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廈門。
洪承疇在廈門島朝小琉球的方向望去,他所在的位置當然看不見小琉球,要知道小琉球離廈門的距離還有近七百裡呢。而在此能勉強看見的僅僅隻有金門群島,而從金門群島繼續往東就是澎湖列島,過了澎湖列島就是小琉球了。
自鄭芝龍和鄭芝豹被送往京師後,原本強大的鄭氏集團就此分崩離析,表麵上是鄭芝莞接管了鄭芝龍的職務,可實際上鄭芝莞根本就沒有鄭芝龍的影響力和號召力,他之所以能替代鄭芝龍僅僅隻是因為提前投靠了洪承疇,並出賣了鄭芝龍罷了。
何況就算鄭芝莞有這個能力,洪承疇也不可能讓他得逞。在洪承疇看來,用鄭芝莞的目的僅僅隻是穩住鄭氏集團中那些對鄭家有所感情的各方罷了,此外就是鄭氏內部的一些力量。
說白了鄭芝莞就是一個工具人,何況在鄭芝莞接替了鄭芝龍的職務後,洪承疇還派人暗地裡把鄭芝莞早就投靠自己的消息散了出去,再加上鄭芝龍下台的原因,鄭氏集團內部除少部分人外,大部分人根本不把鄭芝莞當一回事,甚至因為鄭芝莞對鄭芝龍的出賣恨之入骨。
這恰恰是洪承疇所樂意見到的結果,同時洪承疇還拉攏了不少鄭氏集團的老人,包括當初被鄭芝龍所打壓的將領為己所用。如此一來,洪承疇很輕易就做到了分化鄭氏集團內部的目的,並且把鄭芝龍的力量一步步牢牢掌握在朝廷的手中。
今天是出兵小琉球的日子,在解決了鄭芝龍問題後,又對鄭氏集團的水師和陸軍進行了整編,穩定了福建局勢之後,洪承疇就開始準備對小琉球動手了。
為確保順利拿下小琉球,洪承疇進行了一係列的布置,調動了原本屬於鄭氏集團的水師戰艦上百艘,水師方麵軍力一萬五千人,另有一萬陸軍,總計兩萬五千人的龐大規模進攻小琉球。
從這點來看,洪承疇可以說是獅子搏兔,亦用全力。對於盤踞在小琉球的荷蘭人他早就得到了情報,雖然荷蘭人在小琉球的南部建立了兩座城堡,這兩座城堡互為犄角,更造得極為堅固,可荷蘭人在小琉球的兵力並不多,熱蘭遮城的荷蘭人不到千人,安東尼堡的荷蘭人兵力略多些,兩者相加僅僅隻有兩千七百多人而已。
動用足足兩萬五千的強大兵力,去打擁有兩千七百人的荷蘭人據點,可以說洪承疇非但沒小瞧荷蘭人,而且非常重視,並使出了全力。
洪承疇文武雙全,做事向來深謀遠慮,他很清楚此戰的重要性,更明白這一仗對大明意味著什麼。所以他沒有絲毫小看荷蘭人,哪怕荷蘭人的數量比自己這邊少了許多,依舊使出了全力。
對於領軍將領,洪承疇幾經考慮後選擇了由施大瑄、施琅、洪旭、甘輝四人率兵攻小琉球,其中施大瑄作為主將,施琅、洪旭、甘輝三人作為副將,從廈門出發先至澎湖列島,拿下澎湖列島後再以此為基地登陸小琉球進行作戰。
而洪承疇在廈門坐鎮,統領鄭芝豹、陳霸、鄭聯、鄭彩等人,如前線作戰不利的話,他可以在最短時間內繼續增兵小琉球,確保萬無一失。
不過在洪承疇看來,荷蘭人再能打畢竟人太少,他以十倍兵力攻之,拿下小琉球不是什麼難事。目前所考慮的僅僅隻是怎麼儘快解決小琉球的問題,並且借這一次攻打小琉球進一步整合鄭芝龍的勢力,徹底消除內部隱患。
施大瑄這一次作為主將可謂意氣風發,他自己都沒想到有朝一日還有如此威風的一天。
雖然施大瑄是十八芝的老人,也是鄭芝龍手下最能打的將領之一,可問題在於施大瑄這些年過的並不如意。由於他不是鄭氏的族人,再加上他的能力極強,不僅能打仗還能練兵,鄭芝龍對他的使用往往都是既用又防,非但不給他實際的兵權,還刻意在軍銜軍職上進行打壓,這讓施大瑄極為不滿,卻又無可奈何。
但誰都沒想到鄭芝龍會以這樣的方式落下帷幕,而隨著鄭芝龍出事後,施大瑄這才知曉這件事居然和自己有關,或者說同他一直覺得沒什麼出息的小兒子施顯有關。
事後施大瑄才知曉了這些,搞明白了施顯背著自己做了些什麼。雖然施大瑄對施顯的所作所為一開始有些怒氣,可仔細想來卻又釋然了,畢竟鄭芝龍原本就對不起他,而他心中也對鄭芝龍一直有著怨恨,隻不過看在之前情分上再加上施大瑄年齡漸長心灰意冷委曲求全罷了。但這不代表著施大瑄真沒半點想法,現在鄭芝龍垮了,鄭氏集團重新洗牌,而他卻借著兒子施顯的緣故得到了之前一直所想的身份地位,施大瑄怎麼可能拒絕呢?
事後論功行賞,洪承疇也沒虧待施家父子,不僅給了施顯一個不錯的官職,還滿足了施大瑄一直以來的需求。現在施大瑄已從之前的安遠校正式升為鎮國將軍,終於一步邁入了將軍的行列。而且他的守備之職也被更高的參將之職所替代,這更讓施大瑄欣喜萬分。
終於施大瑄如願以償,何況洪承疇對他的長子施琅也是重用有加,保舉了他一個守備的職務,這軍職已相當於施大瑄之前的軍職了。這一次進攻小琉球,洪承疇更直接點了施大瑄作為主將,並讓施琅和洪旭、甘輝三人作為他的副將,施琅也就算了,可後二人無論從資曆還是軍職一直壓自己一頭,可偏偏洪承疇如此看重自己,施大瑄感激之下怎能不出全力?
登上戰艦,感受著迎麵吹來的海風,還有艦上烈烈揮舞的戰旗,施大瑄心潮澎湃。
目光所及之處,上百艘戰艦鋪滿了這片海域,而在戰艦上無數軍士已做好了出發的準備。
就在這時候,施琅快步走了過來,以軍禮抱拳對施大瑄道:“稟將軍,一切準備都已就緒!”
目光落在自己這個最得意的兒子身上,施大瑄滿意點點頭,一擺手讓他站到一旁,靜靜等候著。
片刻,一聲炮在遠處響起,當聲音傳來時,施大瑄揮手喝道:“吉時已到,傳我將令!揚帆!啟航!”
“是!”
身邊的親兵大聲應道,接著打出了出發信號,而這個信號通過他所乘坐的旗艦以旗號的方式傳遞給了整支艦隊,隨著信號的發出,剛才還靜靜等待著的艦隊一下子就沸騰了,無數水手在各艦上奔跑忙碌,隨著一張張帆被升起,戰艦緩緩駛出了港口,黑漆漆的一片如鋪天蓋地朝著澎湖而去。
在岸邊的高處,洪承疇目睹著這一切,很是欣慰地撫須頷首。如此艦隊,如此軍力,如果拿不下小琉球,他這個總督也彆乾了。而在他的身後,鄭芝莞等人也看著這一幕,眾人心中也無比感慨。
施大瑄的艦隊出發後徑直朝著金門群島而去,但並沒有在金門群島停留,而是直接穿過金門群島海域繼續朝澎湖列島方向前進。
施大瑄本就是海盜出身,更在海上打了半輩子的仗,對於小琉球也不陌生。他當然知道要取小琉球必先取澎湖的道理,澎湖作為小琉球的門戶,隻有拿下了澎湖才會解決後顧之憂,並以澎湖作為前進基地登陸小琉球,從而發動之後的進攻。
大明和荷蘭人早在天啟年間就爆發過戰爭,那時候澎湖先被荷蘭人所占領,而占領了澎湖的荷蘭人以此為跳板發動了進攻廈門包括泉州的軍事行動,而這個軍事行動也導致了大明遭受了慘重損失。
在之後天啟皇帝的堅持下,當時的福建巡撫南居益領命反擊,正式爆發了大明同荷蘭的戰爭。戰爭起初南居益耍小聰明意圖假借和談為由突襲前來談判的荷蘭人,以起到斬首效果。可沒想事敗被荷蘭人逃了出去,之後天啟皇帝大怒,下旨讓南居益整軍再戰,無奈之下南居益隻能硬著頭皮調集軍隊打造水師正式和荷蘭人展開海戰,在經曆了幾次交戰後,大明在付出一定代價後獲得了勝利,最終驅逐了澎湖的荷蘭人,收複了澎湖。
現在離之前的那場戰爭已過去二十多年了,由於鄭芝龍的緣故,當初早就因為戰敗被逐出澎湖的荷蘭人居然又回來了,不僅回來了,還占據了小琉球,更不顧大明的反對直接在島上修築要塞,意圖把此地當成了他們的地盤。
這一次攻小琉球,首先就要拿下澎湖,對此施大瑄已做好了萬全準備。從廈門出發後僅僅兩日,艦隊就抵達了澎湖列島外圍,為安全起見施大瑄沒有立即下令進攻澎湖,而是派出了先鋒艦去澎湖探查一番,搞明白澎湖的實際情況。
原本以為拿下澎湖要費一番手段,畢竟荷蘭人可不是普通的海盜,荷蘭在海上的力量可不弱,而且作為小琉球的門戶澎湖更是要地,荷蘭人必然會在澎湖進行抵抗。
但沒想先鋒艦很快來回報,說是在澎湖列島並沒發現荷蘭人的艦隊,整個澎湖也沒什麼荷蘭人警戒的跡象。得知這個消息後,施大瑄是又驚又喜,一方麵派出艦隊在澎湖四周警戒,防備荷蘭人耍花招,另一方麵決定立即派艦隊登陸澎湖,拿下澎湖再說。
隨著命令下達,艦隊分為兩支,其中一支直接就向澎湖而去,僅僅半日時間,澎湖就落到了施大瑄的手裡,而預料中的荷蘭戰艦卻沒出現,這讓施大瑄欣喜之餘也暗暗警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