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指點戰場_苟在明末當宗室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苟在明末當宗室 >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指點戰場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指點戰場(1 / 1)

這一日,孫承宗和平時一樣早早就起,用了早飯後先在院子裡散了會兒步,隨後就去了他的書房。

進入書房,他的目光下意識就朝著牆上掛著的地圖望去,看著地圖上錯綜複雜的線條還有他這些日子密密麻麻的標注,孫承宗口中不知在輕嚀著什麼,目光越來越亮。

也不知過了多久,院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片刻書房的門就被敲響了。

“進!”

話音落下,書房門被推開,進來的是孫承宗的小兒子孫鎬。

孫承宗有七個兒子,年齡最大的長子貢生出身,後選為山東高宛縣令,前幾年因考評不錯再加皇帝的照顧升了官,現已調任山西平定為知州。

這個長子雖人實在,但不是讀書的料,而且性格過於耿直的緣故,在官場上也走不遠,能當知州恐怕是他仕途的終點了,不過這樣也好,如果真讓他官做的大了,以他的性格和能力這個官場可不好混。

次子之前中了鄉試卻一直沒有出仕,直到五年前朝廷看在孫承宗的麵上才正式授官,眼下在河南一個小縣當知縣。三子早逝,留下了兩個孫子。四子、五子、六子和七子孫鎬都不是讀書的料,資質平平,孫承宗三年前回鄉時,皇帝給了他恩賜,讓其萌子為官,孫承宗想來想去讓五子去了工部謀了個差事,其餘幾個兒子都留在了身邊。

相比幾個不出息的兒子,孫承宗更看重自己的孫子輩。但就算幾個兒子讀書不成,不過孫家的家教很嚴,孫承宗的幾個兒子從人品方麵來看卻是毫無問題的,尤其是最小的孫鎬,這是孫承宗六十多歲生的幼子,眼下也不過二十出頭,雖然同樣沒什麼讀書的天賦,但這孩子不僅實在,更是孝順,這幾年孫承宗在家一直都是由他親自照料著。

“父親,京師總參議部剛送來的軍報!”進了門,孫鎬先恭恭敬敬給孫承宗行了一禮,隨後就道。

孫承宗嘴角露出了微笑,每日他都等著從京師來的軍報。他也沒伸手去接孫鎬手中的軍報,而是繼續背手而立,站在地圖前。

“念!”

“是!”孫鎬應了一聲,打開手中的軍報就念了起來,當孫鎬第一句話剛剛念完,孫承宗整個人就如同一把脫鞘的利劍一般,散發著令人生畏的氣息。

“初五清晨,主帥王晉武下令強攻盤山,祖大壽為先鋒率其部猛攻盤山,新軍炮火掩護,辰時開戰,直戰至當日酉時,我部奮勇爭先,殺敵無數……。”

“當夜子時,先鋒祖大壽察覺盤山守軍有異動,果斷領兵發起夜攻,醜時我部拿下盤山,敵酋索尼、鼇拜留漢軍旗駐守,主力趁夜脫逃,祖部尾隨追擊,總兵吳三桂率關寧鐵騎在吳家墳截住其部,雙方展開大戰……。”

隨著孫鎬的一個個字念出,孫承宗的眼睛越來越亮,他上前一步目光在地圖上遊走,然後抓起邊上的筆就在幾處做了標記,接著繼續聆聽孫鎬往下念。

等聽到孫鎬念到雙方騎兵在吳家墳大戰,明軍主力追擊趕到,建奴狼狽撤退至西寧堡。

第二日明軍進攻西寧堡,僅用了不到一個時辰就拿下了西寧堡,殲滅西寧堡的守軍。至此,整個遼西走廊全部被明軍打通,遼西走廊要地完全落入大明之手。

隨後王晉武並沒就此停步,揮師出遼西走廊抵達遼河平原。在接下來的兩日內向東北方向一路推進,直抵海城。其中建奴雖依仗騎兵同明軍不斷周旋,並意圖偷襲明軍後軍,但都被明軍識破,非但沒有占到上風反而被明軍打的潰不成軍,無奈退卻。

“接續念!”突然,孫鎬停了下來,孫承宗一愣急忙催促道。

“父親,沒了,念完了……。”孫鎬連忙回道。

“沒了?”孫承宗轉身,一把就把孫鎬手上的軍報取了過來,細看之後發現的確沒了。這份軍報隻彙報到明軍打到了海城,至於後續的消息未有,這讓孫承宗心中難受的很。

眼下這場大戰明軍占據了主動,而且在精心謀劃之下進展極為順利。孫承宗在遼東多年,對於遼東的局勢比任何人都了解,他甚至不用看地圖腦海中就能展現出整個遼東的情況。

一直以來,孫承宗這輩子做的最大努力就是解決遼東建奴問題,而他在擔任薊遼督師的時候也是這麼做的,甚至可以說孫承宗差一點就成功了。

假如不是因為魏忠賢忌憚自己,再加上自己的好學生天啟皇帝突然出了意外年紀輕輕就駕崩,孫承宗怎麼可能離開遼東告老還鄉呢?要知道當時的遼東局勢可謂一片大好,孫承宗以步步為營的戰術把整個遼東局勢從最初的糟糕局麵徹底扭轉,從而掌握住了主動權。

按照孫承宗的戰術,孫承宗很明白僅僅野戰明軍絕對不是八旗的對手,而且大明的國力也經受不起遼東再一次發生如同薩爾滸這樣的慘敗。為了穩妥起見,孫承宗用的是步步為營戰術和用堡壘為據點不斷壓縮建奴生存空間,並且進行軍事和經濟雙重封鎖的策略,這個計劃從實施的實際情況來看也起到了相當的效果,明軍就和個烏龜殼一般,讓努爾哈赤無處下嘴,而努爾哈赤卻被大明用這種戰術搞得苦不堪言。

遼東本就是苦寒之地,在無法打破孫承宗封鎖的情況下,建奴連生存都成了難題,當年的努爾哈赤已在崩潰邊緣了。

假如多給孫承宗幾年時間,兩三年甚至僅僅隻要一年的時間,或許遼東的建奴就被孫承宗給滅了。可惜啊可惜,這麼好的機會卻錯過了,隨著孫承宗離開遼東,接著天啟駕崩,魏忠賢被殺,崇禎上台,東林黨死灰複燃,一切全都變了。

尤其是孫承宗看錯了一人,那就是他一直精心培養的接班人袁崇煥。這個袁崇煥不僅忽悠了崇禎皇帝,更一到遼東徹底把孫承宗定下的戰略全部改了,不光是放開了對建奴的封鎖,更打著聯合蒙古的由頭私下把大量軍糧賣給了建奴,幫著剛剛上台的皇太極直接就解決了糧食短缺的困境,反而導致明軍軍糧不足,士兵連飯都吃不飽。

這還不算,袁崇煥還矯旨殺掉了毛文龍,使得大明在皮島多年的經營毀於一旦。這一係列的操作簡直無法想象,之後更因為他的無能使得戰局惡化到了建奴攻進長城率部一直打到京師的事件發生,這些消息傳來後,孫承宗悔恨之極,早知道袁崇煥是這樣的一個人,當年他就不應該如此重用此人,從而釀成大禍。

這些都是往事了,隨著大明的天子換了人,這些年大明各方麵都得到了好轉。尤其是這一次明軍對遼東發起進攻,意圖一舉解決遼東問題,孫承宗對此寄予厚望。

這些日子,孫承宗一直在關注遼東戰場的進展,更對於遼東目前的局勢了如於心。現在明軍已布置好了一切,多爾袞被迫從朝鮮撤軍,北方的索倫部在大明的支持下南下牽製撤退的多爾袞主力,而南方的明軍由孫傳庭和李信的指揮下從山東和皮島兩處直接攻進遼東腹地。

至於在正麵戰場,主帥王晉武更是穩紮穩打,在盤山和建奴對峙多日。彆人或許看不出王晉武的用意,可在千裡之外的孫承宗卻瞧的明明白白。對王晉武的這種戰法孫承宗可是拍案叫好,他太了解明軍各部的情況了,更知道遼軍和關寧軍本就是一群桀驁不馴的軍隊,再加上明軍本就不善於野戰,還有各將領心裡的小九九,假如不能把這些部隊捏著一團,如同臂使的話,輕易出擊短時間擴大戰線不是什麼好事。

而王晉武這樣做恰恰就是為了磨合和鍛煉部隊,同時也是為了更好掌控這些帶兵將領。現在明軍突然對盤山發起了猛攻,並且乘勝追擊一舉打破了整個遼西走廊,把戰線直接推到了遼河平原甚至海城地區,這證明總攻的時機已經成熟了,怎能不讓孫承宗興奮不已?

可就在這個時候,軍報沒了後續,孫承宗心裡怎麼能不焦急呢?他迫切想知道後續的情況是如何。

明軍對海城的戰爭現在到了什麼地步,攻進遼東腹地的孫傳庭和李信到了哪裡,索倫部是否給多爾袞的主力造成了麻煩,多爾袞撤軍回師一路現在是什麼情況,後續的大戰是會在沈陽爆發呢還是其他?建奴又會做什麼選擇?這些孫承宗恨不能馬上生出翅膀來,直接飛到遼東去親眼看看。

按捺住心中的迫切,孫承宗最終沒說什麼,隻是揮手讓兒子孫鎬退下。

孫承宗雖然是文官,但他卻是文武雙全,更是親自帶過兵打過仗的薊遼督師。遼東距離京師這麼遠,消息傳遞需要時間,從目前的時間來判斷,他剛剛接到的軍報消息是好幾日之前的了,現在遼東打到了什麼程度,恐怕連京師那邊也還不知道吧?

既然消息還沒遞來,那麼也隻能耐心等待了。孫承宗走回到地圖麵前,目光在地圖幾處掃過,他心中暗暗盤算了下,伸出手指在幾個地方點了點,然後抱胸後退了兩步,過了沒一會兒,嘴角露出了笑容。


最新小说: 天幕放映:在二戰前,放二戰曆史 盜筆:在張家打黑工的日子 綁定渣女係統後,前任大佬搶瘋了 大明悲歌 蹈海天妖傳 九獄崩滅 開局怒噴扶蘇,這個皇帝我來當! 劍嘯昆侖 白月光死而複生,瘋批帝爭著當狗 大金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