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海外分封_苟在明末當宗室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苟在明末當宗室 > 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海外分封

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海外分封(1 / 1)

朱慎錐哈哈大笑,搖頭說當然不是這樣。

他對宗室製度的調整自然是避免宗室可能產生的危害,自己和當年的朱棣一樣,朱棣是怎麼上位的,他也是怎麼上位的,既然朱棣登基為帝後大大限製了藩王的權限以保證宗室對皇權不再造成威脅,而朱慎錐怎麼可能不想到這點呢?

所以朱慎錐對宗室製度進行了調整,還重新設置了宗人府以管理宗室,轉實封為虛封,尤其是不再把後續宗室封到地方,避免和以前那樣宗室養在地方進行土地兼並,激化社會矛盾。

此外,之前的宗室政策雖然能避免宗室對皇權造成威脅,可同樣也使得大明宗室徹底給養廢了。大明兩百多年下來,全大明的宗室人數可是不少,可這麼多宗室中真正有出息的有幾人?

原本的曆史同樣如此,在大明最終覆滅的時候,大明宗室中居然沒有一個人能站出來力挽狂瀾,空有半壁江山百萬大軍,卻陷入了內鬥之中,最終導致南明在短短不到二十年間滅亡,從而丟失了漢人的江山。

繼續之前的宗室政策是有極大隱患的,這也是朱慎錐要改變這個製度的主要原因。他可不想自己的子孫後代也和養豬一般最終成為隻會安樂享受的無能之輩。

而軍校的設置和皇子的培養等等,也是朱慎錐為了改變未來宗室的計劃之一。從這點來說,朱慎錐的想法和當年的朱棣不同,反而更接近於太祖朱元璋,卻也有差彆。

“當年太祖是以親王塞邊,掌控軍權拱衛皇室。太祖的這個想法固然是好,但他卻沒想過後來會有建文削藩導致成祖之事,更沒料到後續的變化。”朱慎錐淡淡說道,話語中帶著一絲嘲諷,似乎對朱棣的宗室政策很是不滿。

聽到他這個口吻,朱由檢有些惱怒,正要嗬斥朱慎錐怎能如此不尊重成祖,居然指責先祖?可話還沒出口他猛然反應過來,想起了朱慎錐雖是宗室上位,可卻非成祖一脈,而是晉王後裔。

從大明的嫡長來看,當年太子朱標斃後實際上最有資格繼承皇位的不是太孫朱允炆,反而是太祖的另外兩個嫡子——晉王和秦王。無論晉王還是秦王,都是馬皇後所生的嫡子,太祖朱標的親弟弟,從血統而言完全有繼承皇位的資格。

可因晉王和秦王去世的早,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朱棣靖難起兵後,以他的身份原本是沒有當皇帝資格的,可偏偏朱棣拿下南京後給自己臉上貼金,聲稱他也是馬皇後所出的嫡子,又宣稱當年太祖本就有意傳位於他,這才強行登上了皇位,從而君臨天下。

所以從這個情況來看,朱慎錐根本不需要對朱棣有多少尊重,因為朱棣根本不是他的祖宗。何況晉王係作為太祖嫡子血脈相比朱棣後人更近於太祖,朱慎錐談論起成祖朱棣時態度不怎麼尊重也就自然了。

朱由檢臉色不悅,卻沒再開口反駁,他冷冷看著朱慎錐,準備聽他接下來怎麼說。

朱慎錐淡淡一笑,繼續說道:“成祖繼位後,對宗室製度矯枉過正,徹底改變了太祖的政策。從表麵來看雖維護了皇權,確保了皇帝地位的穩固,但同時也有一個最大的弊端,你知是什麼?”

“朕哪裡見過什麼弊端,成祖深謀遠慮,如此所為是為我大明延綿長久,何來什麼問題?”朱由檢冷笑道。

朱慎錐也不生氣,繼續道:“自成祖後,我大明天子就成了孤家寡人,皇室再無宗室為依仗,同宗室涇渭分明這在曆朝都是沒有的,再加上後續文官勢大,土木堡之變後親近皇室的勳貴地位一落千丈,最終使得大明政權產生不可扭轉的變化。”

“您當過皇帝,在位時期應有深刻體會。麵對朝廷諸多問題,大明各地叛亂,您雖有力挽狂瀾之心,卻沒處置這些的能力。當然這不能怪您,畢竟能力這種東西是天生的,有就有,沒有就沒有,更何況您倉促繼位,當時年少,再加上朝中文官刻意為之,有心辦好事卻做錯了事,說起來也是情有可原。”

“哼!”朱由檢冷哼一聲,卻不反駁,因為朱慎錐說的是事實。

但朱慎錐繼續往下說,他告訴朱由檢他這個皇帝之所以當的這麼累,除了個人能力原因外還有文官集團的強大力量難以抗衡,此外還有他孤掌難鳴的緣故。

在之前的曆任大明皇帝,這些皇帝都明白朝廷的平衡問題,所以設置了司禮監對抗內閣和文官集團,再加上廠衛作為爪牙來壓製朝堂,哪怕就算這樣,也隻是勉強達到三方平衡,穩住皇權。

可問題在於朱由檢一開始就做錯了,朱由檢因為聽信文官的話,尤其是當初東林黨的挑唆先乾掉了魏忠賢,接著又嚴厲打擊了閹黨,把閹黨上下幾乎一掃而空,甚至連錦衣衛和東廠權利也全壓製住了,差一點沒把錦衣衛給廢除,使得其職權大損,元氣大傷。

可以說朱由檢繼位後首先就自廢武功,揮劍砍斷了自己的左膀右臂,沒了強有力的司禮監、錦衣衛和東廠這些機構,再加上實際為帝黨的閹黨被一掃而空,他這個皇帝一下子就沒了幫手,就此成為了孤家寡人。

在這種情況下,朱由檢等於成了瞎子、聾子,被操縱在了文官集團手中,更因為那些文官們出於私利教唆朱由檢,站在道德高度上胡作非為,做了許多錯誤的政策,最終使得局麵一發不可收拾。

而朱由檢自身的問題也是一個方麵,可如果仔細想想,但凡有人能幫他,或者說有強力的支持和值得信任的後盾,朱由檢也不會落到今天的下場,大明也不會變成當初糟糕的局麵。

這其中就有宗室的原因,宗室被廢就是出自於成祖朱棣,朱棣的這種行為也造成了後期的惡果。皇帝連作為親人的宗室都信任不了,宗室怎麼可能信任皇帝,再加上曆任皇帝都把宗室和豬一樣養著,兩百年下來,這些宗室還有什麼用處?

“您還記得唐王麼?”朱慎錐問,不等朱由檢回答,朱慎錐悠悠道:“當年建奴入關,兵臨京師,眾宗室都袖手旁觀,無動於衷。隻有唐王朱聿鍵卻以親王身份起兵勤王,對朝廷一片赤誠,如此宗室你非但不用,反而把他抓了起來囚禁削籍為民,難不成在你看來,堂堂宗室連臣子都不如?我們朱家血脈自己都不信任,這天下還能信誰?”

“朕……。”朱由檢下意識要反駁,可話在嘴邊卻不知如何說才好。當初朱聿鍵勤王被他知道後第一個反應不是高興,反而是憤怒和恐懼,因為對於朱由檢來說的確是這樣想的,因為他覺得對藩王的防備之嚴更甚臣子,藩王就應該乖乖呆在封地好好過日子,絕對不能插手政務,要不然就是意圖謀反。

可問題朱聿鍵並沒有謀反,反而是坐在自己麵前的朱慎錐以宗室身份登基成了當今皇帝。再加上剛才朱慎錐的這番話,讓朱由檢心中有些迷茫了,難道他一直防備的藩王宗室是錯了?可這卻是當年成祖製定下來的政策啊,怎麼可能有錯?

朱慎錐的看法和當年的朱棣不同,在他看來宗室其實並沒那麼可怕。雖然宗室要防可沒必要這樣防,把宗室全當廢物養,一旦國家有事原本因為作為皇室最有力支持群體的宗室反而成了擺設,這是一件好事麼?

而且大明曆代皇帝本就在搞政治平衡,用太監和司禮監,還用錦衣衛、東廠、西廠乃至內行廠,不就是因為皇帝沒有幫手麼?在勳貴不堪重用,宗室又廢了的情況下,皇帝不這樣乾能成?要不然還不得被文官集團給壓的死死的?

所以朱慎錐繼位後改變了宗室政策,取消了宗室實封轉為虛封,當然對於之前實封的宗室暫時也隻能延續,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後續的改變也是必須的。等到宗室沒了這些權力,那麼就沒必要那麼對宗室進行防範了,培養宗室中的人才,以其作為皇家的外圍勢力,非但不會影響到皇權穩固,還會借此力量壓製住文官集團作為外援。

此外還有勳貴階級等等,隻有這樣才能扭轉大明兩百年來的根本問題。再者,朱慎錐所提出的對宗室的分封實際上和之前的分封也有著極大區彆,他要的分封不是朱元璋時期的以親王塞邊,掌控軍權拱衛皇室,這樣做的風險實在太大,更可能造成朱棣和自己類似的情況,但假如用等同於周王朝的分封製呢?那麼就完全不同了,就能扭轉分封宗室的根本問題,也不會對大明產生危害。

“對外分封?”當朱由檢徹底聽明白了朱慎錐所提出的宗室分封政策後整個人都不好了,腦子裡更是震驚萬分,一時間呆呆看著對方。

“對!就是對外分封。”朱慎錐道:“當年周王朝分封諸侯,除一小部分是所用自己國土外,大部分諸侯都是外封。比如齊國、楚國、秦國等無不是如此,難道春秋戰國時期這三國如此廣闊的國土都是來自於周室?您讀過史書,當知其中真相。”

朱由檢默默點頭,朱慎錐說的是對的,不僅是這三國,還有許多國家都是外封的,周王朝建國起初國土麵積並不大,除了原本占據的西岐外,也就是打下來的商朝江山了。

就算這樣,兩邊加起來總麵積也不過現在的陝西大部再加河南罷了,充其量也就是不到現在的兩省之地。而後來周朝的疆域隨著時間推移不斷擴大,其中關鍵不在周王室本身,而在所封的諸侯之功。

這些諸侯當初封的時候大多都是外封,周王室無非僅僅給了個名義,然後指著一個方向告訴諸侯以後某某以東或者某某以北(以南、以西)就是你的封地了,你直接去自己的封地上任吧。

而受封的諸侯就這樣領命而去,但他去的地方根本不屬於周王朝的勢力範圍,完全是一片蠻荒之地,到了自己的封地,諸侯不僅要想辦法生存下來,用武力去征服當地的土族,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還要想辦法開荒生產,增加人口等等,這些做起來可不容易。

也正是因為如此,這些諸侯圍繞著周王朝的國土四處開花散枝,漸漸壯大。當然也有運氣不好的到了封地後還沒做出成績來就被土族打敗,甚至身死的。可隨著諸侯們幾百年的前赴後續,這才有了之後春秋戰國時期的版圖,也造成了周王朝最終八百年的江山延續。

朱慎錐提出了一個新的分封方式,那就是效仿當年的周王朝進行外封。而這個外封絕對不會動用大明的疆土,而是直接讓外封的宗室就此離開大明本土,去海外受封。

至於去哪裡?朱慎錐早就想過了,可以讓這些人去南海諸國,或者去更南邊的澳大利亞。此外還有歐洲已經探明的新大陸,這些都是可去之處。大明眼下沒有那麼多精力,更沒那麼強的實力開拓海外,但海外卻不能放棄,要知道隨著西方大航海時代的帷幕拉開,如今西方已經進入了大航海時代的中後期,對於世界的瓜分也已進入了中期階段,大明目前還有機會和西方搶奪地盤,一旦錯過了這個機會,等到西方各國瓜分完再介入就難上加難了。

所以朱慎錐今天提及這個可不是什麼突然而來的心血來潮,是他經過深思熟慮後的決定。而目前直接對其他宗室進行海外分封並不合適,畢竟許多高級宗室的小日子依舊過的不錯,太平生活過慣了,讓他們放棄大明的生活去一個遠離大明的海外分封,甚至還要冒未知的危險,這些人絕對是不願意的。

自己的子嗣不算多,太子暫且不提,在蒙古的兩個兒子早就有了安排。另外宋王的去處也有了考慮,剩下的就是賢妃、惠妃和淑妃所出的皇子和公主,他們如今還是娃娃呢,都在吃奶的娃娃當然不可能外封。

反而朱由檢的幾個皇子倒是不錯的選擇,反正這幾個皇子因為身份的緣故等同於囚徒,如果沒有意外的話這輩子都會在朱慎錐的掌控中生活,最終以這種方式渡過一生。

但現在朱慎錐給了他們一個新的機會,那就是受封海外,假如他們願意的話,可以以皇帝的名義給他們封王,然後丟到海外一地去受封,至於受封後如何,能否在當地立足?又或者是否可以在海外生活好,這就看他們自己的能力和運氣了,這點朱慎錐就保證不了了。


最新小说: 八零:嬌嬌一撩,冷麵大佬破戒了 九獄鎮界塔:從與魔女同修開始 大明黑帆 明末風雲:開局賣掉遼陽城 開局千古一帝,華夏神學震撼全球 都市之無極至尊 我是深淵 我在鎮武司殺生成神 黑日黃昏 都市兵王之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