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格爾對此並不意外,早在會盟之前朱慎錐就考慮到了這個問題,並且和他們私下商議過。
當即騰格爾告訴諸人,這個劃分會按照目前各部落的實際情況進行參考,儘量把他們所說的問題考慮進去,而且如果在目前有些部落所在草原的原本問題上進行調整,通過遷移或者部落聯合的方式確保這些中小部落日後的生存。
“諸位首領、台吉!”騰格爾朗聲道:“我們蒙古人在草原生活了數百年,你們剛才所提出的問題的確存在,所以具體劃分部落自然會考慮到這些情況,以確保一個公平。”
“另外,有些人看到了劃分草原的不足之處,可卻沒看到其中的好處!”
“好處?嗬嗬,這還有什麼好處?”下麵有人略有不滿反問。
騰格爾聞聲望去,笑道:“好處自然是有的,其他的我不說,僅僅問大家一句話,那就是這麼多年下來,因為搶奪草原,各部落爆發的戰爭和衝突有多少?又有多少中小部落因為所擁有的水草豐盛緣故遭遇了其他部落的攻擊,甚至被大部落所吞並?”
“這……。”當騰格爾問出這句話來,眾人一時間不知怎麼回答了。
騰格爾說的沒錯,這幾百年來草原上的蒙古各部起起落落是經常有的事,一個部落隨時隨地會從草原上消失,消失的原因有多種,比如氣候的變化。尤其是小部落,也許冬天的一場大雪造成的雪災就能把一個小部落從草原上徹底抹去,或者因為爭奪草場的緣故,更大的部落看上了這個小部落擁有的草場,為滿足放牧需求對小部落進行戰爭和吞並,導致對方部落的消失。
這些情況一直都存在著,哪怕是中型部落也不能避免。就算是大部落在同其他部落爭奪資源的戰爭中因為戰敗的緣故整個部落分崩離析同樣也會發生,蒙古人在草原的生活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美好。
蒙古人的信仰是長生天,究竟何為長生天呢?用明人的意思來表達就是老天爺,這和大明人種地要看老天爺的臉色是一樣的,但蒙古人對老天爺的依賴更甚大明人,畢竟大明人種地雖要看天,卻同樣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比如通過引導水源,掘進挖渠灌溉等方式來解決大部分問題,可蒙古人卻不同,沒了草原上的水源和豐盛的水草,他們根本無法生存下去。
騰格爾繼續道:“劃分各部落的區域,確定各部落擁有草原的範圍,這樣一來就能避免今後各部落為爭奪水草發生的矛盾和戰爭,確保更多的中小部落的生存,這難道不是一件好事麼?”
眾人都是一愣,從道理來說的確是一件好事。有了這樣的劃分,等於把各部落所占據的草原和範圍全部確定了下來,如此隻要各部落不越界,其他部落就沒有理由發起針對性的戰爭,這對中小部落來說是不錯的選擇。
“聽著好聽,可是順義王,我卻有三事不解,還請您回答!”正當眾人思索著騰格爾所說這番話時,一個部落的台吉起身直接問道。
“您請問!”
“第一件事,您怎麼確保劃分的公平?”對方正色問道,騰格爾笑笑,並沒有馬上回答他的問題,反問道:“那麼另外兩件事呢?”
“第二件事,假如草原劃分之後,被劃分好擁有草原的部落遭受到其他部落的攻擊,這問題怎麼解決?”
“第三件事就是草原的地形不同,氣候也會多變,今天劃分的草原水草豐盛,也許過上幾年這片草原就會產生變化變得貧乏,如果是以前的話我們們蒙古人可以直接遷移走,找尋更合適放牧的地區。但因為劃分草原的緣故,等於把部落限製在了這片區域,到時候總不能看著牛羊沒草吃活活餓死吧?這又怎麼說?”
“對對對!這些的確是問題!”當這位台吉話音剛落後,不少人都表示出了相同的觀點,連連點頭示意對方提出的三個問題的確是切身相關的。
隨著三個問題的提出,眾人忍不住又交頭接耳起來,下麵的喧嘩聲越來越大,看著這一幕騰格爾也不阻止,站在那邊耐心等待,等了片刻後,眾人才想起騰格爾還沒回答呢,交談聲漸漸停息,眾人把目光重新向騰格爾那邊望去。
清了清嗓子,騰格爾洪亮的聲音響起。
“剛才那位台吉所問的三個問題恐怕是今天諸位都想問的吧?”
見眾人點頭,騰格爾胸有成竹道:“既然如此,那麼我就為大家解釋一下這三個問題。”
“其一!”騰格爾豎起第一根手指,正色道:“對於所劃分草原的公平問題,自然是這一次會盟需要解決的。今日大家前來歸化,也是為了商議此事。在座的諸位都是整個蒙古各部的首領和台吉,其中不僅包括土默特、察哈爾還包括科爾沁、內喀爾喀、外喀爾喀甚至還有漠西各部。”
“大家的到來是我們蒙古的盛況,此外大明皇帝陛下也親臨歸化,更以上國天子為整個蒙古主持會盟,如此之舉是我們蒙古從未有之的……。”
隨著騰格爾的這番話,眾人不由得連連點頭,這一次會盟的確是規模空前,可以說整個蒙古百分之九十的部落都已到了,再加上大明皇帝的到來更是意義不同,要不然他們也不會遠道而來參與。
騰格爾繼續道:“有大明皇帝陛下在,還有這麼多首領和台吉在,難道大家還擔心公平的問題麼?會盟中對各部草原的劃分基本都是建立在如今各部所擁有草原的基礎上,然後再按照實際情況進行商議調整。如有不妥之處,所有人都能主動提出,現場進行協調,等最終劃分完畢,再由皇帝陛下認可後進行冊封,如此一來,你們還擔心什麼呢?”
眾人聽到這眼睛頓時一亮,騰格爾說的沒錯,這可不是私下的劃分草原,而是通過會盟的方式來劃分,更重要的是他們還聽到騰格爾提到的大明皇帝的認可和冊封。
彆看蒙古和大明之間的戰爭持續了近三百年,可在絕大多數蒙古人眼中,大明是天下的正統這毫無疑問,哪怕是林丹汗這位桀驁不馴的蒙古大汗,當初也是極力要和大明聯盟,爭取大明的支持,這同樣也代表著大明至高無上的地位。
而且這些年大明的國力恢複和強盛是眾所周知的,前不久大明剛剛解決了遼東問題,強橫一時盤踞在遼東的大清被大明一戰所滅,建奴政權就此終結,大明徹底收複了遼東地區。
建奴如何強大,在座的人中大部分深同感受。要知道在努爾哈赤時期建奴就經常進攻蒙古,通過戰爭和拉攏還有分化的各種手段使得不少蒙古各部迫於形勢投靠了建奴。
就連林丹汗這位蒙古大汗最終也沒敵過皇太極,直接丟掉了察哈爾本部狼狽西竄,最終還病死在了青海。由此可見麵對建奴,蒙古人是沒有什麼底氣的,而現在大明卻把如此強大的政權給直接滅掉了,這豈非不證明大明的強盛麼?
至於大明的冊封對於蒙古人來說也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彆看北方的一些蒙古部落之前對土默特各部多有非議,尤其是俺答汗時期到卜石兔掌控土默特的這段時間。
因為當時土默特投向於大明,並且得到了大明的冊封,還弄到了所謂順義王的頭銜,這讓不少蒙古部落對此極為不滿,覺得作為成吉思汗的子孫,怎麼能屈膝於大明之下呢?好好的蒙古部落首領不當,去當什麼大明順義王?這實在是丟了蒙古人的臉。
可實際上非議歸非議,但在他們內心中對土默特部的感受卻是酸溜溜的。畢竟土默特部在搭上大明的關係後獲得了大明互市貿易的許可,能夠通過邊貿同大明進行貿易和物資交換,從大明獲得蒙古人迫切需求的各種物資,這些物資不僅有民用的茶葉、糧食、棉花、布匹等等,還有軍民兩用的鐵器,甚至連軍隊裝備的盔甲都有。
有了這些東西,土默特的強盛和富庶是整個蒙古首屈一指的,根本沒有其他部落能比?而土默特所付出的僅僅是對大明的友好和臣服,擁有了順義王的冊封罷了,這等好事他們卻是求之不得,假如大明也能給他們這些好處,冊封對於他們來說自然不會拒絕,甚至還巴不得呢。
一旦有了大明的冊封,他們在蒙古的地位就得到了穩固。尤其是現在蒙古已沒了大汗的存在,隨著林丹汗的去世後,蒙古大汗徹底消亡,各部落頭上已沒了一個共主的存在,這對於各部落來說既是幸運,同樣也是壓力。
幸運的是以後沒人能在自己頭上以大汗的名義指手畫腳,要求自己這樣或者那樣了,自己完全能做自己的主。而壓力在於沒了大汗,部落和部落之間的矛盾就失去了控製,未來一旦部落之間爆發矛盾不再會有人以大汗的身份壓製和調解。
而大明的出現就解決了這個麻煩,大明皇帝以天子的身份冊封蒙古各部,等於給了他們一個官方承認的護身符,確保了他們的地位。而且大明皇帝又不是大汗,不可能像林丹汗那樣隨時征召蒙古各部發動戰爭,這也消除了另一個隱患,對於各部落來說是件大好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