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利益誘人_苟在明末當宗室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苟在明末當宗室 > 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利益誘人

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利益誘人(1 / 1)

其實擺在朱慎錐麵前的這套金銀幣已是第三個版本了,也是最後一個版本。

仔細看完這些貨幣後,朱慎錐頗為滿意,拿起麵值一元的銀元把玩,突然心中微微一動,用兩根手指撚著,豎起用力一吹,然後放在耳邊聆聽,隨著清脆悠揚的嗡嗡聲響起,朱慎錐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他這個舉動引起了大家的好奇,見此朱慎錐笑著把手中的銀元順手給了洪承疇,點頭示意他也試試。

洪承疇學著皇帝剛才的做法也吹了一下銀元,而當清脆的聲音響起時,他詫異之餘不由得也笑了。

“這倒是有趣,莫非這是銀元真假特有的鑒彆方法?陛下如何知曉的?”

“無意中發現的,之前兩版銀元把玩時就發現了這個辦法,如何?”朱慎錐笑問。

“如能以此鑒彆真假,倒是簡單,隻不過不知有偽幣是否能分辨出來。”洪承疇沉嚀了下如此說道。

“首輔這可問錯人了。”朱慎錐笑道。

洪承疇反應過來也樂了,他把目光投向下首的亢有福,亢有福起身道:“臣也是第一次見此法,容臣回去後嘗試一下,以確定是否有用。”

“可!”朱慎錐點頭道,其實真假銀元都能吹響,但真銀元的聲音悠長清亮,假的因為含銀不等顯得尖銳刺耳或者短暫無餘韻,這種法子朱慎錐知道,但其他人卻是不知,等嘗試幾次就能搞明白其中差異。

洪承疇在一旁對此認可,接著開口詢問亢有福:“這些金銀幣以目前鑄造司的能力,一月能造多少?”

亢有福回道:“銀幣按不等麵值每月約十萬枚,金幣鑄造約八千枚,這些數量主要因為鑄幣機的限製,此外就是金銀原料的需求。銀幣略好些,目前儲銀尚可滿足,但黃金儲備卻是不多。”

隨著亢有福的回答,眾人心中都不由得計算了起來。按照銀幣每月十萬枚,其中一元的銀元為半數的話,那麼就等於六萬左右的數額,而金幣如果兩個麵額數量相等,那麼就是六千。

單以一月來計算,銀幣中的銀含量為九成,每鑄造一元銀幣,其中鑄幣獲利在一角,六萬左右的數額就是六千兩獲利。金幣的獲利以此類推,在六百兩上下,如此計算僅一年鑄幣獲利就是白銀七萬二千兩,黃金七千二百兩。

如此一算,眾人頓時忍不住屏住呼吸,一個個眼中炙熱。這可不是小數啊!目前大明的金銀兌換在十比一,全部按照白銀來計算僅目前鑄幣司光是鑄幣的每年獲利就高達十四萬四千兩。當然這個數字隻是估計,鑄幣中肯定還有一定的損耗和其他原料消耗,可就算去掉這些,以目前鑄幣司的鑄幣數量,每年鑄幣司在此項獲利至少有十二萬兩甚至更多收益,而且這不是一錘子買賣,是長期的買賣,隻要鑄幣司一直都在鑄幣,那麼這個獲利就源源不斷,這哪裡還是鑄幣司啊!分明就是聚寶盆呢。

而且這還是目前的鑄幣數量,假如解決了鑄幣機問題,僅以翻一番來計算,每年的獲利就高達二十四萬兩之巨,假如再翻一番呢?想到這,大家的呼吸也不由得粗重起來,這可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啊!要知道大明目前全國財政收入才是多少?雖然自朱慎錐掌控朝政後,就對大明財政進行了多次整頓,尤其是大力發展內外貿易,更從中獲利豐厚。

可就是這樣,目前大明財政雖已扭轉了當初崇禎在位時麵臨破產拮據,從當時的僅兩百萬兩劇增到了目前的近一千九百萬兩,是之前的九倍有餘,可大明的財政支出同樣也是巨大的。

之前因為內有流寇,外有建奴,再加上天災的緣故,大明可以說是千瘡百孔。朱慎錐自監國後就著手處置這些情況,連年的戰爭包括對地方生產的恢複等等,都需要國家投入大量的財力物力,而這些錢可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假如沒有朱慎錐果斷展開邊貿,並且在山東開海通過外貿獲利填補漏洞的話,僅以大明當時的財政根本就支撐不下去。

目前這些情況都大大好轉,但之前破壞的太過厲害,西北、中原等地的生產雖然逐步恢複,可暫時還無法反哺朝廷,前不久剛在遼東用兵,彆看大明暢快淋漓地乾掉了心腹之患建奴,但誰能知道為了支持這場戰爭朱慎錐付出了多少代價?其他的不說,僅錢糧上的耗費就幾乎把之前幾年的累積消耗一空,現在國庫裡已沒多少錢了。

另外如今每年從地方所獲得的稅收並不算多,眼下朝廷最大的收入來源還是江南和內外貿的商稅,尤其是這幾年外貿發展極為迅猛,這才勉強填補了財政空缺,使得財政收入數額也在不斷上升。

可就算這樣,目前大明的財政收入還比不上神宗三十年的最高數額,也就是2295.3萬兩的數額。不過距離這個數字也不算遠了,而且彆忘了,目前大明的潛力還沒挖掘出來,有些省份還沒完全恢複,依舊要靠朝廷撥款扶持,地方收入增加反哺朝廷要等這些省份情況全部好轉才行,情況自然不同。

再加上現在大明的商稅收入不斷增加,張錫鈞的總理衙門對五大通商口岸和海關的設置即將全部完成。等到那時候,大明的財政收入更會大幅度增加,如此一直困擾大明的財政問題就能徹底解決了。

但就算這樣,對於朱慎錐來說這依舊不夠,大明的潛力有多大,朱慎錐比任何人都再清楚不過。要知道曆史上的滿清中期財政收入在每年八千萬兩左右,足足是大明的四倍,而在巔峰時期甚至超過了九千萬兩,這個數字實在是驚人。

連各方麵落後的滿清都能收取這麼多的稅收,比滿清無論從思想還是科技都先進的大明怎麼就不行呢?何況朱慎錐這些年一直都在調整朝廷的政策,不斷打壓江南地方世家大族,包括對商人的扶持和分化,以他對大明的了解,等幾年後大明的財政收入應該能增加到每年三千萬至三千五百萬兩的程度,這還遠遠不是最高額,按照目前的情況繼續發展,最終達到甚至超越曆史滿清的數額是肯定的,至於上限究竟如何,這就不得而知了。

僅以目前的財政收入而言,大明到處都缺錢,花錢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所以當算明白這個鑄幣司一年就能至少十幾萬兩,後期還有幾十萬甚至近百萬兩的收益時,在座的人一下子全眼紅了。

“陛下,臣以為鑄幣司的收益應當歸戶部,眼下各方麵開支極大,尤其是前些時候總理衙門的五處通商口岸的設置,戶部已前後支出了三百萬兩之巨,臣為閣老,又是戶部尚書,自當為朝廷統籌規劃,還請陛下以鑄幣司收益填補戶部之需。”楊嗣昌第一個坐不住,起身對皇帝行禮道。

楊嗣昌雖已入閣,可他戶部尚書的職務依舊還在,而戶部執掌財政,朝廷包括地方的一應開支都由戶部支出。他這個戶部尚書說實在話這些年做的實在不容易,雖然在朱慎錐的手上大明財政不斷好轉,可同時各處要花錢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楊嗣昌這些年拆東牆補西牆,騰挪資金好不容易才維持平衡,可前不久遼東一仗下來把國庫幾年積攢下來的錢糧直接給打空了,楊嗣昌正頭大呢,現在知道鑄幣司的這個收益他如何能放過?

“陛下,臣以為鑄幣司已不屬戶部執掌,自然無需把收益交由戶部。”楊嗣昌的話語剛落,錢謙益就跳了出來。

原本錢謙益對自己入內閣是很是得意的,在他看來自溫體仁至仕後,內閣增補人員,皇帝誰都不選特意讓他增補入閣,錢謙益就此當了內閣閣老,春風滿麵誌得意滿。

當閣老,是錢謙益多年的夙願,早在十多年前也就是崇禎朝的時候,錢謙益就有一次機會入閣,可惜當年因為楊嗣昌的緣故丟掉了這個機會,非但沒能入閣反而被崇禎所不喜,直接被打發到南京養老去了。

這件事一直都是錢謙益耿耿於懷的,在他看來都是楊嗣昌害的自己丟了閣老的職務。但錢謙益卻沒想也是因為他的原因導致楊嗣昌同樣沒能入閣,兩人的爭鬥最終兩敗俱傷,誰都沒撈到半點好處。

不管如何,對楊嗣昌這個冤家錢謙益一直不怎麼對付,所以他這次先一步入閣心中狠狠出了一口惡氣。在他覺得,皇帝更看重於他,要不然為何隻讓他增補入閣呢?而自己成為了閣老,但楊嗣昌依舊是戶部尚書,兩人地位徹底發生了改變。

可沒想到錢謙益得意了沒多久,隨著之後內閣調整後楊嗣昌居然也入閣了,這個結果讓錢謙益心裡無法接受。表麵錢謙益雖沒明著和楊嗣昌對著乾,畢竟朱慎錐之前特意敲打提醒過兩人,讓其在內閣拋棄前嫌攜手為國,可私下裡錢謙益怎麼能忍得下這口氣?平時沒事就罷了,一旦有事,錢謙益自然要給楊嗣昌找點小麻煩,哪怕自己從中沒有什麼好處,隻要看著楊嗣昌吃癟,錢謙益也心中高興。


最新小说: 我,解夢師,不好惹! 玫瑰戟 火紅年代:從片警到刑偵之王 軍旅:我有一支動物百萬大軍 命運世界 八零:嬌嬌一撩,冷麵大佬破戒了 九獄鎮界塔:從與魔女同修開始 大明黑帆 明末風雲:開局賣掉遼陽城 開局千古一帝,華夏神學震撼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