調整。
但不管如何,內閣依舊是大明政治結構重要的一環,可以說相當於後世國務院的存在。而內閣首輔就是國務總理或者首相,協助皇宮的進行對國家的管理和統治。
在這種情況下,一旦內閣重組,那麼朱慎錐好不容易打造出來的現內閣就土崩瓦解,不僅朝政會有所影響,就連國家運轉也會受到相當的損害。再加上王晉武在內閣中的地位極其特殊,這是為了讓大明勳貴和軍方介入內閣,形成新的內閣格局的重要一步棋,現在王晉武入內閣擔任閣老僅僅不到一年時間,假如這屆內閣解散重組,那麼朱慎錐在短時間內根本就選不出能取代王晉武擔任內閣閣老的合適人選,這對後續的計劃也是一個極大打擊。
此外,這一次彈劾還牽連到了兵部,直接把兵部尚書、兵部侍郎全卷了進去。按照內閣的例子,兵部也要重新任命,兵部在六部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現在的兵部尚書陳奇瑜,兵部侍郎陳新甲都是精心挑選出來的人,朱慎錐正用的順手,怎麼可能因為這件事把他們撤職呢?
這還沒算上在山東的李信和李佑了,此外還有山東水師和山東新軍,牽一發而動全身,這都是朱慎錐後續針對遼東包括朝鮮的重要布局,根本不容輕動。一旦這些全動了,那麼朱慎錐這些年的謀劃就全廢了,要重新再回到正軌上談何容易?由此可見其中的問題之大實在難以想象。
“陛下,要不直接把顧國恩抓起來!嚴刑拷打問出他的背後……。”見朱慎錐緊皺眉頭,周安民忍不住建議,可話說了一半就沒辦法說下去了,苦笑著搖搖頭。
抓一個顧國恩並不難,隻要一句話就行,可問題在於顧國恩今天在朝堂上的這番舉動一旦動了顧國恩就會出大麻煩,必然會有人許多人認為顧國恩那些彈劾是真實的,因為直接觸犯到了既得利益者,這才會導致朝廷出手。
人的想法是不同的,越是遮掩大家就會認為越是真實,在現在這個情況下顧國恩絕對不能抓,哪怕要查明顧國恩背後的人是誰也不能用這樣的辦法。
“這件事還是臣回去想想辦法,先搞明白消息究竟是怎麼走漏的,再查明這些人背後究竟是誰。臣不管怎麼說在複社還有些麵子,臣讓複社的人仔細打聽一二,或許有……。”徐憲成也感覺到了棘手,想了想提出了他的看法。準備從複社入手進行調查,或許能有些眉目。
可還沒等他把話說完,突然就聽到一陣急促的小跑聲從外麵傳來,徐憲成下意識回頭望去,這乾清宮是什麼地方?誰如此大膽?難道不知他們在同皇帝議事麼?
正當朱慎錐也是一愣,抬頭向門口看去的時候,突然門從外推開了,大太監盧九德神色慌慌張張一臉惶恐。
“陛下!陛下出事了!”盧九德一見皇帝,撲通一聲就跪了下來。
“出了何事?慌慌張張成何體統!”周安民站起身來毫不客氣訓斥道,朱慎錐的臉色也極為難看,盧九德在宮中身份不低,一直伺候自己做事謹慎,從來沒有這樣不懂規矩,今日究竟是怎麼了?
“回陛下……奴婢剛接到宮外傳來的消息,刑部給事中顧國恩下朝後被人刺殺,在其府外身中三刀,刀刀斃命慘死當場……。”
“什麼!”
這話一出,在場人全都驚了,誰都沒想到今天在朝堂上彈劾諸臣的顧國恩居然死了?而且還是以這樣的方式慘死。這才過了多久呀?前腳彈劾完,後腳下朝回家,回到家中還沒進門就被刺客殺死,這簡直令人匪夷所思。
“凶手呢?凶手可抓到?”徐憲成急忙追問。
“奴婢聽說當時事發突然,顧大人根本就沒防備,等事發後現場一片大亂,凶手趁亂混入人群逃之夭夭,順天府衙門和警察司的人趕到後已沒了凶手的蹤影,至於其他情況奴婢就不知了,奴婢也是剛聽說此事這才急著來向陛下稟報。”
“嗬嗬,嗬嗬嗬,哈哈,哈哈哈!”
朱慎錐不由得大笑起來,可笑聲中卻沒半點歡愉,反而透著骨子裡的陣陣冷意。
顧國恩如果放在以前不是什麼人物,他隻是一個小官兒罷了,無論品級還是官職在大明根本就不起眼,彆說被人殺了,就算是屍體在京師被人當眾砍成肉泥,充其量隻不過一個刑事案子罷了。
但今天的顧國恩卻和往日不同,因為就在不到一個時辰之前,顧國恩在大明朝堂上以給事中的身份直接彈劾三位內閣閣老,再加兵部尚書、兵部侍郎和地方封疆大吏和軍中高級將領等等,直指這些人暗中溝通建奴,意圖賣國,掀起了永明朝的驚濤駭浪。
可前腳剛做了這件事,後腳就在自己家門口被人刺殺,這意味著什麼?顧國恩這麼一死,接下來會發生些什麼?以朱慎錐的智慧不難猜測,尤其是他這一死不僅斷掉了追查顧國恩背後指使者身份的可能,更讓所有人會以為是因為顧國恩今日的彈劾才引來了殺身之禍,更讓人把思維引入到了通敵賣國的行徑中,這樣一來顧國恩所彈劾的那些證據不證據的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一個言官因為彈劾朝中重臣卻被謀殺,所帶來的嚴重後果。
這點朱慎錐明白,周安民和徐憲成也明白,兩人麵麵相覷中都看到了驚愕詫異的神色,更感受到了這件事背後的陰謀和算計。他們根本沒想到今天朝堂的彈劾僅僅隻是第一步,顧國恩居然會以這樣的方式死在當庭廣眾之下,現在顧國恩死了,事情大條了,後麵的問題就更複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