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原先曆史上那種帶科教內容限製的電視台,楊文東也懶得參與,但一家正常的電視台,在如今香港經濟火爆、文化輸出的背景下,是絕對能夠存活很長時間的,如同麗的(未來亞視)。
對應電視台,除了內容之外,楊文東更看重其新聞作用,這也是很多大財團看中電視台以及大報社的原因,能夠左右很多事情;
“新聞配合?楊生,這個就太籠統了。”何佐之皺眉道:“如果這樣的話,那我這個電視台,一半以上的作用可就沒了。”
他也不是傻子,自然知道電視台最重要的是什麼,也知道楊文東的目的。
楊文東笑道:“也不是全部,我隻需要在關乎我商業戰略的時候,你們電視台能夠配合我就行了,其他正常時間段,隨意,包括我旗下的TVB,大部分時間我也是不管的。”
“沒有時間限製嗎?”何佐之突然問道。
楊文東反問道:“為什麼要有時間限製?這些配合我也不是不給錢的,費用都是正常,隻是我需要其他的電視台媒體,能夠不與我作對就行了。”
麗的那邊被英資控製,且還是獨資的,所以他也沒辦法乾涉,但新開的電視台,按照目前趨勢,他肯定是要保障被華人獲得的,再之後就是自己的間接影響了。
就利益來說,電視台也沒多大的,TVB一年的淨利潤,還比不過中環一棟小大廈的租金,純粹就是影響力很大。
何佐之一聽如此條件,便沒有再繼續猶豫,立刻答應道:“好,那沒有問題,不過我需要這一切形成文字。”
“這是當然,你這邊稍微等幾天,我手下的法務部與商務部會撰寫好相關文件的。”楊文東點點頭說道。
任何實質性的合作,自然還是要形成法律文件的,不過有些事情,可能不能存在於文件之中,便以大佬的口頭為準,一般情況下,也不會出現違約;
這也算是商業社會的一個常態了,比如前世的矽穀幾大巨頭便有了口頭協議,相互之間不挖人,避免人工成本越來越高,這件事後來要不是有個蠢貨發了郵件,也不至於被曝光了。
何佐之點頭道:“好,那我等著楊生的好消息。”
何佐之告辭後,正好蘇依依也趕來了,於是便說起了這件事;
蘇依依聽完後道:“看來我們財團對香港的影響力越來越強,讓港府也開始忌憚了。”
“以前的怡和與彙豐其實也都一樣,主要還是我們是華人,港府態度不一樣。”楊文東不在意說道:“等未來內地與西方國家關係更好,在聯合國實力越強,那我們華人就會重新成為香港的主宰。”
其實本質上香港資本社會的華英逆轉,就是內地的崛起外加大英帝國的衰敗,二者結合的緣故;
“真的嗎?”蘇依依有些不可置信。
楊文東笑道:“對,必須的,國內去年進口那麼多重工業設備,就是為了發展經濟,這經濟強了,其實什麼都強,包括JS,而且這方麵,內地可不差。”
其實西方拉攏內地的目的,就是為了看中華國的JS。
前世的人都知道老美贏了冷戰,卻不知道70年代或者80年代初,北極熊才是冷戰的強勢方,給了西方太大的壓力,老美與歐洲都快頂不住了。
這裡麵的故事,太多了,說也說不完
聽到楊文東描述了一大堆國際事宜之後,蘇依依才恍然大悟,道:“想不到香港居然也與這些事有關。”
“當然,我們香港也算是經濟可以的城市了,國際貿易越來越發達,自然也跟國際大事有關了。”楊文東點點頭說道。
蘇依依道:“我倒是沒考慮那麼多,隻要安心將我的連鎖店做好就行了。”
楊文東問道:“你的依然之家,現在在亞洲有多少門店了?”
蘇依依很早之前就成立了自己的服裝連鎖店,楊文東除了在資本層麵上幫助,還引入了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進入香港,降低生產成本,額外就是按照前世優衣庫的運營模式,教給了她。
蘇依依道:“香港這邊一共有186家,東南亞差不多2200家了,主要也是在各個城市之中,發展緩慢,所以我準備進軍日本了。”
“進軍日本?那也行,不過在日本的話,就采用香港的模式,全部房產自持吧。”楊文東想了想說道:“資金的話,我旗下幾個子公司在日本也有很多業務,有著不少日元儲備,你可以用來購買物業。”
當一個財團夠大的時候,除非是楊文東記憶中知曉某一個貨幣會發生大的變化,不然都是各種貨幣都持有,保證方便性以及降低彙率風險;
其中英鎊、美元、日元、德國馬克等主流貨幣最常見,目前來說這些是比較穩定的,因此在這些區域賺到錢後,也不急著兌換成港元,基本上是留在本地,有的投資就投資,沒有投資就購買國債等低風險基金等等。
蘇依依詢問道:“你看好日本未來的地產?”
楊文東點頭道:“對,日本現在的經濟發展的非常好,國際貿易這一塊吊打美國與歐洲,太多外彙流入日本本土,為了保持貿易平衡,日本就必須多印發自己的日元;
這麼多的日元又隻能在國內市場流通,那肯定會有很多一部分流入股市與房市的。”
這其實也是前世內地房地產市場暴漲的原因,股市也應該差不多,隻不過因為一些原因歇菜了,最終隻有房市獲得了滾雪球的發展;
未來十幾年,日本地產市場與股市會吸收前幾十年的出口經濟貨幣外加再幾十年後的透支消費,從而獲得了快速的地產上升,上升幅度僅次於香港;
而香港隻是一個城市,自己又不可能在這裡無限投資,那將資金遷往日本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或者隔壁灣灣,發展的路線其實也差不多。
不過目前日本房地產市場還沒有開始爆火,暫時不急,但如果要去做業務,那自然要自持物業,一方麵享受巨額漲幅的收益,另外一方麵,這種業務必須要穩定,所以必須自持,租賃的話就很容易給房東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