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耍心眼_苟在明末當宗室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苟在明末當宗室 > 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耍心眼

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耍心眼(1 / 1)

平定了內亂,前兩年又解決了遼東戰事,大明這才真正安定下來。可生產恢複和人丁安置哪裡不需要錢?再加上這些年氣候雖有好轉,連年的乾旱已經緩解,但造成的破壞卻實實在在的。

其他不說,西北、中原地區的減免稅賦還在進行,人口和生產還沒完全恢複。天氣導致糧食作物的減產也使得大明從南海諸國購買了大量糧食以彌補不足,這些也全都需要錢。此外還有小琉球、遼東包括新大陸那邊的移民政策,朝廷也在往裡麵填銀子,再加上雲南沙定州的叛亂更需要錢糧供應西南的戰事,這些錢加在一起就不是小數。

除去這些外,朱慎錐還前後兩次調整了大明官員的俸祿。大明官員的俸祿之低是曆朝曆代中前所未有的,大明建國時,太祖皇帝特意計算了官員俸祿,執行了低俸標準,在太祖皇帝來看當官可不是為了撈錢的,官員發放俸祿能養活自己就足夠了,給的太多非但不合適,更會增加朝廷的負擔。所以太祖皇帝的俸祿計算可謂斤斤計較,最終拿出來的俸祿標準低的簡直嚇人。

而且太祖皇帝根本不怕有人會貪汙,作為窮苦人出身的朱元璋最看不得貪官的存在。在他看來,但凡貪汙錢財的直接殺了就是,反正天下想當官的人比比皆是,種地的老百姓或許會缺,當官的人絕對不會缺,隻要殺得人頭滾滾,甚至采用剝皮揎草的酷刑,自然就沒貪官了。

他是這樣想的,也是這麼乾的。洪武一朝中前後被殺的貪官數不勝數,甚至還有因為官員殺的太多,衙門沒人辦案的原因導致暫緩殺頭的官員帶著刑具在大堂辦公的情況發生。

可就算這樣,大明的貪官也沒杜絕,等到太祖駕崩後,當初針對貪官的酷刑很快就流於形式,官員的貪腐情況迅速惡化,所有官員從上至下沒有不撈錢的,當然撈錢的方式不僅限於貪汙,而是花樣繁出,僅僅隻是貪汙受賄算是不入流,高級一些的手段比比皆是,要知道在大明當官的俸祿實在太低,不想辦法弄點銀子根本就養不活自己,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所以大明一朝也就出了一個海瑞而無第二人,官員們敬佩海瑞,但誰都不想自己成為海瑞,這就是大明官場的現狀。

鑒於這個情況,朱慎錐先後兩次調整了官員的俸祿,以緩和貪腐成風的問題。當然,這也不是解決問題的最終手段,所謂的高薪養廉本就是一個矛盾,官員假如真想貪腐,你給他再高的俸祿依舊會伸手,所以僅僅提高俸祿不是根本原因,但隻要滿足官員的基本生活需求,和一些官員雇傭仆人、師爺的開支外還略有結餘,那麼至少在一些有所追求的官員方麵來看,也就消除了他們的後顧之憂,從而使得貪官略少些。

除此之外,就是對官員的監察製度了,這才是根本。既然給官員漲了俸祿,能滿足生活和個人需求,你如果再貪汙就不要怪皇帝手中的刀子不利了。雙管齊下,才能解決吏治,尤其是後者才是最為關鍵的,這也是近些年來朱慎錐尤其注重禦史群體的培養,增加禦史巡按地方,還有錦衣衛對官員監督,再加上監察司的職權越來越重的緣故。

這些政策的推廣還有目前大明在海軍方麵的巨大投入,都需要財政的支持。所以楊嗣昌這個戶部尚書雖日子過的比前些年好了許多,可戶部的開支依舊龐大。

凝神細想了些,楊嗣昌對朱慎錐道:“臣已琢磨過了,如僅是救災的話,戶部可拿八……一百萬元(銀元)出來。”

“一百萬?”朱慎錐微微皺眉,這一百萬的數額不算小了,假如是在崇禎朝彆說一百萬了,弄不好十萬都拿不出來。

可問題現在受災這麼嚴重,一百萬雖多卻平坦在三府七縣卻算不了什麼,無論是受災的百姓救濟還是後續的安置和生產恢複,恐怕這一百萬不夠啊!

“陛下,戶部的錢是有,可這些錢早就有了去處。”楊嗣昌苦笑道:“下半年京中朝廷各部官員俸祿開支就需七十六萬元,此外宗人府那邊的宗室開支是四十八萬元,這兩者加起來就是一百二十四萬之巨。另外兵部的軍餉開支是一百八十萬元,軍械更替開支六十三萬元,龍江船廠、清江船廠、五虎門船廠、瀏家港船廠這四大船廠需撥款三百萬元,雲南那邊還有七十萬元的款子近日會撥過去,這些全加起來就高達七百七十三萬元了。”

“這還沒算上其他一些零零散散的支出,如全算進去預計為八百五十萬元左右,還有……還有……。”

“還有什麼?”朱慎錐追問道。

楊嗣昌一咬牙道:“還有宮中大殿修繕和園林維護,這些至少近百萬,如此算在一起已有千萬之數。另外戶部雖有銀子,可總得留些壓箱底吧?所以臣算來算去勉強能拿一百萬出來。”

朱慎錐臉色有些難看,按照楊嗣昌的說法戶部不是沒有銀子,可這些銀子都有去處,這邊花一點,那邊也花一點,全部加起來就不是少數。

官員的俸祿是不能動的,這些錢可是官員的工資,一旦動了這些錢會出大事。當年嘉靖年不就是這樣麼?朝廷沒錢發工資,導致官員過年都沒錢,最終鬨得海瑞來了個上疏,指著嘉靖皇帝鼻子大罵“嘉靖嘉靖,家家皆儘”。雖然現在大明再也沒有海瑞這樣的人物,可一旦動了這筆銀子,那些官員嘴上不說,背後裡肯定會罵自己。

宗室那邊同樣也是如此,朱慎錐當皇帝後調整了宗室政策,重新組建了宗人府,而且對大明本土各地藩王陸續采取了虛封不再實封的政策,從而陸續收回宗室在地方的土地。

因為這個緣故,宗室目前的開支反而要比之前更大,可從長久來看卻是值得的。而且這個政策絕對不能朝令夕改,必須穩定維持下去。隻要維持一段日子,慢慢著手改變宗室內部,未來大明宗室才不會和以前那樣成為朝廷的負擔。

至於軍餉和軍械更替的經費更不能動,軍隊是國家穩定的基礎,這可比官員俸祿還重要。而大明現在四大造船廠的投入也是一樣,這是大明目前三支海軍的基礎,是早就製定好的政策,絕對不能變更。雲南那邊就更不可能了,沙定州敗亡在即,努努力就能徹底平息雲南之亂,所以雲南那邊的開支必須保證,這關係到雲南大局。

如此一來,也就是楊嗣昌所提到的皇宮修繕和園林維護了,雖然這話是被自己逼著說出來的,但這話從楊嗣昌出口後,朱慎錐心中就明白了楊嗣昌的目的,不由得暗罵這個老貨簡直不為人子,故意提這件事。

朱慎錐可不是崇禎皇帝,他這個皇位不僅是靠著武力得來的,更是大明自洪武、永樂之後極少握有實權的皇帝。而且朱慎錐起家靠的是走私和做買賣累積的財富,對於楊嗣昌的這些小心思略微一想就明白了。

楊嗣昌無非是在自己麵前哭窮,說戶部實在沒多餘的錢救災。戶部現在勉強隻能拿出一百萬元,要再多的話恐怕隻能消減其他開支了。而他剛才提出的一係列開支中唯一可以消減的隻有皇宮修繕和園林維護方麵,畢竟這隻是皇帝享受的方麵,不屬於軍政開支,就算略微緩和一下也是無妨。

假如皇帝點頭,願意暫時把這部分開支作為救災款下撥,那麼戶部就能拿出兩百萬元來,這筆數字對於目前決提的情況來看用於救災也差不多了。可問題在於這個頭不能開,一旦開了這個頭後續天知道會冒出什麼事來,皇宮的修繕和園林維護本就是屬於朝廷開支項目,而且紫禁城自天啟年間進行三大殿修繕以來已經二十年餘沒有修繕過了,這麼長的時間過去,皇宮內許多地方已到了必須修繕的地步。

當年天啟皇帝要修皇宮的時候,朝廷可是提出了足足兩千萬兩的費用預算,但最終因為天啟皇帝堅持,再加上天啟皇帝自己精於木工親自監工,最終花費了僅五百萬兩,隻是原本預算的四分之一。

而現在,戶部僅僅支出一百萬元,從這個程度來看朱慎錐已近算得上異常節儉了,這些費用隻是對必須修繕的宮殿進行維護和材料更替,再加上對皇宮園林的一些簡單工作罷了。假如他真要大興土木,或者像曆史上清朝那樣搞什麼頤和園、圓明園之類的大工程,這點錢根本就是九牛一毛。

就連這點開支楊嗣昌都想打主意,甚至意圖讓朱慎錐自己開口挪用以救濟災民,這不是故意給朱慎錐下套麼?這樣的做法和之前崇禎皇帝因為戶部沒錢,被忽悠著從內庫拿銀子填補戶部又有什麼區彆?假如這個頭開了,後續的麻煩可是不少,未來朱慎錐再想從戶部要錢作為紫禁城的修繕經費,那麼戶部就有類同的理由再一次推卸,直接把鍋甩到皇帝頭上去了。

“嗬嗬,和朕完這個心眼?楊嗣昌啊楊嗣昌,你小子居然盯上了朕的錢袋子,你膽子不小啊!”朱慎錐表情平靜,心中卻是暗罵不已。這些年他利用各種手段不斷削弱戶部的職權,其中包括內務府、大明皇家銀行、總理衙門和海關等等,這些機構的設置都具有相當的獨立性,甚至包括直接擁有部分戶部的職能,尤其是銀行壟斷了貨幣發行,總理衙門和海關又壟斷了關稅,形成了相對獨立的財政體係遊離於戶部之外,如此一來戶部擁有的職權減弱不少,而且許多方麵還失去了主導權,楊嗣昌作為戶部尚書心裡怎麼能舒服呢?


最新小说: 八零:嬌嬌一撩,冷麵大佬破戒了 九獄鎮界塔:從與魔女同修開始 大明黑帆 明末風雲:開局賣掉遼陽城 開局千古一帝,華夏神學震撼全球 都市之無極至尊 我是深淵 我在鎮武司殺生成神 黑日黃昏 都市兵王之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