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從176萬年前說起,一起走進波瀾壯闊的人類科技史!”
隻見視頻畫麵一變,一隊隻用簡單獸皮包裹著屁股蛋,拿著簡陋木製長槍的人行走在大草原上。
“幾乎所有生活在地球上的動物,都隻能依靠自己的身體去獲取能量,而隻有人類和人類的少數幾種近親,如黑猩猩等,擁有使用工具的能力。”
“但是,關於人類是何時學會使用工具,以及怎樣學會的,時間太過久遠,學者們已經難以給出確切的答案。”
“一種合理地猜測是,早期人類可能意外用石頭敲開過堅果,或是砸死過野獸,於是漸漸便學會了使用石頭。”
“這一過程中,人類又逐漸發現,一些石頭上的棱角可以劃開動物的皮膚或砍斷樹木,於是石頭的用途開始變得多樣。”
“不過由於此時石頭都是從自然中得來,而非製造,所以這並不意味著人類已經完全掌握石頭這種工具。”
“直到某日,人們發現經過摔打,石頭可以變成某種其他形狀,擁有新的用途,人類便迎來了一個偉大的時刻···”
視頻中,先是用猴子用石頭砸堅果、猩猩用木枝掏螞蟻為例,猜測人類先祖最初使用工具的景象。
然後便是各個時期的人類先祖使用石頭的場景,一直到人類先祖開始通過摔打、砸等方式主動製造石頭工具的場景。
這些場景中,人類毛發茂盛,麵容明顯與現在的人不同,倒是與猿猴略像。
虧得老朱一家子早就聽劉寬講過,人類是由猿猴演化而來的,不然此時免不了要大驚小怪一番。
接下來,視頻講述了人類先祖直立人因學會使用和製作石頭、木棍等簡單工具而進化為能人。之後又學會了使用後,並在經曆百萬年後,演化成為智人的過程。
“熟食對於人類的進化至關重要——在人類還在吃野果的時代,每天差不多要花十個小時尋找食物和吃食物。這樣人類就很難長途遷徙,更不用說改變周圍環境了。”
“但有了熟食後,人類獲取能量速度大大加快,壽命也得以延長,於是擁有更多時間做乾飯、休息以外的其他活動。”
“另外,熟食讓人類的牙齒不再鋒利,這就為大腦的發育留出了空間,而其他活動又促進了大腦發育,熟食中更容易被吸收的營養物質則為大腦的進化提供了基礎。”
“於是,人類才漸漸由能人進化為智人···”
視頻接著講述了人類先祖從最初借用自然火種,再到學會保存火種,直至學會以燧石、鑽木取火,也即是製造火種的過程。
火不僅讓人類能吃到熟食,還能幫助人類驅趕野獸,探索洞穴,進而住到洞穴之中,獲得一種較以前穩定、安全的發展環境。
接著,便是講述人類是如何開始造房子,以及如何學會製造衣服的···
老朱一家子看著視頻中展現的人類一步步演化、學會各種技能的曆史,都不禁心生感慨:人類能演化到今天這一步,當真是不容易,又有著一種極大的運氣。
“一個有趣的問題,人類究竟是在穿上衣服後才走出的非洲,還是走出非洲後才因為寒冷穿上衣服的呢?這個問題同樣困擾了人類學家很久。”
“不過後來學者根據人類褪去體毛的時間推測,人類大約是在72000年前就已經穿上了衣服,而這個時間恰好是現代智人第二次走出非洲大陸的時間···”
再接著,視頻又講述人類走出非洲後,與尼安德特人為主的其他人類發生爭戰,最終通過武器、語言這兩大優勢獲得勝利的過程。
而講完這段,這個視頻也播放到了尾部。
“回顧史前人類發展史,可以知道,工具與火的使用讓人類獲取能量的效率大大提高。”
“房屋和衣服的發明則可以讓人類有效減少能量的消耗,並將多餘的能量儲存起來,進而主動改變周圍環境。”
“武器的發明則讓智人與其他人類的競爭中占據上風,而語言的出現則讓智人更有效的與同類溝通,並組織起來完成一些大型任務···”
視頻放完了。
相較於上一個視頻,這個視頻製作水平顯然不如,沒讓老朱一家子怎麼震撼,倒是讓他們對人類起源和演化史更清楚了。
朱元璋道:“依咱看,這個視頻最值得咱們記住的一句話,就是‘人類科技的發展都是為了更有效的獲取能量,以及更快速的傳遞信息’,算是直指人類與科技發展關係的本質了。”
“父皇所言甚是。”朱標點頭。
朱雄英此時則忍不住道:“老師,人類真的都是從非洲遷徙出去的嗎?那為何非洲大都是黑人,而歐洲是白人,我們則是黃皮膚?難道真的僅僅是因為生活環境的不同?”
其餘人也都看過來,期待著劉寬的回答。
顯然,他們同樣有點難以接受人類起源於非洲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