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乾清宮的偏殿。
大明皇帝朱慎錐正凝神看著手中的一些錢幣,而在他的下首處坐著的是太子朱敏瀾和內務府大臣徐憲成、總理衙門總理大臣張錫鈞,首輔洪承疇,次輔王晉武,閣老錢謙益、楊嗣昌,工部尚書王命璿還有內務府的亢有福等人。
朱慎錐從蒙古回京後不久,內閣就進行了調整。按照時間來計算,上屆內閣的任期也到了,除了次輔王晉武和之前增補入閣的錢謙益外,其餘內閣閣老到期離任,就此內閣重組,張至發等人離開內閣另行安排,洪承疇、楊嗣昌入閣,其中洪承疇直接擔任首輔之職。
之所以這樣安排,朱慎錐是有一番考慮的,雖然錢謙益先一步入閣,而且他是作為禮部尚書入閣的,再加上錢謙益的名氣不小,按理說他當首輔完全有這個資格。
不過對於錢謙益這個人朱慎錐太了解了,錢謙益在文壇的名氣雖大,可他實際的施政能力並不強。而且錢謙益曾經是東林黨的大佬,雖說眼下東林黨包括其他各黨在朱慎錐的多次打擊下早就名存實亡,可誰能保證東林黨不會再死灰複燃?哪怕錢謙益早就投靠了皇帝,但隻要他這麵旗幟在,說不定哪天就有人打著錢謙益的旗號使得東林黨又冒了出來,這點朱慎錐不能不防。
讓錢謙益入閣,朱慎錐考慮的是幾點。其一是錢謙益這人知趣,在之前對付東林黨的時候錢謙益出動表明了自己立場和態度,也使得之後東林黨的瓦解立下了功勞。
其二是錢謙益在文壇的名聲,不管怎麼說作為文壇領袖的錢謙益在文人中名氣還是很大的,把他放進內閣能夠在現在這種情況下安撫文人學子,豎立一個標杆,以表示皇帝的氣度。
至於其三,錢謙益雖政治能力不強,可他也不是沒有長處,這種人隻要用的好還是不錯的,而且錢謙益是個聰明人,他很清楚如果沒有皇帝的支持自己是根本沒可能入閣,有他在內閣,朱慎錐借他之手也能更好控製住內閣。
另外,戶部尚書楊嗣昌入閣無可阻擋,作為名臣按理說楊嗣昌早就應該入閣了。可在崇禎年間因為這樣那樣的緣故楊嗣昌一直都沒能入閣,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在內閣調整之後,無論以政績還是能力來說,楊嗣昌這次入閣是鐵板釘釘的,但楊嗣昌這人能力雖強,但駕馭起來不是那麼容易的,既然楊嗣昌入閣,那麼錢謙益就更應該入閣了,要知道他們兩人可向來不對付,當初為了阻止楊嗣昌入閣錢謙益可是使了不光彩的手段,而結果使得楊嗣昌失去了入閣的機會,錢謙益也沒落得好處,因為他的私下手段曝光被崇禎皇帝所怒,直接丟掉了入閣機會隨後打發去了南京任職,可謂兩敗俱傷。
把錢謙益和楊嗣昌全放在內閣,這是作為相互牽製。在朱慎錐看來,內閣絕對不能鐵板一塊,假如內閣隻有一個聲音的話,那麼內閣的權力就過大了,甚至會威脅到皇權。
錢謙益和楊嗣昌本就有矛盾,兩人同時入閣就能讓雙方牽製,如此一來對朱慎錐來說就穩妥許多。
此外原本朱慎錐是打算再啟用老臣周延儒的,讓周延儒替代張至發成為首輔。不過周延儒卻以自己年邁為由拒絕了入閣,雖然他的資格老,和錢謙益、楊嗣昌等人的關係都不錯,可周延儒也知道這個內閣首輔不好做,而且他眼下年齡的確有些大了,年近六十的他曾經之前就擔任過首輔,再次入閣有所顧慮,在他極力推辭之下,朱慎錐考慮再三,決定把閩浙總督洪承疇調回京師,擔任首輔。
當初讓洪承疇去福建並擔任閩浙總督,坐鎮福州,朱慎錐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鄭芝龍集團。而現在鄭芝龍集團早就被洪承疇快刀斬亂麻解決掉了,之前縱橫四海的鄭氏集團已灰飛煙滅,鄭芝龍包括鄭氏的一些重要人物不是被弄來京師掛了個閒職養著,就是在之後的陸續調動中離開了福建,前往其他地方任職。
現在鄭氏集團已被大明南洋海軍所取代,隨著鄭氏的力量不斷消減和人員的離開,朝廷已徹底掌控了這支艦隊(海軍),再加上這幾年不斷整編、調整和拆分,南洋海軍已成了朝廷的軍隊,再同鄭氏毫無關聯。
在這種情況下,洪承疇擔任閩浙總督也算是功成身退,而且他這個總督職務本就是臨時設置的。解決了福建和鄭氏的問題後,已沒必要再設這個總督之位,所以趁內閣調整把洪承疇調回京師,讓其入閣擔任首輔,無論是對洪承疇這些年功勞的褒獎還是出於朝堂的政治平衡都是一個極好的選擇。
洪承疇也不負眾望,入京後很快就上任內閣首輔,他擔任內閣首輔後於內閣事務處置井井有條,而且也有足夠的手腕能壓得住下麵的錢謙益和楊嗣昌等人,另外他和王晉武的關係也不錯,雖然他是首輔,卻清楚王晉武這個次輔的特殊性,內閣在他手上平穩過渡,讓朱慎錐極為滿意。
看著手上的幾枚錢幣,朱慎錐極為聚精會神。這些錢幣是大明的鑄幣,其實早在朱慎錐登基後就開始鑄幣了,按照慣例新帝登基後除去其他事外,鑄幣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按照其年號進行鑄新幣,不僅能確定新帝的統治合法性,更能以此昭告天下皇帝換人了,告訴大明的百姓們如今已不是崇禎年,而是永明年,當今的皇帝已是永明天子。
這些年,普通的鑄幣永明通寶已陸續取代了之前的崇禎通寶,永明通寶的概念也逐步深入人心。再加上大明皇家銀行發行的紙鈔在這些年中已徹底取代了之前的大明寶鈔,而且現在的紙鈔在錨定物和大明財政擔保之下,其貨幣值極為堅挺,使用起來也便利許多。
這都是朱慎錐耗儘心血多年的結果,而且在國家財政不斷好轉,內外貿快速發展,各地民生恢複之中,大明已從之前的泥潭中爬了出來,恢複了生機,更有了中興的氣象。
但就算如此,紙幣的使用並不能完全取代銅錢和金銀貨幣,雖然能在大宗產品交易和部分貨幣交換中起到一定作用,可在目前情況下以紙幣來全部取代原本的貨幣卻不可能。
要知道就算是二十世紀前中期,世界各國也沒能做到這點,紙幣和大量輔幣包括金銀幣同時存在的情況依舊存在。直到二十一世紀後,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和電子信息化的飛速進步,原始貨幣這才逐步退出了舞台,可在某些情況下依舊也有極少的使用,這點是無可避免的。
所以麵對這樣的實際情況,朱慎錐考慮後決定在繼續推廣紙幣的同時也要繼續進行原始貨幣的鑄造。其中銅幣的鑄造比較便利,畢竟曆朝曆代的發行銅錢都是如此,大明也有自己的鑄幣寶泉局和寶源局,這兩個機構一個屬於工部,一個屬於戶部,都是大明官方的鑄幣機構,承擔貨幣鑄造工作。
就像永明通寶,就是寶泉局和寶源局來鑄造的,不過在一年多前為了便於管理,朱慎錐決定把兩局合並為一,改為大明皇家鑄幣司,這個鑄幣司不再以單一的工部或者戶部來管轄,而是由工部、戶部、內務府再加總理衙門四個部門各調人設置,設提舉一人,副提舉三人,再由大明皇家銀行介入負責具體事務進行監管,以確定其特殊地位。
現在的大明皇家鑄幣司不僅繼續承擔永明通寶的鑄造,還開始嘗試進行金銀幣的鑄造。眼下擺在朱慎錐麵前的這幾枚金銀幣就是剛剛鑄造出來的新幣,相比使用原始方式鑄造的大明通寶而言,這些新幣采用了工部最新的壓製技術,不再是之前的圓錢方孔造型,而是和西方貨幣類同的圓型整體貨幣一樣。
這些新幣麵值各不相同,大小也各不等。其中銀幣共有七款,分彆為一分、二分、五分、一角、二角、五角和一元。
銀幣采用最新的壓製工藝,顯得比普通的大明通寶更為精美,正麵是大明銀幣的字樣,並有幣值數字,在其反麵是精美的圖案,不同貨值的圖案也各不相同,用的都是各種花卉的圖案,尤其在銀幣的外圍還特意壓製了齒輪狀的邊緣,這個工藝主要是避免在使用銀幣時會有人把外麵一圈用工具刮下來,進行這種辦法來獲利。
在後期使用過程中,一旦發現邊緣的齒輪處有被刮到的跡象,那麼這枚貨幣的使用價值就不能按照麵值來計算了,而且在後續兌換包括使用中完全可以拒收,甚至直接報官以調查並追究對方破壞貨幣的罪行。
麵值不等的銀幣,大小和重量都是按照實際白銀來劃分的,比如說一分銀幣就是一分銀重,二分就是二分,五分就是五分,以此類推,一元等於一兩白銀,但在實際鑄造中並不采用純銀,而是采用合金,純銀比例保持在在九成,其餘一成分彆是銅和其他金屬,以增強貨幣的硬度同時避免使用中的磨損。
至於金幣隻有兩種,一種是五角,另一種是一元,和銀幣一樣采取合金製作,其中金子的含量依舊占九成,剩餘的一成為銀銅合金。由於金幣的幣值是銀幣的十倍,所以就沒必要和銀幣那樣分的這麼仔細,這兩種金幣幣值的使用基本可以滿足需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