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之後,劉寬帶著“感光材料研究所”專門製作的一張影板來到奉先殿向老朱報喜,順帶給張光正等人請功。
劉寬管理天工院下屬眾多局、所秉持的原則中有一條:如果哪個局、所出了成果,一定積極為他們請功。
雖然感光材料研究所離研究出照相機、照片還有一段路要走,但畢竟是個大突破,劉寬肯定是要請功鼓勵下他們的。
行禮之後,劉寬便說起了感光材料研究所張光正等人的功勞。
朱元璋可是知道照相機、照片有多少用途的——他畢竟是用劉寬手機拍過全家福的人,且常常遺憾劉寬手機裡的照片無法衝印出來。
因此,聽劉寬講完,朱元璋立馬興致勃勃地走下禦陛,觀看影板。
由研究所專門製作的這幅影板依舊是銅質,但長足有三尺三,寬則有一尺,屬實不小。而且以紅木為框、用透明玻璃做了裝裱——劉寬之前可是讓人抬著這東西進來的。
朱元璋彎腰仔細一瞧,發現上麵赫然是一幅午門樓的黑白圖象,真實得就好像印上去的一樣!
“好!好!”朱元璋連聲稱好,臉上儘是高興,“此物看著就不同尋常——到了這一步,想必離研製出實用的照相機也不遠了吧?”
劉寬沒想到老朱這麼“得隴望蜀”。
他微微尷尬,解釋道:“陛下,在感光材料和底片等方麵的研究,完全是靠研究員們一次又一次的實驗,而且得運氣好,才能出成果。”
“所以,微臣也說不準,他們究竟何時才能研製出實用的照相機。”
朱元璋聽了略感失望。
但他也明白鼓勵下屬的重要性,當即道:“不管怎麼說,這都是一重大突破,回頭你將請功的奏本遞交內閣,咱會給他們應有的升賞。”
“謝陛下。”
給下屬請完功,劉寬就準備撤了。
誰知老朱卻瞧著花白的胡須道:“劉寬啊,最近皇後又常念叨你呢——這眼看著再過一個月就到年尾了,到時候肯定很忙,你抽個時間帶著蕙蘭到宮裡陪皇後聊聊天。”
“她呀,喜歡聽你講後世的故事,你就多講點給她聽。明白嗎?”
今年入冬後馬皇後倒是沒怎麼生病,但身體肯定是不如以前的。而劉寬也確實有些日子沒看望馬皇後了,當即便應道:“微臣明白。”
······
又是幾天過去。
劉寬專門挑兩個小學放假的日子,又提前跟宮裡打了招呼,便帶著朱蕙蘭、蘇采薇和四子二女一起進宮看望馬皇後。
等到了大善殿,卻發現朱元璋還有朱標竟然也在。
朱元璋看向劉寬,笑著打趣,“怎麼?看到咱很意外?”
劉寬道,“確實意外——沒想到陛下您國事繁忙,還有工夫來聽微臣跟皇後娘娘嘮嗑。”
朱元璋問:“什麼叫嘮嗑?”
“嘮嗑是後世東北話,可能如今山東方言中也有吧,就是閒聊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