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朱楨除了留幾千人駐守矩陽等婆羅洲城池、要地,剩餘的近三萬人都調來了爪哇島。
但從他之前隻分兵駐守三座城池,便知道楚藩目前在東爪哇兵力仍舊匱乏。
好在滿者伯夷國信奉婆羅門教,不僅社會等級區分明顯,對低等級存在著很大的壓迫和歧視,而且還存在不少奴隸,所以楚國如今倒是不愁兵源。
滿者伯夷傳自信河沙裡王朝,卻建國不足百年,在爪哇可以說既有較深的根係,又不至於讓國民都厭惡,可以說此前仍頗得人心。
所以,楚藩要招募軍隊,兵員不能從原來滿者伯夷國普通民眾中選,隻能從最底層的賤民、奴隸中挑選——唯有這些人會因為楚國帶來身份、地位的改變,真心擁護楚國的統治。
“孤計劃先從東爪哇各地的賤民、奴隸中招募四衛土兵進行訓練。當然了土兵的中高級警官,都將從漢人衛所軍中抽調。”
“至於稅賦,孤決定暫時承包給東爪哇各地之前投靠咱們的城主、大地主。”
“待兩三年後,咱們在東爪哇站穩了腳跟,培養出了足夠多的人才,擁有了更多的自己人,再將稅賦權收歸王庭。”
包稅製對已經更替好幾代封建王朝的漢人來講其實是個很落後、很粗糙的製度,但此時卻無人就此事提出異議,因為這是去年決定參與朝廷征討滿者伯夷國之戰後朱楨便與眾臣商量好的。
楚藩眾臣都知道,他們現在根本沒有那麼多可用的官吏和譯者,派到東爪哇各地去征收稅賦——即便派了,也會因為不了解當地情況,難以做好事情。
倒不如按照滿者伯夷國原來的辦法,承包給那些城主、大地主。
這樣時間久了肯定會養出一個個有錢糧有兵馬的微型軍閥,還會讓底層民眾受到很大的壓迫,乃至連楚藩王庭也一並記恨上。
但隻要將來楚藩王庭有了自己人,騰出手來,把這些養肥了的城主、大地主都宰了就好了。
“第三件要事,便是招募人才以及移民。”朱楨道,“咱們楚藩如今滿打滿算,也不過數萬漢人,而東爪哇卻有上百萬土人。”
“咱們既然是以少禦多,便不能過於信任、依賴土人,所以不僅要從安南、緬甸、暹羅等地繼續招攬漢人移民過來,還需派人回大明招攬適合來此當官的人才···”
···
在楚王朱楨用其所學的各種知識、手段治理東爪哇時,其他在海外建藩的藩王也大多在努力奮鬥著。
在印度次大陸北部,最早出海建藩的燕王朱棣如今不僅占據了後世孟加拉的幾乎全部領土,更是連西孟加拉邦也拿下了。
燕國已經被德裡王朝視為大敵,正在號召名義上臣服於它的北方眾王國、邦國一起討伐燕國。
然而,北方的瑪拉王國(領土以後世尼泊爾為主體,更大些)已經跟燕國交戰數次,都吃了不大不小的虧,知道燕國難打,所以根本不鳥德裡王朝。
在印度次大陸南部,齊王朱榑依舊處於一種半放縱的建藩狀態。
何為半放縱?
一方麵,朱榑對建設藩國挺上心的,尤其是建設軍隊、擴張領土——雖然才建藩三年左右,但其目前已經拿下了後世斯裡蘭卡近四分之一的領土。
可另一方麵,朱榑依舊時不時的不著調,除了喜歡設計自以為新潮的衣裳外,還喜歡搜羅美女,甚至還讓人研究某種印度古老傳聞中一種能讓男人在床笫之間大殺四方、以一當十的神藥。
有臣子勸諫,朱榑竟然信誓旦旦地道,研究這個不是他自己想用,而是準備賣到大明或者西方去賺錢。
相較而言,非洲東北發展的晉王朱棡就要正常多了。
朱棡除了依照當初製定的“三年生聚揮師歐洲”計劃按部就班地訓練軍隊外,再就是偶爾打一打周邊的國家搶些錢糧,順帶擴充下國土。
到目前為止,晉國領土除囊括了後世的埃及,還包括利比亞北部及蘇丹南邊的一小部分。
雖然大部分領土都是沙漠,但就這麵積而言,晉國不論是在北非還是在歐洲,都稱得上一方大國了。
甚至讓北邊的帖木兒帝國、奧斯曼帝國以及衰弱的拜占庭帝國都警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