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小時後,劉寬夫妻三口和老朱一行坐上了從京師開往蘇州的火車。
其實以朱元璋的身份,完全可以讓鐵道局安排個專列給他坐。但朱元璋並沒有動用這個權利,隻是跟劉寬一家般,包下了幾節車箱。
在被當做客廳的車廂中,劉寬與朱元璋相對而坐,看著車窗外飛逝的風景,品茗交談。
朱元璋問:“這趟車需要多久可以到達蘇州?”
劉寬道:“而今大明火車速度已經達到了70至80裡每小時(相當於20世紀初水平),京師到蘇州大概有400餘裡。”
“算上中間火車靠站停留的時間,大概六七個小時後,咱們就能到達蘇州了。”
朱元璋砸吧了下嘴,道:“四百餘裡,居然都要跑六七小時,雖然跟以前乘車馬乃至乘船相比,確實快了不少,可跟後世相比,還是很慢吧?”
劉寬心想:你這不是你明知故問嗎?
但他還是答道:“如果坐高鐵的話,一兩個小時就能到。如果自己開汽車走高速,大概需要兩三個小時吧。”
“至於說坐飛機,這麼點距離一般不至於——不過在臣來大明前,蘇州是沒有機場的,如今還有沒有就不清楚了。”
朱元璋對後世交通已經有相當的了解,聞言奇怪道:“蘇州在後世也算是大城市吧?怎會沒有機場?”
劉寬笑道,“回太上陛下,蘇州在後世確實是大城市,但它周邊的城市更大,如上海、南京、杭州。”
“這三座城市都是有機場的,而從蘇州不論是駕車還是坐火車,到這三地都很快。”
“所以國家考慮到基礎設施的利用率,便一直沒在蘇州建造機場。”
朱元璋回憶了下記憶中的輿圖,發現蘇州確實處在上海、南京、杭州三大城市之間,且周邊還有一圈小城市,地理位置比較特殊。
回過神後,他又問:“你怎想著去蘇州遊玩?”
劉寬道,“後世有句話,叫做‘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杭州都是江南景色秀美之地,又多小鎮、園林,氣候宜人,很適合遊玩。”
“除此外,據臣了解,蘇州絲織、棉紡等輕工業一直很發達,如今更稱得上是咱大明的輕工業中心,便想趁著休假,去見識一番。”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朱元璋聽了這句話覺得很新鮮。
因為這句話出自元曲《蟾宮曲·詠西湖》,在大明中後期才流行起來,至清代方成為世人所熟知的話語。
不過朱元璋很快就轉移了注意力,笑道:“你小子出來遊玩居然也想著體察民情,倒是不枉咱和標兒給你高官厚祿嘛。”
劉寬微笑。
若說他對高官厚祿不感興趣,那絕對是假的。
但他做這些事的主要原因,還是出自於本心——隨著大明各種科技成果不斷湧現,工業化不斷提高,他很好奇如蘇州這種京師之外的大城市發展如何。
六七個小時的車程,老朱倒是沒一直賴在劉寬這邊閒聊,午飯之後就去休息了。
剩下的幾個小時,基本上就是劉寬跟朱蕙蘭、蘇采薇在一起的時間了——不論是朱蕙蘭,還是蘇采薇,對這種不帶孩子隻跟丈夫一起出門遊玩的體驗都頗為興奮,也頗為享受。
等火車在蘇州站停下,劉寬與老朱一行下來時,天色已經擦黑。
不過蘇州火車站卻是燈火通明——蘇州城過去幾年也修建了火電站並通了電,雖然如今燈泡功率還不大,卻有工匠將多個燈泡如花朵般結合在一起,發明出一種既美觀又相對較亮的路燈。
如今蘇州火車站的站台及外麵廣場周邊,便都是這種花朵狀路燈。
再加上火車站廣場周邊的客棧、酒樓、茶肆等商鋪都掛著燈籠,甚至是亮著電燈,竟已有種不夜城之感。
雖然京師夜裡比此處更加的燈火輝煌,可劉寬、朱元璋等初至蘇州,乍見此景,仍一陣意外。
走出火車站,望了望廣場周邊諸多擺攤的小販和遊人,朱元璋便笑道:“僅從這火車站周遭情景,便知蘇州商貿很是繁榮啊。”
劉寬點頭——他也感覺到了。
“臣準備先和蕙蘭、采薇在火車站附近逛一逛,待家仆安排好住處,再過去。不知太上陛下這邊是如何準備的?”
老朱道,“既是微服私訪,你就不必再稱呼為什麼太上陛下了,叫嶽父便是。”
劉寬笑著一拱手,“小婿拜見嶽父大人。”
朱元璋笑道,“咱的住處自是早就安排好了,你若不介意,咱想跟你們一起去逛一逛。”
劉寬心道:我們介意有用嗎?
隨即便帶著老朱、朱蕙蘭、蘇采薇往火車站廣場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