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隆三年,西元1397年。
歐洲,法蘭西王國。
以波旁大公為核心的主戰派在大明雇傭軍的幫助下,獲得了對勃艮第大公等主和派的一場又一場勝利。
在此過程中,不僅原來觀望的一些主戰派貴族公開加入主戰派的軍隊,就連一些中立派(騎牆派)貴族,亦加入了主戰派軍隊。
西元1397年8月28日,主戰派軍隊攻入巴黎。
因主戰派軍隊中的貴族太多,又有諸多來自大明的雇傭軍,且並非統一指揮,故而在軍隊入城後的混亂之中,城內的法蘭西瓦盧瓦王室血脈儘數被屠殺,就連瘋王查理六世都沒逃過一刀。
攝政大公菲利普二世則帶著其嫡次子夏爾及部份軍隊逃回了勃艮第公國。
其餘如安茹大公等在巴黎的貴族,或是戰亂中被殺,或是逃回封地。
隨後,波旁公國、勃艮第公國、安茹公國、貝裡公國、納維爾伯國等相繼宣布脫離法蘭西王國獨立。
至此,四百餘年前因西法蘭克王國卡洛林王朝絕嗣,由法蘭西島公爵雨果·卡佩建立的法蘭西王國正式宣布滅國!
···
···
文隆三年,八月初九。
原法蘭西王國西南大城圖盧茲附近的斯托爾男爵城堡中,大明代王朱桂,正拿著一封電報哈哈大笑。
“太好了!朝廷已經認可孤的功績,準許孤在歐洲正式建立藩國了!”
大廳內,不論是代王麾下的項寅、鄒無忌等謀臣,還是李又勝、熊廷瑞、高登等武將,聞言也都是大喜——他們之所以攜帶家人乃至親族,追隨朱桂來到這離大明數萬裡之遙的西歐,不就是為了封妻蔭子麼?
隻有朱桂建立了藩國,才有名義對他們進行封蔭。
當即,一眾謀臣武將便拱手祝賀起來。
“恭賀大王!”
“大王,咱們代國開創於歐洲蠻夷之中,必將國運長久,名傳後世!”
“還請大王立刻挑選良辰吉日,正式開國!”
“···”
薩蘭自從成為宦官後,便漸漸認了命,為了能過得更好,努力學習漢話,經過一年多的時間,他如今已經能聽懂大多數漢話了,能說的也不少。
故而,眼下朱桂和麾下謀臣武將為何高興他是清楚的,心裡竟也隱隱有點興奮。
他知道,朱桂隻是遙遠東方大明帝國上一位皇帝的第十三個兒子——而那位開創大明帝國的洪武大帝足足有二十幾個兒子,而且多數都很出色!
洪武大帝的兒子們,若是有野心,便會選擇建立功勳,然後在大明之外建立藩國,成為一國之君。
朱桂選擇的就是這條路,隻不過他選擇建藩的地方是昔日的法蘭西王國而已。
朱桂的三個弟弟,肅王、遼王、寧王,也都有意在歐洲建藩。
所以,之前他們之所以組建四王雇傭軍幫助波旁大公擊敗勃艮第大公,引起法蘭西全麵內戰,進而滅亡法蘭西,就是為了方便他們建藩。
可以說,如今在法蘭西土地上叱吒風雲的波旁大公、勃艮第大公等大貴族都是這幾位大明藩王的棋子。
薩蘭最初了解到這些,是極其震驚的,但他並沒有將之告訴波旁大公、勃艮第大公等原來那些法蘭西貴族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