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百姓容易滿足不好嗎?長治久安與繁榮富強【求追訂】_帶著鐵路到大明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帶著鐵路到大明 > 第579章 百姓容易滿足不好嗎?長治久安與繁榮富強【求追訂】

第579章 百姓容易滿足不好嗎?長治久安與繁榮富強【求追訂】(1 / 2)

“吳員外廠中普通的織工一個月薪酬能有多少?”劉寬問。

“差不多兩貫吧。”吳員外答道,隨即解釋,“劉先生可千萬不要覺得這個薪酬少——以前織坊用普通織機時,一個熟練織工,月薪也就兩貫左右。”

“如今廠坊用蒸汽織機、紡車,對織工的技術要求並不如以往,卻仍給他們近兩貫的月薪,絕對算厚待了。”

“而且,織工在廠裡住宿、吃飯都是免費的,如果算上這部份費用,以及年節期間的獎勵,月薪超過了三貫也說不定。”

聞言,劉寬與朱元璋對視了眼。

如果在洪武初年,織工能有兩三貫的月薪,確實屬於“高薪”。

但如今已是文隆三年。

經過過去十幾年的發展,百姓生活水平有了明顯提高,消費水平自然也有所提高。

故而,即便大明的米價、肉價、煤柴等基本物價沒增長什麼,但百姓在衣食住行等方麵,依舊需要花不少錢,尤其是住在城裡的人。

比如隔個三五天,買些肉菜,讓家裡孩子、老人吃到些葷腥。又比如,豐年過節的,給孩子、老人添一兩件新衣裳。此外,孩子上學買學習用品、書籍,以及勞動力自身在各方麵的需求,等等。

劉寬並未派人具體調查過,但根據他目前掌握的數據,要在京師、蘇州等大城市居住,即便是普通市民階層,四口之家一個月怕是也要花費一兩貫錢。

所以,吳員外給普通職工的月薪,也就夠其養活一個四口之家再稍稍剩餘點錢,並不算多。

而吳員外的吳氏榮錦絲織廠已經是蘇州民間第一大絲織廠,對工人待遇尚且如此,其他絲織廠隻怕也不會更高,甚至還不如吳氏。

劉寬又問,“這般待遇,織工乾活兒的積極性可高?”

“積極性?”大約頭回聽到這個詞,吳員外反應了會兒,才道:“高,當然高——劉先生,鄙人之前不是說了嗎,這月薪已經不低了。”

“而且,這樣的織工很容易招募到——如今蘇州城外不知多少農家子弟、婦女,想方設法地進城裡工坊做工,鄙人的廠坊可是他們的首選。”

“他們好不容易被選進來,哪有不珍惜機會的道理?一個個乾活兒可積極得很。”

劉寬聽了略感無語。

他原以為,如今大明開拓海外,人力匱乏,那麼這些工廠應該也有些用工缺口才對。

誰曾想並不是這樣,而是依舊處在工廠少而想進廠做工之人多的階段。

這無疑說明,大明廣大普通百姓的思維還沒有轉變,或說習慣性地求穩,缺乏追求新鮮事物和更大收益的心態。

朱元璋其實也覺得織工月薪能有兩貫算不錯了,若夫妻倆都能掙兩貫,足以養活一大家子,更彆說尋常人家老人也是乾活創收的。

他更在意的是吳員外這樣的工廠主收益如何。

他於是問:“吳員外這座絲織廠一個月能出多少匹絲綢,又能賺多少錢?”

吳員外雖然猜測老朱是致仕的朝廷高官,卻也不願透露這種商業機密,便打哈哈道:“這麼大的廠,一個月生產的布匹確實不少,但各方麵支出也多呀。”

“彆的不說,單是收購生絲就需要一大筆錢,而且還存在風險——如今有些蠶農仗著官府偏向他們,故意以次充好,害得我都吃了幾次虧,不得不溢價購買日島那邊的生絲。”

蠶農以次充好,就好像百姓賣其他東西以次充好一樣,都是古來已有之事,並不稀奇。

隻不過正常來講,在這種交易中,收購方往往占據主導和優勢,所以能以此充好獲得好處的農戶極少,多數時候反倒是農戶吃收購商的虧。

比如說收購商說今年行情不好,故意壓價收購——農戶往往人脈不廣,隻認識一兩個收購商,那麼隻能收購商說啥他就信啥,吃虧也沒辦法。

吳員外所說的情況顯然是種例外。

朱元璋於是問,“官府如何偏幫蠶農?”

見老朱詢問,吳員外立馬來了勁兒,滔滔不絕地講起來。

“黃老員外有所不知,因朝廷會時不時派禦史巡查地方,了解百姓生活情況,比如說收入如何。”

“而地方官府為了政績,便會強製安排咱們這些商賈,收購百姓的東西。比如說讓我這樣的絲綢商人,收購某一片蠶戶的生絲。”

“如此也就算了,關鍵是還會給出什麼指導價格,讓咱們不得低於某個價格收購。”


最新小说: 我靠摸魚在修仙界成了大師 帶著豆包闖異界 彌勒的指紋 重生七零:我腦海裡有座武器庫! 神豪返現!男主播們為爭寵紅了眼 係統要我成惡母,我非養他成男主 嬌養賀教授後,我在七零年躺贏 全家偷聽心聲吃瓜,我贏麻了 逆亂仙道眾生,我當無敵 絕世唐門:我是霍雨浩的瑞獸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