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開府建牙_苟在明末當宗室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苟在明末當宗室 > 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開府建牙

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開府建牙(1 / 1)

認真聽完了孫鎬所講,朱敏澄沉思了許久,最終點了點頭。

朱敏澄覺得孫鎬的建議是對的,假如宋國繼續像現在這樣下去的話,恐怕等過上十幾年一旦金礦那邊的出產下降,淘金收益銳減,那麼宋國肯定會出大問題。

畢竟礦產這種東西隨時可能會開采完,金礦的儲量也不是無限製的,而且這兩年來金礦那邊的出產如何朱敏澄自己心裡也清楚,相比剛剛發現金礦的時候,如今金礦每月的收益已開始有略微下降的趨勢,隨著地表、河床這些便於開采的金子大量被開采出來後,現在開采金礦的難度已比之前大了不少。

這也證明未來金礦的開采會越來越難,獲利也會越來越少。在這種情況下,以金礦為基礎的繁榮究竟能持續多久?這誰都無法判斷。

但有個問題卻是實實在在的,一旦金礦開完了,那麼不僅是宋國,就連普通的宋國國民收入都會銳減,到時候這種畸形的繁榮瞬間崩塌。而沒有足夠的農業支持,那麼未來宋國會麵臨什麼樣的結果?想到這朱敏澄有些不寒而栗。

但這件事不是小事,朱敏澄還需要和其他人進行商議,第二日他就在王府召開了會議,參與會議的不僅有孫鎬和李定國、簡鵠、崔琦等人,還有其他王府的其他屬官。

這場會議朱敏澄直接交由孫鎬來主持,會議一開始孫鎬就向眾人解釋了目前宋國所麵臨的問題,包括宋國發展中的畸形狀態,同時也提出了對金礦開采的新規定,和包括進一步加強移民管理,加快農業化和工商化轉型的建議。

眾人最初不以為然,可隨著孫鎬的逐步解釋和拿出來的數據佐證後,眾人的神色也漸漸變得嚴峻起來,尤其是簡鵠和崔琦,他們可不是李定國這樣的軍事將領,一個本就負責工事,另一個負責農事,對於這些尤其敏感。

之前他們之所以沒像孫鎬這樣察覺到問題所在,那是本身就在局中,而且在這兩年宋國高速發展中,僅僅看到了繁榮卻沒留意到隱患,這讓兩人很是慚愧,尤其是後者更認為是自己的問題,畢竟崔琦負責的就是農事,現在宋國的農事問題如此嚴重他之前非但沒有察覺反而放之任之,實在是不該啊!

想到這,崔琦如芒在背,急忙起身向朱敏澄請罪。

“崔大人不必如此,今日會議並非追責,而是拾遺補漏,這件事崔大人雖有責任,但真要追究起來本王的責任更大,之前崔大人就給本王提過城外農地荒廢的問題,本王當時不以為然,所以這主要責任在本王而不在崔大人。”

說到這,朱敏澄的目光朝著在座所有人掃了一眼,繼續道:“今日召集諸位就是為此,眼下宋國繁榮隻是表象,如不能儘快改變這種情況,打好根基,一切都隻是空中樓閣爾。”

所有人連忙起身,向朱敏澄拱手稱是,朱敏澄點頭再道:“既然長史已指出問題所在,那就對症下藥,把問題解決了才是根本。虧得長史來的及時,察覺這些不妥,假如任期再發展幾年,到時候再想扭轉就難上加難了。”

眾人連連點頭,望向孫鎬的目光中帶著彆樣的神情,他們也沒想到孫鎬居然有這樣的能力,短短大半個月的時間不僅對整個宋國的情況做了詳細了解,還發現了宋國所存在的這種隱患,並且直接提出了改變的策略。

看來虎父無犬子啊!堂堂孫承宗老大人的公子就是不凡,如不是這樣,怎會有如此眼光,又有如此能力?

定下了調子,朱敏澄正式宣布對目前宋國的格局進行調整,按照他昨日和孫鎬商議的,從現在起不僅要暫緩接受移民,對目前已在宋國的移民必須重新編戶齊民,然後加強管理。

其中鼓勵農業,加強開荒和耕作,限製淘金熱,對淘金者進行嚴格登記管理,這些都是必要的。此外對於新京的工商業如何發展也提出了方案,讓大家對此進行討論。

眾人你一句我一言,各抒己見,提出了不少建議。有些建議當即采納,有些還需要完善,當然也有些不切實際的建議,但雖不能用,這種態度卻需要鼓勵,氣氛一時間熱鬨了不少。

這場會開了整個一個半時辰,這才差不多把要做的事基本定了下來。這時候簡鵠突然起身,拱手對朱敏澄道:“王爺,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簡大人有什麼話儘管說,今日議事,當暢所欲言。”朱敏澄笑著說道。

簡鵠再是一禮,隨後團團對在座眾人行禮,最後麵朝朱敏澄道:“臣以為王爺既已在此立國,眼下宋國自立已近三年,新京現在規模也是不小,國民更已有五萬之數,如再加上後續移民,哪怕在移民數額上進行限製,恐怕不出十年,宋國國民必然超十萬之數,甚至更多。”

“這還沒算上後續人口增長,數十年後,國民數量恐難以估量,此外還有向外的擴張。我宋國占地可是不小,依照朝廷當初封國的許可,雖名義上在立國之處劃分地界,可實際上在新大陸隻要我宋國有能力可占多少就是多少,這些朝廷並無限製。”

“如此一來,未來宋國將真正成為一國,更不可能僅隻有新京一個城市,等到那時,宋國掌控本土一府甚至一省之地並非奢望,說不定更勝一籌呢。”

“簡大人這些話究竟何意?”朱敏澄疑惑問道,簡鵠說這些他聽得明白,無非就是提醒自己宋國的發展已不可阻擋,哪怕因為現在因為農業問題進行限製,但未來宋國一旦解決了農業問題,再加上鼓勵工商,依舊會高速發展。

這發展不光是經濟,更體現在國力上。彆看宋國現在僅僅隻有一城,這個城就是新京。但隨著人口增長和土地擴張,肯定會考慮再建新城,如此一來才能有效統治,要不然光靠新京怎麼可能治理越來越大的地盤呢?

“王爺,臣的意思是王爺眼下當考慮開府一事,而不是到時候再進行調整。”

“開府?”朱敏澄更是不解了,這開府他當然知道,作為藩王他本就開府了啊!按照大明藩王就藩的規定,他在前來新大陸之前就已開府,其中包括長史、護軍和王府各級官員不都完善麼?現在孫鎬不就是長史?李定國不就是護軍?而簡鵠等人不就是他的屬官?

納悶之餘,朱敏澄反問對方究竟說的是什麼開府,這時候簡鵠遲疑了下,最終一咬牙道:“臣認為王爺就藩的開府已不適應如今宋國狀況,之前王爺開府僅隻是開府而已,而真正的開府並非如此,臣認為眼下王爺應當按洪武時期體製開府,或等同前朝體製。”

朱敏澄聽到這頓時就明白了,鬨了半天簡鵠建議的是這個啊!雖都是開府,可朱敏澄作為宋王的開府僅僅隻是閹割版,因為當年朱棣以靖難名義登上皇位後,對藩王和皇室子弟尤為防備,生怕有人會效仿自己也行兵事奪了自己皇位。

為此朱棣對藩王做了大量限製,其中就包括消減藩王執掌的軍權,奪走對方對藩地的控製權,此外還把藩王開府任命的官員改為由朝廷任命,用以監視藩王舉動,再加上地方官員和錦衣衛的監視,把各地藩王看管得嚴嚴實實。

但現在簡鵠所提出的是要恢複當年洪武時期的藩王製度,同樣是開府卻又有根本不同,其關鍵就在於後者除開府兩個字外,還有另外兩個字,那就是“建牙”。

所謂的建牙就是建立衙門,或者說正式歸屬於藩王的自治官府,這些完全在藩王自己的掌控之中,而不受朝廷的約束。如此一來,藩王的實權大增,更有了更大的主動權,假如再按照簡鵠剛才又提到了效仿前朝的製度來看,這就更加不同了。

按照前朝,包括先秦時期的製度,朱敏澄就等於了真正實權的諸侯了。他這個王爺可以說不再是普通的藩王,而成為了大明附屬的國王。這其中的區彆極大,假如僅僅隻是藩王的話,藩王的權限度掌控在朝廷手裡,但附屬的國王就具有相對獨立性,除了名義上是大明的附屬國,國王為大明的外藩外,在國內的權利幾乎和皇帝沒什麼區彆了。

這點就和朝鮮、日本,琉球、緬甸、安南等附屬國沒太大區彆了,藩王可直接稱寡人為國君,在國中設置等同朝廷六部的小朝廷,然後任命各級官員,擁有獨立的軍隊,至於做其他事也沒必要顧及大明那邊的想法,隻要不反對大明,對大明俯首稱臣,大明也懶得理你在自己國內如何折騰。

當聽明白了簡鵠話裡的真正意思,朱敏澄不動心是不可能的。雖然他是外封的藩王,可如今宋國已隱隱成了氣候,但自己作為宋王卻依舊隻能按照大明藩王的開府方式來進行管理封地。

封地小,人口少還算勉強,可一旦封地大了人口多了就難了。要知道在大明藩王雖然之前擁有封地,可實際上這些封地和人口都是由當地官府來進行管理的,藩王所擁有的隻是一些特權和產出收益,所以王府的屬官所做的事並不多,無需對此操心。

但宋國就不一樣了,這裡可沒什麼朝廷官府,大小事都需要宋王府來決定,而宋王府的屬官定額又是有限,一個蘿卜一個坑,僅僅這些人既需要管軍又要管民,還要管工商、治安和其他等等,大家每日都是忙個不停,效率不高不說還累個半死,一旦之後宋國繼續發展下去,那就更管不過來了,之前孫鎬發現的問題就是如此,不是簡鵠等人沒能力,而是他們實在精力有限,這才疏忽了這些。


最新小说: 凡塵紀 劍雪 百戰無雙 步步高升:從借調到權力巔峰 劍嘯南宋 穿書後我成了女配她哥 綜武:融合不良帥,橫推武帝城 仙女姐姐賴上我 小少爺被糙漢寵哭了 柴刀流漫畫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