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外麵鬨的不可開交,宮中也不太平。
因為王承恩的緣故,盧九德直接拿了宮中不少人,這些人中有太監,有宮女,甚至還有宮中的侍衛。當然後者盧九德是沒權力拿的,但有了徐憲成這位領侍衛內大臣協助,這些人一個都沒跑。
王承恩所交代的人有一十七人,拿下這些人很快就動用了刑罰,順藤摸瓜查到了和他們有所聯係的人,等再把牽連之人也拿下後,宮中一共被牽扯進這件事的居然高達四十三人,這個人數不算少了。
這樣的數字報到朱慎錐這邊後,朱慎錐也是暗暗吃驚,他怎麼都沒想到會有這麼多人牽扯進去。為此朱慎錐還追問了盧九德和徐憲成是否拿人有誤,而他們的回答是所拿之人都實實在在的,有確鑿的證據證人,絕對沒有借著此事故意擴大的作為。
等看完了其中一些人的案卷後,朱慎錐對他們的行動表示了認可。讓他們把這些卷宗直接移交給錦衣衛,讓錦衣衛進行後續的處置。至於所拿之人除留下部分外,其餘的讓盧九德直接處置了。
盧九德和徐憲成領命而去,等他們走後,太子朱敏瀾忍不住問道:“爹,現在就處置了這些人?為何不暫且留下來?畢竟外朝的事還沒解決呢。”
“沒這個必要。”朱慎錐淡淡道:“留下幾人就夠了,那些宮人還是處置了好,如現在不處置反而會有麻煩。”
“爹的意思是擔心這件事傳出去不利於宮中?”太子若有所思問道。
“這是一方麵,內廷的事是內廷的,不便讓外朝插手。此外這麼多人出事,眼下宮中也是人心惶惶,現在處置了他們,也能讓宮中安穩下來,如今外麵再亂宮中也絕對不能亂,攘外必先安內,這個道理你要明白。”
“孩兒明白了。”太子恍然大悟,朱慎錐這樣做的考慮是對的,他之前隻考慮到了其他而沒考慮到這點。宮中出了這樣的大事,既然人已查實就沒必要再繼續擴大化,直接處置遠比暫後處置更好。
大明皇宮中的宮人大多都是之前的老人,雖然朱慎錐入京後掌控朝政,對宮中進行過清洗,可這樣的清洗根本不可能儘善儘美。畢竟整個皇宮的人數量可是不少,這些人之間的關係千絲萬縷,而且不管是太監還是宮女,這個特殊的群體之間都有著紐帶,哪怕防備的再嚴也不可能沒有一點漏洞。
就像這一次王承恩之所以能身在長春宮卻依舊能和外麵勾結起來,暗中圖謀就是因為王承恩在宮中多年的關係,哪怕他失去了自由,但早些年的人脈和關係依舊還在,雖然表麵上的不少人已被邊緣化甚至打發到皇陵等地方去了,但還有些留下來的人心中念著王承恩的好,願意為王承恩做些事。
比如說王承恩當大太監時認下的諸多乾兒子、乾孫子還有他們這些人所提拔起來的一些宮人等等。表麵上關係不大,可實質上還是有著牽扯。而且這一次所查到並抓起來的這些人中,除了王承恩所交代的幾人外,其餘人在這件事中並不知道他們究竟在乾些什麼,僅僅隻是看在以前的情分上適當地傳遞幾句話,或者幫忙做了點不起眼的事罷了。
他們的所為看起來並不嚴重,但人一多性質就不一樣了。正是因為他們念著舊情網開一麵,違反了宮中的規定,這才有讓王承恩有了可乘之機,身在長春宮卻能和外麵進行聯絡,進行了這場謀劃。
從這點來講,朱慎錐處置這些人並不為過。常言說得好,千裡之堤潰於蟻巢,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而這些人的所為正是如此,他們今天的下場正是自己一念之差所造成的。
至於牽扯進去的幾個侍衛,朱慎錐倒沒直接處置掉。畢竟這些侍衛的身份和宮人不一樣,目前宮中的侍衛都是勳貴子弟擔任,而這些侍衛既然以勳貴子弟的身份吃裡扒外做這樣的事,那麼就要承受其後果。
不僅是他們個人,就連他們的家族也逃脫不了懲罰,最終如何還要等外朝的事解決後才能正式定罪。如何定罪,這也要看最後的情況如何了,輕者丟爵,重者株連三族,倒不是朱慎錐心狠,作為帝王這是必然的,要不然如何能讓臣子畏懼?更不用談君臨天下了。
當天晚上,朱慎錐沒有回乾清宮,直接在養心殿住了下來。而太子朱敏瀾回了一趟後宮,見過母後和太子妃還有宋王後,略微交代了一下後宮的安排就回到了養心殿,繼續陪著朱慎錐。
短暫而漫長的一夜過去,等到第二日天亮的時候,誰都沒想到一場風暴即將在京師掀起。
翌日,京師的錦衣衛全部出動,以雷霆萬鈞之勢在京中大肆搜捕,一舉拿下了十幾個京官和勳貴,不僅如此,錦衣衛還派人出京,去其他省份和州府準備抓漏網之魚,這些人中包括地方官員和幾個退休的官員,另外還有牽扯進去的士紳和商人等等。
京師外的暫且不算,僅僅京師中被抓的人就不少,包括其家屬一起有上千人,當消息傳出後一片大嘩,不少不知情的官員、太學生和學子們群情激奮,正當他們打算再一次去午門叩門,要想向皇帝問個明白的時候,錦衣衛和警察司果斷出手,直接用武力驅散,並逮捕了幾個領頭之人。
當國家機器轉動起來後,這些人根本就沒半點反抗能力,而且誰都沒想到朱慎錐會采取這樣的舉動,這可是前所未有的,讓不少年長的人不由得想起了天啟年間魏忠賢一手遮天的時代,不由得惶惶不安。
“陛下,內閣幾位閣老、都察院張大人還有禮部錢大人和其他幾位大人求見。”養心殿,朱慎錐正在翻看著錦衣衛送來的奏報,包括已經查實的一些口供和證據,正在此時盧九德的聲音在門外響起。
“讓他們進來。”朱慎錐對此沒有意外,他早就料到這些人應該來了,自己的動作這麼大,讓錦衣衛下手抓了這麼多的人,內閣和朝中重臣們如果沒有反應就奇怪了。算時間,如今也是應該他們來的時候了。
很快,內閣以溫體仁為首的五位閣老,都察院張瑞圖,禮部尚書錢謙益,兵部尚書陳奇瑜,吏部尚書徐石麒,戶部尚書楊嗣昌,刑部尚書範景文,工部尚書王命璿等人依次走了進來。
養心殿麵積不大,但因為這裡是之前嘉靖修道的地方,嘉靖經常在養心殿召見內閣閣老商議國事,所以養心殿內部的格局卻和乾清宮偏殿有些類似,有著專門接見臣子的場所。
等這些臣子進來後,朱慎錐端坐在正位,而在他左手略靠前的位置是太子朱敏瀾的座位。
諸位大臣見了皇帝和太子,先上前行禮,朱慎錐擺手賜座,諸人依次入座,等他們坐下,朱慎錐還沒來得及開口,工部尚書王命璿就首先發問,斥問皇帝動用錦衣衛一日間抓了這麼多人究竟為何,難不成僅僅因為之前朝中顧國恩彈劾一事?或者還是其他原因?
王命璿這人性格耿直,早年擔任過刑部尚書,是朝中著名的硬骨頭。後因為得罪了人在崇禎年丟了官職,被打發回鄉養老去了。朱慎錐擔任監國後,起複了不少臣子,王命璿就是其一,但王命璿回京後,卻沒官複原職繼續擔任刑部尚書,反而轉任了工部尚書。
任命王命璿為工部尚書,朱慎錐看重的是他的錚錚鐵骨和忠誠耿直的性子,而且永明朝的工部和之前的工部不一樣,由於新軍的原因再加上大明火器的進步,朱慎錐對於工部格外上心,不僅讓孫元化調任工部任職,還特意把王命璿擺在了工部尚書的位置上,目的就是加強工部的工作效率,改變之前工部屍位素餐的局麵,協助進行軍製和軍中戰法的改革。
而王命璿也不負期望,在這個位置上乾的兢兢業業,扭轉了之前工部糟糕的局麵,取得了卓越的成績。
今日來養心殿之前,王命璿心裡就憋著一口氣,皇帝突然動用錦衣衛大肆搜捕這麼多官員和百姓,這實是數十年來從未有過的大事。尤其是還用軍隊驅散了太學生、學子等,抓捕了其中好些人,更讓王命璿憂心忡忡,在他看來皇帝的這種作為簡直無法想象,如此肆無忌憚動用廠衛,自魏忠賢之後從未有過,難不成當今天子是想以廠衛替代朝廷治國麼?大明剛剛恢複元氣,這一切都來之不易,皇帝如此倒行逆施,大明豈非又將危在旦夕?
麵對王命璿毫不客氣地斥問,朱慎錐並沒有生氣,反而坐得穩穩當當。
他的目光朝著眾人望去,開口問道:“諸位先生今日來找朕,恐怕都和王先生是一樣的想法吧?是為了勸諫朕來的?”
“陛下,錦衣衛在京中大肆搜捕,眼下京師人心惶惶,甚至還出動武力驅逐太學生和士子抓捕多人,如此行徑更讓人匪夷所思。陛下雖是大明之主,卻也不能如此肆意妄為,臣等進宮求見陛下,冒死諫言,懇請陛下收回成命。”
“臣附議!”
“臣也附議!”
“臣等懇求陛下收回成命,慎用廠衛,行以國法,這才是治國之道啊!”幾位臣子站了起來,懇切地對皇帝道,其中不僅有首輔溫體仁,還有張瑞圖、楊嗣昌、錢謙益等,就連王晉武也裝模作樣在人群中附和著說道,可眉目中卻和憂心忡忡的其他人不同,一副敷衍的模樣。
王晉武今天來就是打醬油的,畢竟他是內閣閣老排名第三,內閣全來了,他總不能不來吧?瞧著他這幅模樣,朱慎錐不由得暗暗好笑,要是沒外人在,說不定直接上去踢他一腳,罵上幾句你小子來湊什麼熱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