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北上草原_苟在明末當宗室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苟在明末當宗室 > 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北上草原

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北上草原(1 / 1)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大明永明皇帝朱慎錐禦駕出長城,上萬人浩浩蕩蕩朝著土默特草原前行。

自從起兵靖難入京起,朱慎錐是第一次離開京師,並且來到他熟悉的土默特草原。

看著眼前熟悉的場景,朱慎錐忍不住就感慨起來,念出了這首詩。

一直呆在京師,倒不是朱慎錐不想離京出去走走,而是他沒辦法離開。最初的時候,剛剛入京,他上位監國時崇禎皇帝還在位呢,哪怕掌控了京畿之地,可整個大明尤其是南方反對朱慎錐的依舊不少,甚至還有人領兵要來京師勤王。

假如那時候不是朱慎錐果斷出兵擊敗了北上的勤王部隊,再挾皇帝號令天下,還有李太妃的支持,朱慎錐能不能在這個位置上坐穩還是兩說。

等到後來,逐步穩定了局勢,徹底掌控了朝政,可那時候國內的流寇問題沒有解決,遼東的建奴虎視眈眈。在經曆了中原流寇大戰和北方的長城之戰後,朱慎錐這才勉強解決了內患,緩解了外部壓力,再通過一係列的手段和緩和的政策使得西北各省包括被戰火席卷的中原逐步恢複了生機,此外還有財政的穩定,也讓大明帝國暫時脫離了站在懸崖邊上的危機。

再之後,各種事件一樁接著一樁,讓朱慎錐一直在忙於政務,而且那時候他剛剛由監國被“禪讓”為帝,登上了皇位,這時他的皇位還不穩固,敵對的力量包括朝堂上的文官集團力量依舊強大,每日裡朱慎錐可以說是如覆薄冰,生怕一個不慎就萬劫不複,在這種情況下他怎麼可能離開京師呢?必須坐鎮中樞,隻有這樣那些魑魅魍魎才不敢輕舉妄動。

現在這些問題都不存在了,經曆了前後幾次清洗和整頓,目前大明的政局已穩定了下來,那些反對自己的文官集團包括士紳集團也在朱慎錐的多番手段中得到了分化瓦解。

就連大明軍中上下也幾乎換了個遍,內閣就更不用說了,全是朱慎錐的人。地方穩定,民生發展,再加上對外貿易的興起和對外港口城市的設置,整個大明煥發了新生,已有了中興的氣象。

尤其是前不久大明終於解決了困擾三十年的遼東建奴問題,建奴被滅,遼東收複,大明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勝。此戰不僅讓所有大明人揚眉吐氣歡喜鼓舞,更讓朱慎錐的威望達到了頂峰,大明上下對這位永明皇帝的認可度是前所未有的高,而且大明自萬曆三大征之後沒有如此大勝了,這樣的勝利更讓所有人為之驕傲和自豪,並令朱慎錐的地位極其穩固。

現在的大明除去極少數人外,已再也沒人會去懷念之前的崇禎皇帝。不僅是老百姓,就連士紳集團包括現在的文官集團都是如此,在朱慎錐統治下,日子過的如何,買賣做的怎樣,官當得是否自在?這些比較一下就清楚了,太平日子過的好好的,誰願意再去過那種提心吊膽朝不保夕的生活?

其實在遼東之戰勝利後,朱慎錐就有了離開京師出去走走的打算。但他和曆史上的康熙、乾隆不一樣,他所想出去走走並非是要下江南,而是想去蒙古草原看看。

畢竟蒙古草原尤其是土默特草原對朱慎錐來說意義不一般,要知道朱慎錐最初起家的資本就是在土默特,也是通過當初的阿失帖木兒部落和塔娜相識,從而以部落為基礎不斷壯大起來的。

可以說沒有當年的阿失帖木兒部落,就沒有現在的朱慎錐,更不可能有如今的大明存在。

更何況在歸化城,還有他的另外一個家呢。他的妻子,他的兒子,包括他的侄女、弟子和孫子孫女都在那邊,這麼多年過去了,除了自己剛剛登基為帝,塔娜帶著騰格爾兄弟來京覲見外,自己再也沒能再見他們。

皇帝也是人,皇帝也有七情六欲,對於他們的思念朱慎錐自然從未減少半分,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也越來越甚。

說句實話,對於塔娜的感情朱慎錐依舊和當初一樣,同時也深深愧疚。因為大明的緣故,他隻能同塔娜分開這麼多年,在他的心裡是想把塔娜留在自己身邊的,可當初塔娜堅決要留在蒙古,而不願意來到大明皇宮生活,按照她的說法,她是草原上自由的鷹,草原才是她的家鄉,大明雖好,卻不是草原,草原有她的家人,有她的孩子,還有她熟悉的一切,如果來到大明哪怕生活再優越卻也失去了這一切,僅僅成為一隻在籠子裡的金絲雀罷了。

尊重塔娜的選擇,朱慎錐沒有勉強,何況他也清楚以塔娜的性子真留在大明並非什麼好事。不過兩人天隔一方,朱慎錐對她的思念卻從未停止過,一直想再回到草原見見她,見見騰格爾兄弟,見見王海和自己一手帶大的巧兒,還有曾經跟隨自己征戰草原的部下們。

這一次下決心離開京師前往草原,一方麵是因為這個原因,另一方麵也是為了未來大明對整個蒙古的掌控。

眼下遼東的建奴已經解決了,雖然布木布泰和小皇帝包括多爾袞還沒抓到,可他們說實話已翻不出風浪來,幾條喪家之犬罷了,逮到他們隻不過時間而已,無傷大礙,反而蒙古草原這邊的穩定卻是更重要的。

自大明開國以來,大明和蒙古之間就一直打打停停,戰爭的時間遠長於雙方和平的時間。這個情況直到朱慎錐統一了土默特草原,並把騰格爾扶持成為部落首領後這才發生了真正改變。

按照朱慎錐的計劃,騰格爾兄弟一個掌控以土默特向西的漠南、漠西蒙古,而另一個掌控以察哈爾為基礎向東和向北的漠南蒙古另一部包括科爾沁草原區域。

此外,對於漠北蒙古兄弟兩人聯手壓製,還要防備漠西更遠處位於中亞地區的準噶爾部落和其他部落,甚至包括西方沙皇俄國對東方領土的窺視。

這樣一來,他們兄弟兩人所占據的區域就基本覆蓋了大明北部疆域,為大明形成了北方的屏障。隻要他們的統治穩固,並且如此劃分地盤,至少能保證大明北方百年的穩定,畢竟無論是騰格爾還是阿古達木,都是朱慎錐和塔娜的兒子,他們雖是蒙古的順義王和順寧王,可實際上卻是大明朱家的血脈,大明的皇子。

但這依舊不夠,時間會衝淡一切,假如僅僅因為騰格爾兄弟坐鎮草原就高枕無憂那就大錯特錯了,大明必須要在蒙古草原展現出其實力,告訴所有蒙古人大明皇帝才是蒙古真正的主子,蒙古所謂大汗時代已經徹底過去,未來無論是蒙古人還是其他部落的人,都是大明的子民,整個蒙古同樣也是大明的疆域,這點是毫無疑問的。

相比曆朝曆代中,中原王朝對北方遊牧民族的政策和關係,除去大元外,僅隻有兩個王朝做的比較好。一個是唐朝,一個是已經不會再出現的大清。或許遼國統治北方時期,對草原遊牧民族的壓製也算是成功的,可惜遼國當時和北宋並立,在傳統漢人的眼中並不能作為中原王朝的真正代表。

之所以會這樣,那是因為民族的緣故。建立唐朝的李氏雖自稱為漢人,但他們身上卻有著北方遊牧民族的血脈,換句話來說在遊牧民族眼裡,李唐更像兩個民族的結合,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唐朝能夠壓製住北方遊牧民族,同時唐朝的皇帝尤其是太宗李世民被稱為“天可汗”的緣故。

當然,這也和唐朝強盛的軍事力量有著關係,等到唐朝經曆安史之亂後衰敗下去,對北方遊牧民族的控製力就大不如從前了,等唐朝滅亡後,北方疆域被遼國占據,南方更分裂成為了好幾個國家,最終由北宋完成了一統。

至於大清就更不用說了,在努爾哈赤時期就拉攏了蒙古人為其所用,皇太極上台後又創立了蒙古八旗,把蒙古人和滿人合為一體,還大力宣傳滿蒙一家的說法。

趁著大明內亂,曆史上李自成打進京師,崇禎皇帝吊死在煤山後,雖然大明依舊還有半壁江山,可北方卻已丟了,這時候大清趁虛而入,在一片石擊敗李自成,奪下了京師,從而占據了中原。

等到後來南明在內鬥中不斷自我消耗,多爾袞領兵南下徹底滅掉了南方政權後,大清統一了整個中國,成為了新的王朝。這時候,大清對蒙古的政策不僅依舊實施皇太極所製定的政策,還通過不斷聯姻的手段加強和蒙古的關係。

此外大清還采取分化治之,在蒙古大封台吉、首領的方式把蒙古各部強行拆散,再利用扶持一方打擊一方,誰冒頭就乾誰的手段,把原本強大的蒙古給拆得七零八落,從而徹底失去了和中原王朝抗衡的能力。

不得不說大清的這個政策運用的還是很不錯的,在大清兩百多年的曆史中,北方的蒙古再也沒有給中原王朝帶來威脅,反而蒙古各部被中原王朝所用,蒙古騎兵幫著大清征戰四方。

而且蒙古各部為了表示對大清的忠誠和尊敬,還稱呼大清皇帝為“博格達徹辰汗”,其意就是神聖而偉大的可汗,以表示臣服。


最新小说: 收到未來短信,成千億富豪很合理 穿到六零當團寵 印度1991,從娶富婆開始 隨母改嫁成團寵,重生嫡女虐翻全家 卒聖 來到異世界的我擁有了寶可夢技能 為了三千塊,大明我瘋狂死諫! 惡雌不願當團寵,四個大佬修羅場 從縣委書記問鼎權力巔峰 [足球]馬爾蒂尼與主席的閨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