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軍校休沐,太子朱敏瀾回宮,先去東宮看望正在孕中的太子妃,然後去給父皇母後請安。隨後他並沒回東宮,而是徑直去了宋王朱敏澄的住所。
未成年的皇子住所一般都在東西六宮,成年後會搬出皇宮居住在東華門外的十王府區域。不過朱敏澄雖早就封王,卻依舊居住在皇宮內,他的住處離著東宮很近。
“你真想好了?”
“想好了!”麵對太子的詢問,朱敏澄認真點了點頭。
朱敏澄想外封新大陸這件事太子還是事後才知道的,雖然兩人都在軍校,可軍校的規矩很嚴,他們所在的年級不在一起,就連在軍校的宿舍也是分開的,沒有教官許可軍校學員不得在校內私下串聯,哪怕他們一個是太子一個是皇子平日裡在軍校碰頭的可能性也極小。
所以兩人平日裡能見麵基本就是休沐日在宮中的時候,而且太子馬上就要畢業實習了,等到那時候再見麵的時間就更少。今天回宮,太子早就想和自己這個弟弟聊聊了,所以在給父皇母後請安後就直接來了這邊。
“你傻啊!”見朱敏澄一副吃了秤砣鐵了心的模樣,太子忍不住就勸道:“父皇不是早就有打算麼?就算以後外封你也可封在南海。南海離著我大明本土坐船近些的也就半月而已,就算從封地回京至多月餘。可從我大明前往新大陸何止萬裡?其中風險重重,那邊風土人情地貌同我大明完全不同,你要是去了那邊,再想回大明談何容易?難道你就打算這輩子呆在那邊了?”
朱敏澄笑笑道:“大哥不必再勸了,這話其實爹已同弟弟我說過。南海雖好,卻非我意,新大陸那邊弟弟我是去定了的,而且此事爹已答應了下來,等探索航道的船隊回來我就會著手準備此事。大哥您放心,等弟弟到了那邊您就瞧好吧,弟弟必然會在那邊做出一番成績來,不辱我朱家子孫之名!”
“你……。”太子看著他這幅模樣心中無奈,雖然他來之前就預料自己這番勸說恐怕沒什麼效果,兄弟兩人從小一起長大,自己這個弟弟是什麼性格脾氣他難道還不知道?
彆看朱敏澄平日裡性格跳脫,但他一旦決定的事是十頭牛都拉不回來的。而且去新大陸這事朱敏澄根本不是臨時起意,是想了許久了,也私下做了許多準備。
另外,太子還明白朱敏澄為何要這樣選擇。除去還是娃娃的幾個弟弟妹妹外,自己父皇成年的兒子就四個,這四人年齡最長的自然是騰格爾,而太子朱敏瀾比騰格爾略小些,他們隻相差幾個月罷了,他們兩人之後,就是阿古達木了,再下來是朱敏澄。
四兄弟兩個在蒙古,兩個在大明,當年隻是在騰格爾入京時見過,這些年來相隔兩地,幾乎沒再有見麵的機會。
可就算這樣,四兄弟中太子朱敏瀾暫且不說,這可是嫡長子,還是大明的儲君,沒有意外的話大明的天下未來就是他的。而長子騰格爾執掌的蒙古土默特部,三子阿古達木眼下已基本控製住了察哈爾部,兩人一西一東,這幾年攻城略地幾乎快統一了整個漠南蒙古,這還不算,兩人相互配合之下一個向漠北進行擴張,另一個繼續朝著東部滲透,等一旦察哈爾東部拿下後就會進攻科爾沁,接著再配合大明在遼東的戰爭,從各方麵來看,都擁有大好的基業和未來。
按照朱慎錐之前和太子談過的謀劃,騰格爾兄弟未來就是蒙古之主,而他們的存在也會徹底改變當年北元逃回蒙古後兩百多年來大明和蒙古敵對戰爭的狀態。
而且朱慎錐還打算繼續扶持他們在蒙古不斷對外擴張,逐步把勢力範圍從蒙古漸漸向北和向西進行延伸,觸角朝著更遠的地方伸出去。未來無論是他們本部或者子孫後代所封的蒙古部落,不再是大明的敵人,而會成為大明的外圍屏障,這個謀劃極其遠大,一旦做成了,大明再也不用擔憂來自於北方的威脅了。
不從國家的角度來考慮,僅僅從作為皇子的角度出發,朱慎錐可以說已經給這三個兒子都做了妥善安排。而騰格爾和阿古達木兄弟兩人也沒辜負朱慎錐的期望,這些年一直有來自於蒙古的消息傳遞,每次朱慎錐見到兩兄弟的捷報時都會笑得極為開心,一副欣慰的模樣。
如此一來,宋王朱敏澄的身份地位就有些尷尬了,和這三個哥哥相比,他除了擁有皇子和親王的身份外可以說是一無是處,未來也不可能和這三個哥哥那樣成就一番事業。
但朱敏澄從小就是一個性格倔強而且很有主意的人,眼看著三個哥哥都有了自己的基業,而他僅僅隻是一個空頭親王,他怎麼能甘心呢?
而在他看來,外封南海哪裡有去新大陸來得發展更好?南海雖離著大明近,一旦有事也能求助於大明,可正因為這樣南海受到大明的影響更大,再加上南海諸多大多都是島嶼,這些島嶼就算有麵積大的最終也是局限於海上。
但新大陸卻不同,這是一片絲毫不亞於整個大明的地方,甚至比大明的疆土還要大了許多。位於海外,地廣人稀,對於他來說是最好不過創業的地方。哪怕可能會有些危險,甚至還可能會在新大陸麵臨和歐羅巴諸國的衝突,但在朱敏澄覺得這些非但不能讓他退縮,反而有強大的挑戰性,這才堅定不移地選擇了去新大陸。
“大哥,您就放心吧,你弟弟的本事雖比不上爹和您,可也不差,而且我早就打聽好了,歐羅巴人目前隻是占據了新大陸的東邊,而從我大明去新大陸是在西邊,兩者之間間隔遙遠,等去了那邊短時間根本就碰不上。”
“到了新大陸,無非就是可能碰上的天災還有當地的土人略有些麻煩罷了。天災暫且不說,隻要做好準備避不開也能防範。至於土人,爹不是說了,這些土人本就是我華夏後裔,我可施於手段收服為己所用,就算刀兵相見弟弟我也不怕,歐羅巴人能用幾百人就征服新大陸的上百萬土人,難道我大明就比不上那些歐羅巴人?”
“好吧,既然你都決定了,我也不再勸,可此事不是小事,該做的準備還是必須要做的,你是我親兄弟,可不是永王那種藩王,一切需小心在意,謀定而後動,千萬不要莽撞。”太子歎了口氣無奈道,想了想從懷中取出一物遞了過去,朱敏澄疑惑地看著太子,不明白他的意思。
“愣著乾嘛,我這個當哥哥的總不能什麼都不幫吧?這個拿去,窮家富路,你既然要去那邊,總得做好萬全準備。雖說父皇外封皇子肯定會給你護衛、屬官這些,可朝廷的規矩你也知道,哪怕父皇以外封名義增派也是有限。”
“新大陸離著大明實在太遠了,你手上的人少去了那邊我也不放心,再加上一應物資準備自然是越全越多越好,你一個空頭親王平日裡也就些許俸祿罷了,接下來要花銀子的地方多著呢,這個算是當哥哥給你的體己。”
伸手接過,打開一看,朱敏澄頓時眉開眼笑。他沒想到這居然是厚厚一迭銀票,除此之外還有一張內務府的批條。
銀票足有十萬兩,這可是一筆大錢了。朱敏澄這個宋王每年的俸祿隻不過一萬兩千兩,換成每月一千兩而已。這個俸祿還是這幾年朱慎錐重新調整了宗室俸祿後才重定的規矩,以太祖開國時的俸祿相比,這個數字並不算高,但要知道大明開國之後兩百多年裡,朝廷對宗室的俸祿進行了多次消減,再加上國家財政原因消減的俸祿還時不時會克扣拖欠,當年朱慎錐當宗室的時候就是這樣,那些可憐的俸祿連飯都吃不飽,隻能另想辦法弄銀子,這才有後來朱慎錐帶著王晉武等人冒險走私私鹽的舉動。
那時候親王的俸祿也不過一萬石,換算成銀子大約在五千兩左右。可要知道親王都是有實在封地的,對他們來說朝廷的俸祿根本不算什麼,但普通宗室就沒這些產業了,大部分宗室的日子很是艱難。
為了改變這個現象,朱慎錐重新劃定了各宗室的俸祿發放,直接由宗人府和皇家銀行對宗室俸祿進行撥款,並改祿米為實銀發放,如此一來讓如今大明宗室的日子好過了許多,也贏得了許多宗室的擁戴。
作為親王,朱敏澄的俸祿自然是最高一檔,按照新的俸祿規定年俸一萬兩千兩。這個數字看起來似乎不少,可要知道朱敏澄並沒有封地,甚至因為居住在宮內連王府和遙領的虛封都沒,所以他的俸祿看起來不少,可開銷也大,皇子居所的太監、宮人包括平日的賞賜什麼的都要自己承擔,去掉這些開支每月能存下的銀子並不多,說實話自從有了去新大陸打算後,朱敏澄就開始暗暗積攢銀子了,可積攢到現在手上的錢也僅僅不到一萬兩而已。
現在太子一下子就給了他十萬兩,這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有了這筆銀子,他能做的準備就完善許多了,就如同太子說的,雖說外封按製度朱慎錐會撥給他護衛、屬官等等,此外還會給他一筆銀子作為“啟動資金”,可這些依舊不夠,如果要去新大陸,手上關鍵先要有人手,僅僅這些並不能滿足,朱敏澄必須招募需要的人手前往,等到了那邊站穩腳跟後還要考慮從大明移民的可能。
就和現在大明從河南移民台灣一樣,隻有不斷從大明移民去新大陸,這樣才能增強他在那邊的底蘊,擁有足夠的人手才能進行開拓發展。
這些全都需要銀子,太子給了他這一大筆銀子,可謂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