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朱雄英的話,劉寬不禁笑了笑,道:“如果事情真能像太子殿下所說的這樣發展,自是好事。但與其說那位科幻大家對人類科技發展過於擔憂,還不如說他深悉人性黑暗的一麵,比如說自私。”
“所以,像知識灌輸這種技術一旦出現,即便能有國家向全民普及的方向努力,但技術本身也會被分級。”
“最有可能的是,普及給全民的隻是最普通的‘知識灌輸’,而真正的精英階層、富人則可以通過權力及財富,獲得更高等級的‘知識灌輸’。”
“然後照此發展下去,遲早有一日,還是有很大可能會發生,人類因財富和智慧差距都越來越大而逐漸分裂的事。”
“這就好像自漢代之後,曆代王朝都知道土地兼並會導致民不聊生,最終窮人無立錐之地,隻能揭竿而起,推翻當朝統治,通過戰亂重新分配土地。”
“當時的朝廷也大概率會選擇抑製兼並乃至打壓土豪、地主,可是,不論是皇族還是勳貴乃至官吏,他們出於為自身家族考慮,幾乎都會變成新的大地主。”
“私欲對人的影響,並非是你想控製就能控製的,尤其是在某些事壞的影響會在幾十年、上百年後才顯露惡果,那麼可能當時人就更不會考慮了。”
聽完劉寬這番話,眾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湯和則看向朱元璋,隱隱有些不安。
大明自出台藩王可以到海外建藩等一係列宗藩政策後,朱明皇室對土地的擁有其實已經比曆史上大大減少了。
即便是那些不願意去海外建藩的藩王,朱元璋也不再像對待前幾位藩王那樣大肆賞賜土地,都隻給了一千畝田地。就連規定的俸祿都有所減少,並且改由宗室專門的財庫來支付。
當然,最主要的是三代之後爵位便開始遞減傳承,以及藩王支脈子弟不再受朝廷封爵及供養的政策。
況且,朱明皇室如今到底才繁衍到第四代人,也即是說老朱家人口還不算多,不論是賜給藩王的土地總數,還是需要支付的俸祿總數,加起來也不多,並不顯眼。
至於官吏,在如今大明森嚴的律法以及一次又一次的吏治整頓下,距離形成後世那樣的官宦世家、官僚集團還比較遠,很多官員出自寒門乃至平民之家,並非大地主出身。
相較而言,反倒是他們勳貴團體,總人數既比較多,這些年占據的土地也比較多,親戚朋友依仗他們權勢發家致富的同樣多,如今看起來比皇族、官吏群體顯眼多了。
因此,湯和擔心朱元璋會不會因此就打壓勳貴。
可惜此時朱元璋沒什麼特殊的表情,他完全猜不到朱元璋是否有此意。
但心裡已暗下決定,回去後要告戒兒孫們,少做些兼並土地之事——雖然如今大明土地還挺多的,並不算值錢,但萬一引起老朱家注意就不好了。
至於投資做生意,也要做得更隱秘些,彆站在明麵上,更彆去觸碰那些違法的生意,給老朱家打壓的機會。
當然,如今他已垂垂老矣,兒孫們聽不聽他的話卻又是另一回事了。
他隻能儘人事、聽天命。
在湯和思考著家族前途時,話不怎麼多的徐達也提出了一個問題。
“江寧侯,方才視頻中說那哥哥星球的終產者,用機器人替代了保姆、仆人等司機,甚至替代了女子,因此不再需要窮人為他們服務、做工。”
“但有一事我不明——那終產者將所有窮人都趕走後,或者說,窮人都窮的沒什麼錢時,他生產的糧食及商品該賣給誰?”
“還有,他就算不需要有人為他做工、服務,難道也不需要和其他人交流?”
劉寬聽了微微意外,因為徐達這兩個問題顯然要比之前幾人提的更複雜和有深度。
他隨即道,“其實魏國公所提的第一個問題我也曾想過,後世網絡上也有探討,並對此提出兩種可能。”
“其一,當終產者的智慧及掌握科技高到一定層次後,他已經不需要通過販賣這種方式獲得來獲得更多財富,完全可以通過科技直接創造自己所需的諸多用品等。”
“具體說,正常的富人因為不能生產所有產品,所以他才需要通過賣自己所有的產品賺錢,在擴大財富的同時,去購買所需。”
“可終產者自家工廠能生產他所需要的一切,如此他又有什麼必要再賺錢去買賣自己擁有的東西?況且,那時哥哥星球的20億窮人隻能在自家循環係統中苟延殘喘,已經不具備什麼生產能力了。”
“其二嗎,及視頻中通過隱蔽的方式,說明這位終產者還想以更快的速度擴大他的財富,所以才將同族的20億窮人送往地球,來占領地球。”
“雖然視頻中說終產者是免費送這20億哥哥星窮人到地球的,但多半會有一些附加的其他條件。另外,這20億窮人占領地球後,終產者不就等於多了一個星球的市場嗎?”
“他完全可以憑借自身超高的智慧及科技在後麵將他的優勢產品傾銷到地球,繼續賺這些剛開始富裕的同族的錢。”
“等這些同族再一次變成了窮人,數量由20億擴大為40億乃至更多,他大可以故計重施,再將他們送到另一個適宜居住的星球,為他創造更多的財富。”
“如此循環仿佛下去,終產者的財富會持續快速增加,掌握的智慧、科技也會持續提高,或許終將有一日,他會成為一片宇宙的終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