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等估值出來了,我們再協商下一步。”楊文東點點頭說道。
沒有上市的公司,評估價值是比較麻煩的,加上時間也不急,慢慢來就行了。
郭李二人笑說道:“好的,那希望長興地產成為我們的股東後,也可以與我們合作開發項目。”
鄭誌傑答應說道:“沒問題,我也很樂意與同行一起工作,互相學習。”
香港的地產公司,普遍都是喜歡合作開發項目的,一個是為了避免風險,將大量資金投入一個項目一旦出問題就傷筋動骨;二個就是多財團更容易向銀行貸款融資,因為在銀行的視覺來看,多財團的抗風險能力也會更強一點。
楊文東笑說道:“好,兩位今天就留下來,大家一起吃個午飯吧。”
能夠成為未來四大家族的角色,甭管什麼手段,能力肯定是毋庸置疑的,這樣的人,不太可能為自己打工,那自己成為他們的投資者,就是最佳選擇了。
“好,榮幸之至。”郭李二人爽快答應道。
如今的楊文東,在香港已然有了壓倒何家,成為香港第一華人財團之勢,與這樣的財團打好關係,還接受了入股,那自己的事業,在未來,也必然會一帆風順.
與未來四大家族之二達成了投資協議,外加也算是交了個朋友,自然也是讓楊文東大喜了。
雖說李兆基以後會獨立出去、新鴻基還會繼續融資與上市,這些都會稀釋今天自己的投資,但後麵,自己也有著足夠的機會去增資。
甚至未來的李嘉成、鄭宇彤等等企業,就算如今無法投資,可等他們上市了,自己一樣也是有機會的,而四大家族之外,比如和合、恒隆等等,也都可以這麼操作。
光憑借這些早期的金融投資,就足以讓自己的產業,位列未來香港十大財團之一了。
10月23日,天空再一次下起了小雨,香港的旱災,在溫度降低以及適當降雨的雙重打壓下,已經好轉了很多。
楊文東也來到了位於葵湧醉酒灣的船塢。
看著眼前大量忙碌的設備,楊文東問道:“這是第四個船塢了吧?”
長興航運的鄭玉華回答道:“是的,這幾年香港的航運大漲,很多東南亞的商船,也都經過香港卸貨,這讓我們船塢的生意也變的非常火爆。”
“嗯,好。”楊文東點點頭,又說道:“那第五個船塢,也可以準備建了,不用想著步步為營,我預估航運市場還會繼續大爆發。”
60年代,全球經濟高速發展,海洋貿易更是發展急速,一方麵歐美的本土因為各種原因導致成本增加,工業開始大轉移,產能逐步遷來亞洲;另一方麵,東南亞地區經濟發展,對海外進口商品需求也增加了。
因此,航運規模增長極快,等67年中東危機爆發,更是指數級。
另一方麵,香港本土工業發展更是迅速,工業品出口額已經超過了貿易額,也就是說香港不純粹是貿易港口,而是一個工業城市了。
種種因素加起來,將會給未來香港船運帶來天大的市場,也造就了未來的香港四大船王,其中三個排進了全球前十。
而船多了,自然就需要船塢來維護、維修乃至審查.
鄭玉華答應說道:“好的,其實我也有這個打算了。”
楊文東點點頭,又問道:“日本那邊的新船造的怎麼樣了?”
鄭玉華說道:“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我上個月剛剛去看過,部分船身結構已經成型了,比我們合約規定的還要快一點,估計到了明年1月份前後,前麵兩艘油輪,就能交貨了。”
“前麵兩艘,分彆是一艘12萬噸油輪以及5.5萬噸油輪吧?”楊文東自然記得清楚,畢竟這不是一般業務,
這些船舶一旦交付,估計以後每年能夠賺取的利潤,能超過長興實業,成為整個長興集團最大的現金奶牛之一。
鄭玉華說道:“是的,後麵半年內,其他的油輪以及大型散裝貨輪,都會逐步交貨。”
“嗯很好,你要時刻盯著日本那邊的工廠。”楊文東又說道:“除了保證現有訂單的順利交付,還需要考慮接下來的後續采購。”
鄭玉華聽完後,心中一驚,問道:“楊生,您還準備繼續采購大型輪船?”
“對。”楊文東點點頭說道:“不過不管是日本還是香港這邊的銀行,在我們現有訂單沒有交付之前,應該不會再給我太多額度了,隻能等明年逐個交付之後,我們這邊再逐個與銀行、工廠商談。
但這種涉及到千萬美元級彆的單子,我們也需要早做準備,至少從今天開始,就有足夠的時間與日本船廠慢慢商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