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好英國的大概事宜後,後麵兩天楊文東又走訪了自己在英國的幾個產業,主要也是以看看為主,這些產業,其實也並不指望著能夠未來有多大收益,一切都是為了其他目的,能夠稍微賺一點即可;
傳統工業,在對比即將爆發的電子科技,或者香港、亞洲部分區域的地產,收益差的實在是太多了,但影響力足夠大,畢竟,是能夠給一個地區提供長期穩定的就業、外彙、稅收等等;
還有一個影響力也不小的則是零售,雖然零售終端在不同城市,每一個看起來影響都不大,但連鎖零售的巨大銷量,所帶來的是巨大的采購量,這個采購還是可以變動的,那影響力就更大了,一個訂單傾斜,就可能決定數以千計萬計的工作崗位。
這些也是楊文東追求的,不過無論是零售還是工業,想在歐洲做出成績,還是很難的,最簡單的模式還是投資未來的本土零售巨頭,這個過程中讓長興貿易與其合作,那等到其成長之後,部分訂單就屬於自己了,本身對這些零售公司來說,香港或者亞洲的部分商品必然性價比更高,算是一舉兩得了。
如今在歐洲的主要布局,也是如此,投資方麵也就隻能這些了,畢竟,未來幾十年的經濟,歐洲基本上錯過了9成以上新科技,少數新秀公司如諾基亞還被美國公司乾掉了,基本上都是靠著以前的技術與積累在吃老本。
不過無論怎麼樣,這裡也會是未來的一個巨大消費市場,那為了發展香港、未來內地,以及自己集團的發展,這個市場也是需要好好耕耘的,隻是因為這裡的國家太多,文化、語言、法律都不一樣,比起美國市場更難開拓,那自然沒有優先權,隻能先從英國開始了。
英國事了之後,楊文東沒有直接回香港,而是先派飛機將家人接過來,然後又一起前往歐洲多個國家進行了適當的旅遊,法國埃菲爾鐵塔盧浮宮、德國萊茵河柏林牆、意大利威尼斯、梵蒂岡等等;
在這個時代,歐洲的治安比起後世還是好很多的,人文環境也強不少,旅遊的時候,感官比起前世他來歐洲強太多了;
當然,他也有保鏢,其實區彆不大,但整個人群的環境,也是會影響心情了。
在歐洲多個國家玩了十幾天後,再次返回香港的時候,時間已經進入8月了,這也是未來可能的常態,當海外業務在集團規模越來越大的時候,他的時間很多也需要去國外,特彆是很多重要事情,也是需要他親自出麵的。
回到香港之後,楊文東也是立刻翻查了最近香港發生的事情;
公司這邊沒什麼大事情,康樂大廈的裝修已經快進入尾聲,在年底前確認沒有裝修汙染之後,集團總部便可以搬進去了;其他方麵的業務,也是一切正常,按照自己的規劃在發展;
社會麵這邊,也沒什麼太大事情,仍然是股市大漲、房價持續漲,所有人都非常開心,服務業也是賺的盆滿缽滿,銅鑼灣區域的出租車都嚴重不夠用了。
恒生指數也漲到了1450點,仍然還沒有停的意思,楊文東等待的股災,也沒有到來,不過按照市場能夠承受的極限,也快了,任何市場都是如此,不管是地產還是股市,泡沫一破碎之後,那就是一地雞毛,特彆是最後一批進去的,再要是疊加了杠杆,那香港天台之上,又得有不少訪客了。
不過這種事,楊文東也阻止不了,這些本身就是投機者,不算正常的普通人,自己想冒險賺一筆,那就得承受失敗的代價;而且這個時候要是楊文東出來勸股民冷靜一點,要是後續市場崩了,他反而可能被栽贓成為主要原因,他可不想折騰這種事。
但對於自己的企業,還是需要適當告知的,比如長興地產,半年之前就開始收縮,不過因為下一次危機不至於很嚴重,遠比不過67年,所以已經持有的物業繼續持有,現在隻不過是少開發一些新物業,減少收購罷了。
而自己投資的各種地產公司,他則沒有乾涉,因為這種地產危機,本身也是考驗這些公司的時候,熬不過去就倒閉或者衰敗,能夠連續闖關、或者利用機會反抄底的,未來才能成為王者;
但有一家公司例外,楊文東還是需要適當提醒的,那就是恒生銀行,當發生地產危機的時候,銀行受到的衝擊是可能比地產公司還要強的,畢竟地產公司要是還不起債,債權銀行團也不敢過於逼迫,甚至還得坐下來好好協商,可銀行要是虧損嚴重,一旦引發擠兌,那就完蛋了;
原先曆史上的這個時候,恒生銀行屬於彙豐,在73年經濟危機之中是怎麼度過或者做了什麼,楊文東也不清楚,這也不重要了,如今情況完全不一樣,那自然就得當做正常公司運營了;
這些年來,恒生銀行憑借著何善衡的能力以及楊文東這邊的適當幫助,擴張速度極快,在香港這邊也與很多地產公司達成合作,手中自然也有著大量地產債權,這些可能會有一定的風險,所以楊文東也需要避免特殊情況的發生,真要是再擠兌,那他就陷入兩難境地了。
不過也是有好消息的,那就是恒生銀行要上市了,對於自己投資的公司,楊文東一般也是不乾涉的,上市時間也是他們自己決定;在如今股市瘋狂,恒生指數即將到達最高點的時候上市,何善衡倒是真的會選擇融資的時間,也不知道是真的巧合還是能力;
無論未來有沒有什麼危機,這個時候融資,手中也是可以獲得巨額資金,特彆是市值擺在那,對股民來說也是強心針,那風險方麵也會降低不少。
因為恒生即將上市,加上楊文東剛剛從國外回來,也就順勢邀請了何善衡來自己公司做客了。
“楊生,許久不見了啊。”何善衡受到邀請之後,第一時間就來到了長興大廈;
楊文東笑著說道:“何生,請坐,我們的確也有快一年沒見了,上次還是麥理浩總督宴請的時候吧?”
受限於香港銀行法條例,銀行是不能借錢給大股東或者董事的,所以長興集團本身與恒生銀行是沒有什麼直接合作的;
間接的倒是有很多,但一般也都是內部進行的,不需要楊文東或者何善衡來出馬;
加上最近一年無論是香港還是海外業務都很忙,楊文東也沒怎麼與商界同行會麵,除非是大型政商界聚會,不過這種一般也就是隨便聊聊。
“哈哈,楊生的業務越來越多,如今主打海外,這可讓我很是羨慕啊。”何善衡大笑道。
楊文東問:“恒生銀行如今不也在東南亞多個國家開展業務了嗎?”
何善衡點頭道:“是有幾個國家了,但在這些國家業務的拓展,很難,吸收本地存款也不容易,要不是楊生你這邊介紹的業務,我恐怕都很難長時間堅持;
如今恒生銀行9成營業額與利潤還是在香港澳門,雖然我也想降低這個比例,但目前還是做不到啊。”
“何生,這種事急不來的,渣打銀行花費了百年時間,也才在東南亞做出成績。”楊文東則笑道:“銀行業務,進入任何一個地方,都是與本地巨頭搶生意,這裡麵的難度可想而知。”
長興集團能夠快速海外擴張,一個是因為楊文東的先知能力,第二就是各種業務很多都不與本土業務有衝突,屬於新市場,這樣才有機會;
要是做的和彆人同樣的業務,那想進去與一群本土財團搶食,很難成功的,甚至就算是美國大銀行,都不一定能夠成功;
原先曆史上的彙豐,也是真的很有能力,沈弼這個人,布局了彙豐未來的海外擴張,使得彙豐從一家地方性城市銀行成為全球十大行之一,甭管這個過程中付出多少代價,但能夠成功,也是很多銀行做夢都想的。
何善衡道:“我知道,所以我也有個想法,本來我也是準備最近來找楊生你的,我打算在恒生上市之後,籌集資金收購一家東南亞銀行。”
“收購本地銀行?”楊文東想了想問道:“哪一家確定了嗎?”
何善衡搖頭道:“還沒有,這個需要認真考察。”
楊文東則道:“收購本土銀行,的確是最佳的擴張手段,但最近不行,我不太看好最近香港的經濟,這次約你過來,也是想讓你適當的將手中的地產業務給打包轉移出去,或者至少要籌備足夠的現金,做好準備。”
原先曆史上的彙豐,也是通過收購美國的一家銀行,實現了在美洲業務的擴張,這的確是一個最快速、最有效的方法,榮耀電子也是有著類似打算,隻是如今時機不太對。
何善衡心中一驚,問道:“楊生是不看好最近的經濟了?”
PS: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