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確定的說,美洲土人算是咱們最好的歸化目標——即便是將來美洲土人歸化不完,也不必學曆史上歐洲白人般行屠殺滅絕之舉,完全可以將多出的美洲土人遷徙到南洋、澳洲、非洲去!”
聽了這番話,從老朱到朱標、朱雄英、劉寬都神色微動,覺得確實是個好主意。
朱標當即道:“若如此,那咱大明在開拓美洲時,針對當地的土人政策還需再柔和些許,爭取少造殺戮。”
就連年輕氣盛、行事風格一直比較鐵血的朱雄英都點頭道:“六叔不是一直在想海外諸蕃求取人口,以改良楚國土人血脈嗎?依我看,除了歐洲白人之外,美洲土人也算是種不錯的人口來源。”
“美洲雖然距離南洋遠了些,但歐洲距離南洋同樣不近。”
劉寬則道:“若是能開辟南太平洋航線,其實南美洲到南洋並不算太遠,至少比歐洲到南洋要近一些。”
朱標點頭,“遠洋探索艦隊一直在探索、開辟新的航線,相信關於南太平洋航線的探索,近幾年內就會有結果。”
隨後,幾人又議論了一會兒印第安人的事,朱元璋便示意劉寬播放下一個視頻。
劉寬調出第三個視頻觸屏播放。
這次卻是沒做介紹。
因為他覺得這個視頻內容對眾人來講比較容易看懂。
視頻開始,標題就出現在平板屏幕上。
“刻在中國人骨子裡的家國情懷,是如何鑄就的?”
金戈鐵馬的戰場動畫下,一個男子語氣頗為激昂的講述起來:
“華夏曆史上的意難平有哪些?又有哪些壯烈的時刻?”
“是‘誓死守孤城,不為大漢恥’的十三將士歸玉門,‘漢家旌旗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需生入玉門關。’”
“是安史之亂下,時窮節乃現的大唐泣血孤臣,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是南明已殘山剩水退無可退,卻能兩蹶名王聲震天下的晉王李定國!‘最憐日暮窮途後,猶有揮戈李晉王’!”
“是甲午海戰直奔日軍旗艦,誓與水師共存亡壯烈殉國的致遠艦管帶鄧世昌!‘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
“文明總會有低穀,但正因為的風骨氣節,在低穀中的誓死捍衛,一個民族才有再次突圍的可能···”
與是解說相配的,是後世各種影視片、紀錄片的戰爭畫麵。
其中尤其讓徐達、湯和等人注意的是敘述那晉王李定國的話語與畫麵——兩人都很清楚,大明是有不封活的異姓王的潛規則,這李定國竟然能活著封王,必然是那南明柱石一樣的人物。
隻是不知是後世那個武勳或將門,竟能培養出如此忠臣良將。姓李,必然不是他們徐、湯兩家了。
接著,視頻又掠過一些後世中國展現軍事實力的軍演畫麵、將士巡邊畫麵,再次讓眾人看得目不轉睛。
可惜這畫麵並不多,幾秒鐘就放過去了。
隨即,視頻開始以“安西軍陷落”、“白發兵”、“蒼生無言,河西”、“敦煌歸義軍”、“六郡山河”、“全文背誦”、“曆史與人”幾個段落,講述以盛唐落幕、暮唐憾事為主的曆史。
同時,視頻中還穿插了不少遊戲《燕雲十六聲》的畫麵與講述。
劉寬自是一眼就能看出,這個阿婆主做這期視頻多半為了宣傳《燕雲十六聲》,甚至可能為了恰飯。
但因為融入的這部分《燕雲十六聲》內容,如安西白發軍、數代人挖掘坎兒井等內容實在太過精彩,所以他並沒有刪減。
至於老朱一家子,還有徐達、湯和、李文忠等人,則看得目不轉睛,投入得很。
雖然這裡麵的有些事情他們知道,老朱等人甚至聽劉寬講過安西白發軍的故事,可此時通過剪輯好的視頻來了解那段曆史,以及後來的歸義軍曆史,仍覺震撼,然後便是感慨不已。
“太多自來水為這次《燕雲十六聲》的西域劇情瘋狂打call了。我也發現,該遊戲特彆喜歡跳出英雄敘事的套路,選擇用小人物的視角,去重構曆史記憶。”
“曆史中的小人物對曆史而言意味著什麼呢?”
“你想啊,今天我們靠什麼來了解曆史?甲骨、青銅、竹簡、壁畫。”
“商代的甲骨卜辭,那是不知名的卜者們一刀一刀刻上去的;周朝的青銅器,那是無名的匠人們一件一件澆鑄的;睡虎地秦簡,是一個大秦最基層的公務員一生默默無聞的奉獻;敦煌莫高窟,是無數匠人日以繼夜留下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