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眾人沒了其他意見,朱慎錐當即拍板最終的金銀幣就按照這個來執行下去。
接下來就是由鑄幣司進行大規模鑄幣,然後通過大明皇家銀行進行兌換和發行。
如此,大家都沒異議,這件事就這麼定下了。等眾人起身告退後,朱慎錐把玩著手裡的這些金銀幣,臉上露出了笑容。
“爹,孩兒怎麼總覺得哪裡不對勁。”等洪承疇等人陸續離開後,太子朱敏瀾留了下來,見沒了外人,他忍不住開口問了這麼一句。
“哪裡不對勁?你倒是說說。”朱慎錐笑問。
朱敏瀾凝神想了想,搖頭道:“具體哪裡說不好,亢大人的話孩兒聽著沒有問題,可總覺得有些不對,可琢磨來琢磨去,卻又想不出來。”
“哈哈哈!”聽他這麼說,朱慎錐不由得大笑了起來。
見自己老爹笑的如此開心,朱敏瀾更確定這件事的確有自己沒想到的方麵,以他對自己老爹的了解,朱慎錐的笑分明就是內心得意的表情,當即忍不住追問起來。
“你呀你,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有些事不能僅看眼前,要從整體來看。”麵對自己的兒子,尤其還是太子,朱慎錐當然要指點一二。
朱敏瀾緊皺眉頭卻還是沒想到問題關鍵,隻能求助朱慎錐。
“我問你,亢有福的解釋對還是不對?”
“這個……應當是對的。”朱敏瀾遲疑道。
“什麼應當,肯定是對的,如有不對之處,首輔和其他閣老,諸位大臣怎麼能被說服?彆忘了他們可都是我大明的英才,區區這種事假如有問題,憑著他們的眼光如何能看不出來?”
“這……。”朱敏瀾頓時糊塗了,既然亢有福說的都是事實,為何自己老爹又會暗中得意呢?難不成還有自己沒有想到的。
回想剛才朱慎錐提醒自己的話,讓自己不要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朱敏瀾絞儘腦汁琢磨了起來,突然腦海中靈光一閃,下意識開口問道:“難不成此事關鍵不在於鑄幣司,而在大明皇家銀行?”
“好小子!”朱敏瀾這話一出,朱慎錐倒有些意外,他原本以為這小子還要多想一會兒,沒想自己僅提醒了一句就被他想到了。
“你倒是說說,為何關鍵不在鑄幣司而在皇家銀行?”朱慎錐笑問。
朱敏瀾不好意思笑道:“孩兒不是琢磨著爹您從不做虧本買賣,您可是走一步看三步的人,這麼多年何曾見您如此大意,鑄幣這件事既然是爹您特意要推行的政策,您執意要以鑄幣取代目前金銀,如沒獲利怎麼能乾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而且鑄幣獲利又是實實在在,爹您假如就這樣放之任之,同您以往所為不符,所以孩兒琢磨來琢磨去,除了大明皇家銀行外就再也沒有可運作的去處了,孩兒這就……嘿嘿嘿……。”
朱慎錐哭笑不得,鬨了半天這小子沒猜中關鍵,而是通過自己的表現和對自己的了解判斷出來的。不過他能有這樣的判斷已算得上不錯了,畢竟朱敏瀾雖從小讀書,後又進軍校學習,無論文治武功都算得上同齡人中的佼佼者,而且這些年來自己一手教導,帶在身邊親自培養,作為太子的他已算很不錯了。
可時代的眼光局限性是改變不了的,哪怕朱敏瀾到如此地步,但有些事他卻並不能看得那麼明白,尤其是牽涉到貨幣製度和一係列的運作方麵,這已經是近代經濟範圍了,在這個時代彆說是朱敏瀾了,哪怕是成功的商人也不一定能夠真正理解其中的操作。
心裡輕歎了一聲,朱慎錐告訴朱敏瀾,他猜的沒錯,其中關鍵不在鑄幣司而在大明皇家銀行。僅僅以鑄幣司的運作,雖然有著收益,可這些收益的同時還有不少的開支,但這些開支其中有大部分其實是從銀行方麵產生的,而通過運作直接把這些轉嫁給了鑄幣司,如此一來就使得鑄幣司在收益的同時也承擔了開支,從而有了目前的結果。
實際上,無論是貨幣兌換還是金銀成色損耗再加其他方麵,銀行在經營中就已經把這些開支打進了成本。也就是說銀行在收入普通金銀按照比例兌換的時候,這些成本已直接折算了進去,而在轉交鑄幣司進行鑄幣的時候,又把這些原本折算的成本重新加了回去,如此一進一出,等於兩倍的成本轉移到了鑄幣司,從而平攤到了鑄幣司那邊。
而且目前亢有福就負責大明皇家銀行和鑄幣司兩個機構,以亢有福經營的才能,隻要朱慎錐略微提醒一下,亢有福就能把這件事做的天衣無縫,讓人根本就挑不出毛病了。
這也是亢有福剛才侃侃而談,讓洪承疇等人無話可說的原因。但實際上鑄幣司在承擔了這些成本進行分攤後的確沒了多少收益,表麵看隻能維持平衡,可實際的收益和利潤全部轉移到了大明皇家銀行這邊,可誰都沒把大明皇家銀行考慮進去,自然就不會想到這個問題,這也是朱慎錐所提到的一葉障目。
當朱慎錐揭開謎底後,朱敏瀾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其中操作的奧妙。忍不住拍手讚歎之餘,又不由得詢問自己老爹為何要這麼做,作為大明天子,無論是戶部還是大明皇家銀行,都是皇帝手中的部門,錢在哪裡不都是一樣麼?為什麼硬要把這筆錢留在大明皇家銀行?難不成自己老爹和當年的萬曆皇帝一樣?年齡大了尤其看重錢財,用這個辦法藏私房錢?
“胡言亂語!朕如何能是萬曆能比?”朱慎錐頓時不悅道。
“可是……。”
不等朱敏瀾追問,朱慎錐擺手,正色對他道:“你可知我當年特意設置大明皇家銀行是為何?”
“難不成是為了籌集資金,控製稅賦,掌控軍權?”朱敏瀾反問。
大明皇家銀行從設立之初就是為皇帝服務的,準確說是為皇權服務。設置大明皇家銀行最初是因為國庫空缺,大明財政到了崩潰的地步,為解決財政問題,朱慎錐把自己原本掌控的恒通商行一拆為二,其中以錢莊為主體成立了大明皇家銀行,並讓亢有福以內務府總管之職掌控這個部門,並為皇帝籌集資金。
正是因為這個緣故,大明皇家銀行成立後,通過原本就已成氣候的銀票改為紙幣進行發行,再以皇家銀行的信譽和資產進行擔保,為大明財政緩了口氣。
再之後,進行邊貿和外貿的時候,朱慎錐又規定一切資金來往必須通過大明皇家銀行進行兌換和交易,同時讓大明皇家銀行和戶部包括地方官府進行結算,接手朝廷藩庫的部分職能,在資金交易中直接扣除稅賦,以確保商稅的收取和其他收入。
也是因為如此,短短幾年中大明的稅賦就不斷上升,最終使得大明的財政漸漸好轉,從泥潭中重新站了起來。再後來,考慮到大明軍隊中腐敗情況嚴重,吃空餉和養家丁的情況比比皆是,在對大明軍隊進行陸續整編重組的同時,大明皇家銀行也同時介入,通過對軍隊重新造冊整理,直接把原本兵部下發軍隊軍餉改為由大明皇家銀行按照軍士個人戶口按月定時發放的規定,如此一來讓皇帝真正能掌控住全國軍隊,此舉可謂意義重大。
不僅如此,在這兩年中,大明皇家銀行不斷擴張和發展過程中,就連朝廷包括地方官員的俸祿發放也陸續由皇家銀行按照戶口來執行了。這樣做法完全改變了之前朝廷財政支出的慣例,更使得以前在俸祿發放上上下其手,貪墨成風,甚至導致一大筆糊塗賬的情況徹底改善,從而讓大明的吏治大為好轉。
這些朱敏瀾都是清楚的,更知道大明皇家銀行的作用有多大。可在朱慎錐看來這遠遠不夠,朱慎錐清晰的認識到,之前大明存在的問題有兩類,一類是吏治的原因,而另一類就是財政的問題。
假如按照之前大明的運作方式,哪怕目前這些問題緩解依舊治標不治本,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財政大權如果一直掌控在戶部手中,對於皇帝統治極其不利。
戶部當然有存在的必要,可戶部不需要過於強大,崇禎皇帝麵臨的困局朱慎錐可不想自己的子孫重蹈覆轍,一旦未來自己的後代出一個沒腦子的家夥,那麼大明的後果實在堪憂。
所以拆散戶部,減弱目前戶部的職能是必須的,而且掌控國家的錢袋子也是重要的一步。由大明皇家銀行來承擔一部分戶部的原有職能,讓戶部從目前全管度支轉為僅以數額開支和行政部門是再核實不過。
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大明皇家銀行就等於中央銀行的存在,作為國家財政和金融運作的主要機構,承擔起調控經濟作用。而這個大明皇家銀行實際上又歸屬於內務府,內務府又是皇帝的私人機構,和其他朝廷部門完全不同,哪怕就是內閣的手也伸不到內務府來,如此一來,皇帝通過大明皇家銀行掌控住了財政度支,就能決定大明的穩固,隻要大明皇家銀行不倒,內務府運轉良好,大明皇室就穩如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