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東點點頭道:“對,何生,你也是非常懂經濟的,你覺得現在香港經濟的狀況,正常嗎?”
“不正常,恒生指數這段時間漲幅太厲害了。”何善衡頓了頓說道:“這裡麵有著當初置地收購牛奶、和黃收購港燈的影響,但更重要的是,因為內地與西方交好,太多國際資本進入香港市場,導致股市地市爆發式的增長。”
楊文東笑道:“分析的很正確,如今股市與地市已經遠遠超過正常值了,香港市民也是承擔不起這樣的高價格了,特彆是房價;
股市那邊,泡沫也非常大,很多企業隻需要隨便買塊地,還沒開發,股價就能暴漲,這賺錢的速度,比開發地產還要快。”
地產的利潤是很高,利用杠杆,膽子再大一點,那一個項目能夠賺到的錢,可能是起始資金的5倍甚至十倍以上;
可受限於法律,無論倍數再高,想要將利潤拿到手,就得等一段時間才行,這也是港府早年為了避免地產風險而設定的保護,必須房子快建起來了才能預售,這樣也限製了地產公司的高杠杆,保護了普通購房者的利益。
而股市就不存在時間問題了,隻要故事講的好,讓股民們相信半年或者一年以後自己公司能夠賺到大量利益,那股票今天就能翻倍,得益於如今股市的瘋狂,這個股市漲幅甚至會超過項目利潤
這對於喜歡炒作的資本來說,誘惑是巨大的,於是泡沫自然越做越大,在如今,股市的泡沫比起地產,可是要大多了,從6872年,房價也就升了三四倍,而恒生指數則是漲了十幾倍甚至接近二十倍。
何善衡想了想,道:“香港的社會的確承擔不了這樣的泡沫,無論是地產還是股市;可我們現在的情況跟以前完全不一樣,大量國際資本才是推動泡沫變大的根本原因;
這些國際資本什麼時候退出,那股價地價就會崩掉,但這一點沒人知道,還是說楊生有什麼內幕消息?”
以前的多次經濟發展至危機階段,都是香港自己內部的原因,即使以前也有外資,但那也是香港靠著自己的能力吸引過來的;
但如今香港的海量外資,是因為內地的原因,且這些資本來自於全球各地,估計連他們內部都不知道有多少同行,也不太可能統一行動;
不過楊文東畢竟很特殊,或許會有什麼消息渠道。
楊文東則是搖搖頭笑道:“那倒沒有,這是我的推測,屬於個人判斷,我覺得現在的風險大了點,早在幾個月前,我就安排長興地產適當收縮了;
何生,如果你是一家地產公司,那我也不會專門告知你這件事,但恒生是一家銀行,一旦你手中大量地產業務出現壞賬,要是再跟65年那樣被英資銀行利用一番,什麼後果,也不需要我提醒了吧?”
雖然沒有實質證據,但65年恒生銀行被擠兌、以及多家華資銀行被擠兌,最大的背後操縱者應該就是彙豐、港府以及英資群體;隻不過恒生被楊文東給強行救了,但其他的一些小銀行,一部分就沒那麼幸運了。
而現在已經過了七年,但誰也不能保證彙豐會不會還對恒生有想法,畢竟恒生現在在香港的影響力是僅次於彙豐了,說不定再過十年,誰強誰弱都不好說,這也是原先曆史上彙豐謀劃恒生的原因,將競爭對手扼殺在萌芽中。
“擠兌?”何善衡也立刻想到了這一點,臉色微變,考慮了一會後,問道:“楊生有多少把握?”
“這個我不好說,總之我覺得會有一定可能性。”楊文東自然也不會做出什麼承諾,他也隻是提醒罷了。
何善衡想了想道:“現如今地產市場非常火爆,如果這個時候出售手中大量業務,但必然會造成一定的虧損。”
“虧損應該不至於,頂多就是少賺點吧。”楊文東笑說道。
對於資本家來說,可能少賺就是虧本了。
何善衡笑了笑,道:“對,隻是下個月恒生就要上市了,如果這個時候大量出售地產業務,那隻會讓市場不看好,這反而會影響融資;
楊生也知道這次上市融資有多重要,就算未來地產市場出問題,融資到足夠資金,也會有利於恒生渡過危機。”
“嗯這的確有些難以抉擇。”楊文東則道:“或者再堅持一個月,等上市後再說,這一個月裡,你可以適當聯係其他銀行,看看他們願不願意接手一些高風險但高利潤的地產抵押業務,上市融資後,就可以立刻交易,也能拿回部分資金。”
銀行業務想出手,那就隻能賣給其他銀行了,如同地產一樣,如果在地產價格下降之前套現,那自然就有冤大頭接手了;
不過這也是自由市場,一切都是買賣自由,童叟無欺;
何善衡點點頭道:“行,這的確是個方法,我考慮一下。”
“好,不管怎麼樣,恒生也需要做好準備,至少現金儲備要足夠。”楊文東又提醒道;
其實如果真的發生擠兌,那多少現金都不夠用,但現金足夠多,多到可以展現給儲戶看,那儲戶們就可能放棄擠兌,從而渡過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