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隊過海峽後就到了新大陸,但這片區域因為氣候的緣故並不適合定居,所以艦隊繼續沿著海岸線向南航線,駛過後世阿拉斯加區域,繞過了半島,繼續向東南方向航行,這個地方探索艦隊曾經抵達過,但繞過半島後轉到新大陸的西海岸繼續向南,之前探索艦隊最遠隻到了阿拉斯加灣東岸,也就是靠近後世溫哥華的區域。
這條路線不短,整個艦隊足足花了小半月的時間。不過相比之前的航程,現在的航程要順利的多。而且艦隊一路向南後,氣候也逐漸變得好起來了,等艦隊抵達後世溫哥華區域時,鄭鴻逵下令艦隊靠岸,準備在此休整。
現在的溫哥華還不是後世的城市呢,這裡荒涼的很,除了擁有一個不錯的優良海灣港口地理位置外,岸上連半個人影都瞧不見。
但以鄭鴻逵的眼光來看,這個地方是極好的良港選擇地,未來遠洋艦隊在新大陸的主要港口可以設在這個位置。
而且這片區域的氣候也算不錯,類似於大明的北方地區,在靠岸後鄭鴻逵一方麵讓人登陸休整,另一方麵準備著手在此先修築初步港口和港口附近的設施,此外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詢問兩位殿下,是否要選擇在此登陸,以這為根基向內陸發展,作為冊封之地。
朱敏澄想了想微微搖頭,拒絕了以此作為冊封之地的打算,他作為宋王先期做的準備可比朱慈炤多多了,尤其是他通過查理二世的接觸,從對方口中得到了一些關於新大陸的信息。
雖說目前新大陸這邊,歐羅巴各國隻是占據了新大陸的東海岸和新大陸中南部地區,對於新大陸西海岸這邊很少涉足,主要原因是航線的問題過於遙遠,假如從歐羅巴抵達新大陸最短距離就是新大陸的中南部地區,而要跑到西海岸來得繞過整個新大陸,由新大陸的最南端靠近南極位置繞過去才行,這條航線需要花費足足一個多月的時間,再加上向南的海路不怎麼好走,還有一定的風險。
這樣的航線主要原因是在於新大陸南北區域雖然狹窄,可卻沒有海路連接,巴拿馬地區東邊是大西洋,西邊是太平洋,連通兩大洋的運河建成還要兩百多年呢,以目前的技術能力根本就不可能挖掘連通。
所以在西海岸方向,隻有占據了中南美最富庶區域的西班牙王國才有能力直接通過陸路轉運物資從東海岸抵達西海岸,然後裝載貨物後從西海岸運輸走亞洲航線,抵達南洋區域,再從南洋向西航線至歐羅巴。
這條海路一直控製在西班牙王國的手中,曾經葡萄牙王國也有過類似的航線,但後來因為葡萄牙曾被西班牙統治,在統治期間葡萄牙新大陸的殖民地最好的部分被西班牙吞並,就此失去了這條航線。
作為英國國王,而且還娶了葡萄牙的公主,查理二世對新大陸的諸多情況還是很了解的。所以在朱敏澄向他請教關於新大陸的情況時,查理二世並沒隱瞞,把自己所知道的情況詳細告訴了對方。
在這種情況下,朱敏澄當然清楚新大陸最富庶的區域在什麼地方,而他們現在所在的位置離著還很遠呢。而且越往南,這氣候也是越宜人,更適合定居,所以朱敏澄並沒有看上目前登陸的區域,決定繼續向南走,尋找更好更合適的所在。
相比於朱敏澄,朱慈炤倒是露出了意動的表情,雖然這個地方沒什麼人,而且陸地上有著大片的原始森林,不過在他看來卻是很不錯的封地所在。尤其是鄭鴻逵已決定把這個港口作為以後艦隊的主要港口之一,在此修建港口設施包括岸上建築,留下部分軍隊駐守時,他的心就更動了。
朱慈炤意動的神色落在朱敏澄的眼中,見此朱敏澄不由得笑了。
“這地方還是不錯的,要不你就把此作為封地?”朱敏澄對他笑問道。
“這……合適麼?”朱慈炤心裡砰砰直跳,雖然他很想說句好,理智告訴他矜持還是必須的,而且作為兩位分封在新大陸的大明皇子,他這個所謂太上皇的皇子無論身份還是地方都遠不如朱敏澄,哪怕自己想,假如沒有朱敏澄的點頭,選擇地區並非他說了算。
“這有什麼不合適的。”朱敏澄很是大氣揮手道:“我們分封新大陸出發前並沒指定區域,陛下已給了我等便宜行事的權利。既然已到了此處,依我看這邊海港優良,氣候也算不錯,而且鄭帥日後還會在此駐軍,有鄭帥的艦隊日後往來,無論是你我溝通或是本土聯絡都方便的很,此外依托港口安全性也穩固的多,你如有意的話就以此為封地即可,鄭帥和隨同前來的朝廷官員會記錄在冊,返回大明後自會稟報陛下。”
聽到這番話,朱慈炤目光下意識朝著鄭鴻逵望去,見鄭鴻逵微微點頭,朱慈炤這才徹底放心。
“既然如此,我就以此為封地,謝過皇兄,謝鄭帥……。”
“哈哈哈!好說好說。”鄭鴻逵大笑,他作為艦隊指揮官不僅要護送他們來新大陸,確保分封順利,還有另一個任務就是在這次航行中完善新大陸來往的海圖和設立這邊的海港位置,此外就是承擔確定對方封地所在後回大明彙報。
在朱敏澄和鄭鴻逵的讚同之下,朱慈炤也不再糾結,選擇了此處作為封地的所在。
朱敏澄說的沒錯,這個地方是不錯的,不僅擁有優良港口,氣候和大明北方也差不多,這對於一直生活在京師的朱慈炤而言相對習慣些。而且更重要的一點就是朱敏澄所提到的艦隊在此設港的問題,有了大明艦隊的港口和駐軍,對於他日後在封地的發展要便利許多。
至於其他,朱慈炤並沒過多考慮,而且他也知道如果繼續往南或許會找到更好的所在。可問題在於他的身份和朱敏澄不一樣,他是朱由檢的皇子,這個身份極其尷尬,他怎麼可能同朱敏澄去搶奪更好的封地所在呢?
再者,有句老話說的好,百年在林不如一鳥在手,朱慈炤隻要把封地所在確定下來,那麼他接下來就不需要麵臨後續的麻煩了。此外也能借此表明自己的態度,用這個方式告訴朱敏澄他的謙讓態度,如此不是很好麼?
就這樣,朱慈炤的封地就定在了溫哥華區域,當然這個地方不可能再起溫哥華這種名字,因為朱慈炤的封號是永王,所以他們登陸的所在定名為“新永州”封地為“永國”。
具體的疆域劃分暫時以溫哥華為中心南北三百餘裡為區域,向內陸區域大約五百裡左右。當然這個封地區域隻是臨時的,並沒太強的限製,僅僅隻是作為最初的區域確定而已。畢竟現在他們的人並不多,朱慈炤手下除了皇帝給他的幾十個人外,還有就是從遼東整編的千餘八旗了,這些人全部加起來也不過一千多人,這麼點人手目前擁有近三萬七千平方公裡這麼大的一塊地盤已是足夠了。
雖然確定了封地所在和國名包括疆域劃分,但接下來需要做的事還有許多。朱慈炤這位所謂的藩王可以說是一窮二白,就連居住的王府都沒有,所以接下來需要的是先在新永州附近確定定居點,建造房屋和城牆,以確保定居和安全需求,其他一些可以慢慢來,這個不急一時。
為了協助朱慈炤定居,在朱敏澄的同意下他們在此停留了近兩月的時間,這期間不僅簡單修築了港口和岸上的定居點,還以土壘加當地巨大的樹木為體修築了一個初具規模的小城。
說是小城,實際就同大明的軍事堡壘沒多少區彆,整個麵積恐怕連大明內地的普通鎮子或許都比不上。至於小城內的房屋設施什麼的也很簡陋,因為時間緊暫時都是用砍伐的木頭所搭建成的,不過居住什麼的沒有問題。
等完成了這些後,鄭鴻逵留下幾條船和一些士兵,繼續協助朱慈炤對此地進行完善,隨後就帶著主力艦隊和朱敏澄南下。他們的艦隊離開了新永州,繼續朝著南方航行。
從新永州出海港,沿著西海岸一路南下,這邊的海路要好走許多,而且海岸線也相對平坦,再加上越往南,這氣候也是越發溫暖。
走了大約七八日,艦隊終於在西海岸區域找到了另一處天然良港位置,這個區域的海岸向西伸出,靠近陸地方又向內凹,整個形狀彷如蟹鉗一般,而裡麵的位置就是一個天然的良港。
派出船隻進入港口探索,確定了這個天然港口的水深和優良程度後,鄭鴻逵就決定把新大陸第二個艦隊的港口設置在這。
而這個時候,登陸派人探查情況的朱敏澄在搞明白周邊區域的大致後也看中了這個區域,這裡無論是氣候還是地貌包括位置都是上佳,朱敏澄考慮之後果斷選擇了此處作為他的封地所在,把這個港口稱為新京港,由鄭鴻逵協助確定封地的位置,立此地為“宋國”。
接下來就和新明州那邊一樣,鄭鴻逵不僅帶人修築港口,還協助朱敏澄在岸上修建居住點包括初步的城池。相比朱慈炤,朱敏澄所帶的人和做的準備更多更完善,所以一切都在井井有條之下有序地進行著。看著城池從無到有,一點點成型,站在剛剛修築好的城牆上,眺望著東邊廣闊的土地和大山,朱敏澄豪氣萬丈,這裡就是他的封國了,想到此,內心就隱隱激動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