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澤濤回道:“這些儲備的塑料,足以夠我們自己所用約一年左右的時間了。”
“一年?那也差不多了。”楊文東點點頭說道:“不過可以的話,繼續讓台塑多生產一些,然後運往香港,貨倉你這邊應該還有多的吧?”
第一次石油危機差不多就持續了半年時間,到了74年3月,也就基本上結束了,不過這隻是石油斷供危機結束,全球性的缺油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且石油價格漲上去了,就不可能再掉下來了。
所以現在即使考慮到夠用,多囤一點也沒壞處,這可是幾倍的成本,在這個倉庫裡的貨物,在未來不到一年時間內,憑空就可以漲價上千萬美元,可以說比部分時間段香港炒房還要劃算。
魏澤濤回道:“貨倉還是有的,我也已經讓台塑全力生產了,接下來還會有數萬噸塑料粒子送到香港的。”
雖然不理解老板為什麼這麼做,但他也能感覺到老板是真的狠下心了,因為他也知道集團的一些資金去海外購買石油公司股票了;
不過眼下香港地產與股市都在下跌,集團的資金沒有去處,那投資石油產業倒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從長遠角度來看,全球對石油產業的需求是不會減少的,加上中東那邊的問題,肯定不會虧;
就是老板在塑料上的所為,感覺有點太誇張了點。
“行。”楊文東又問道:“香港的汽油柴油,是由哪些企業負責進口的?”
魏澤濤道:“一般是美孚、殼牌、加德士、英國石油這些英美公司,全球石油產業也在他們手中,不過也有一些小的貿易公司參與汽油柴油。”
“我們公司內部也是有燃油儲備倉庫的吧?”楊文東又問道;
一家大公司,內部也是有著大量叉車、對外運輸的貨車、甚至有些工業品清洗也需要用到油料,所以很多大型工廠都有專門的儲備基地,類似與加油站,隻不過不對外營業,隻對內部。
魏澤濤有些不解,但還是道:“是的,觀塘這邊就有,其他子公司在尖沙咀、沙田的工廠也都有。”
“嗯,那行,儘量保證油料庫都是滿的吧,其他也不用管了。”楊文東說道。
石油危機爆發的時候,全球各地都在缺油,法國政府甚至急的要在巴黎市區周圍地下找油,歐美的很多汽車也是排隊到處找油,可直到自己的油箱空了,可能都找不到;
這種情況,大概率也會在香港出現,隻是,他也沒辦法提前為這種事做準備,涉及到易燃易爆品,必須是要有資質的企業才能參與,長興集團在香港雖然涉及到的產業很多,但燃料這一塊卻沒有參與;
自己囤積塑料、購買油田股票,還可以說是一種投資,賭未來石油價格會上漲,這也算是商業常態操作,就是投資的有點大而已,但不算離譜;可要是囤積大量汽油柴油、修建大型儲油庫,那才是嚴重的不正常。
而即使真的這麼做了,最終利益也不是很大,畢竟香港隻是一個城市,燃料需求不會很多,且能夠做成這個生意,也是需要嚴重依賴海外油料渠道的,隻能由美孚、殼牌這種石油巨頭來操作。
自己這邊,儘量能夠保證自己內部需求就可以了,要是還不夠,那就隻能花高價買,畢竟即使準備的再充分,自己也不可能說這麼多企業一家都不受全球性石油危機的影響,反正石油危機之後石油價格也不會降下來了,一切也都得適應。
“好的。”魏澤濤答應道。
楊文東又問道:“華潤那邊準備購買化纖設備的事情,有什麼進展沒有?”
魏澤濤道:“華潤那邊的意思是,國內還是想買新設備,不過如果二手設備夠便宜,那可以引進一套放在國內南部城市,這也是原本沒有的規劃,如今內地方麵已經在考慮了,具體還需要派人去海外看一下設備。”
“行,那我們這邊也派幾個翻譯過去,懂點技術的,算是幫內地一下,免的被坑。”楊文東點點頭說道:“其他事情,我們就不參與過多了,這裡麵的平衡,你需要掌握好。”
涉及到內地的重大采購計劃,資金也比較大,自己這邊可以適當幫助,但核心還是不參與的好;
隻有等改開之後,一切都確定好了,那個時候合作起來也就更輕鬆了。
眼下,在香港經濟還在逐步走低的背景下,迎接人類曆史上第一次的石油危機,是他目前最需要考慮的。
時間很快就到了9月,香港的經濟仍然處於下跌狀態,港府的多次競拍土地,也都出現了流拍;即使是楊文東,也是認真觀察了一些港府放出來的地皮,除非是位置好,或者麵積大的,不然他也不參與的;
倒不是說這些地皮未來不值錢,而是他故意為之;
其實現在這個時候,甚至之前價格最巔峰的1972年,閉著眼睛買地,等幾年後經濟複蘇,地價必然能夠恢複正常,甚至還會越來越高;
但他不想成為港府的救星,如果自己參與的競拍過多,那港府反而會適當抬價,想賺更多的錢,這也算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正常心態;
如同原先曆史上,在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的時候,灣灣的液晶製造工廠陷入無訂單的局麵,內地高層好心想要幫忙解決這個困難,於是組織國內液晶電視機廠家赴台采購,結果這些液晶製造工廠看出國內客戶必須在灣灣購買,於是直接40%的漲價,直接漲到比經濟危機之前還要高的價格.
所以即使看好一些地皮,他也寧可直接在市場上購買,整個市場夠大,他匿名購買也沒人知道;
也因為如此,大量競拍地皮的流拍,也讓香港政府的財政陷入了一定的困難,這同樣也是楊文東需要看到的;
時間很快到了十月,曆史如同原先一樣,石油危機還是爆發了;
起因也是中東那邊的ZZ,從67年開始,間歇性的打到今年,長時間的蘇伊士運河封鎖,讓最苦逼的歐洲扛不住了,二戰之後的多次ZZ,總是有歐公子買單,地主家再有錢也不能這樣糟蹋啊?
而美國自然也跟歐洲是一條褲子,加上YSL本身就是一個特意放在中東這個產油區的棋子,於是正式下場幫忙了。
之前其實也有幫助,但好歹還是打著自由貿易的幌子,中東各國即使知曉,也隻能捏著鼻子認了,但如今直接下場,矛盾立刻翻臉,於是中東各國直接宣布減產石油,對歐美禁運,反正之前的那點價格,也基本上沒什麼利潤。
另外,其實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老美在越猴子那折騰了接近10年,最終也隻能在今年一月份慘淡收場,這次JS上的失利,也讓老美在全球的威懾力下降,跟二戰結束之後相比,差遠了,中東一些國家,也同樣不懼老美了。
中東石油禁運的第一時間,西方國家直接傻眼了,他們可沒有什麼石油儲備,在70年代以及之前,沒有一個國家有這種觀念,石油或者其他油類基本上是有錢就能買到的,而儲存的成本與風險也是非常高的;
同樣,資本層麵也是反饋迅速,油價隨即跟著暴漲,很多石油產業鏈中的相關企業一看到這個情況,即使手中還有一些原油或者求他半成品、成品油、衍生品等等,也都立刻惜售起來,這也是人之常態,誰都知曉未來價格會漲,怎麼可能在這個時候還低價賣出去?手中有貨的,恨不得價格漲的越高越好;
於是,歐美的加油站,在極短的時間內,變的無油可售,開車的歐美客戶也傻眼了,汽車沒油了,那就是等於一堆廢鐵了,特彆是老美那邊,都是各種V8、V12發動機,可以說是油老虎,一點也不為過,以前油價便宜,幾美元一郵箱,現在卻是有錢也買不到油了;
而更嚴重的是,不僅僅是私人汽車,連長途運輸貨物的卡車,都找不到柴油了,甚至飛機專用的航空燃油、輪船用的重油,都開始緊張起來,市麵上其實也並非絕對沒有,中東限售還不至於影響這麼大,可太多資本一起參與進來囤貨,那破壞性就是十足了,連很多國家都扛不住。
因此,歐美各國第一時間開始譴責中東國家,但屁用沒有,有本事你上JD,不然就隻能在媒體上嗶嗶一下了。
香港這邊,自然也是一樣的結果,各個加油站很快就空了,多少出租車、私家車、卡車等等都拚命的到處找油,所有人都急死了,這可是嚴重影響生意的。
沒有交通運輸,影響的也不僅僅是出行,而是整個社會的正常運轉,工廠的物資進不來,那就隻能停工,一個產業鏈之中一家工廠停工,便可能影響全部產業鏈條上的工廠,繼而引發連鎖效應;
原本就處在經濟下行的香港經濟,進一步遭到重創,原本還能指望工業,卻沒想到會發生這種事。
PS: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