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不回長安,就廢太子_家父李世民,請陛下稱太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家父李世民,請陛下稱太子 > 第276章:不回長安,就廢太子

第276章:不回長安,就廢太子(1 / 2)

“太子是否謀反,尚無定論。”

“即便其有不軌之心,在長安城中,天子腳下,亦難以施展。”

“陛下聖明,洞察秋毫,定會妥善處置。”

“晉王隻需做好自己,以不變應萬變。”

“切不可操之過急,以免暴露意圖,陷入被動。”

“若太子回了長安還要謀反,晉王可在適當時機,向陛下表明忠心。”

“向陛下說明,支持太子,乃出於對兄弟情義的看重及對朝堂穩定的考量,並非知曉太子謀反意圖。”

“換而言之,隻要太子沒有暴露出謀反意圖,晉王暫且就隻能站在太子這邊。”

李勣循循教導。

如今的局勢,早就跟以往不同,成了太子一家獨大。

李勣看得清楚,即便太子回了長安,隻要陛下不是直接拿下太子,那麼魏王那邊,根本無法與之抗衡。

太子真正的對手,隻有陛下。

魏王不過是陛下台前跟太子打擂台的傀儡,哪怕是說得到了五姓七望的全力支持,那也隻是外圍的影響力,權力的核心地帶,最終還是落在太子跟陛下這裡。

在這場政治博弈中,晉王現在能做的,就是自保。

再就是靜靜的等待時機。

李治感激地說道:“李公,您的一番話如醍醐灌頂,讓我茅塞頓開。稚奴定當謹慎行事,不辜負李公的一番教導。”

自稱稚奴,李治已經被李勣所折服了。

他沒有魏王的優勢,亦沒有太子的強勢。

想要往上一步,隻能依賴於他人助力。

李勣語重心長地說道:“晉王,與其他皇子交往,要保持謙遜有禮,不可張揚。”

“對於支持太子的大臣,晉王應以禮相待,表達尊重,讓他們感受到晉王的誠意。”

“對於搖擺不定的大臣,晉王可適時展現自身能力與抱負,吸引他們的支持。但要注意方式方法,不可急切。”

“至於支持魏王的大臣,晉王無需刻意討好,但也不要輕易得罪。維持表麵的和諧,以免樹敵過多。”

隨後,李勣又教導李治諸多細節,包括向陛下進言的時機,合適的措辭,語氣,以及在不同情形下如何應對其他皇子和大臣的反應。

在李勣心裡,自然是希望最後的贏家屬於晉王。

——

遼東,神武宮。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穿透厚重的雕花窗欞,灑在李承乾的寢殿內。

李承乾在睡夢中微微動了動,緩緩睜開雙眼,眼神中帶著初醒的迷離,卻又透著一股曆經磨礪後的堅毅。

身邊是還沉浸在睡夢中的狄奧多西。

似乎是聽到了動靜,哼哼了幾聲,不過因為太過疲憊,依舊睡得香甜。

自從狄奧多西來到遼東,就跟金勝曼很不對付,兩人暗中多番爭寵。

這些事情,李承乾也是知道的,倒也沒有太過在乎,隻是招呼內侍文忠看著點,彆搞得太過分了就行。

外屋。

內侍文忠已經帶著宮女等候。

聽到動靜,服侍的宮女輕步入內服侍。

因著狄奧多西也在的關係,文忠知曉太子脾性,並未進來。

等到太子出來後,再安排宮女此後洗漱穿戴,準備早膳。

早膳過後,李承乾便前往書房。

書房內,擺滿了各類遼東地區的軍事布防圖、民生規劃圖,以及大量的奏折。

權力有多大,責任就有多大。

李承乾掌握著整個遼東的軍政大權,與此同時,自然也提前過上了相當於皇帝的日子。

這就跟大明的朱元璋一樣,如果選擇緊握權力,那麼事務也會變得繁多。

當然,李承乾也不會像是朱元璋那樣,把大大小小的所有事務都全部抓在手裡,那樣可真是太累了。

即便是下放了大量權力,可政務依舊很是繁多。

仔細翻閱著近期各地呈上來的民生奏折,看到遼東百姓在新政推行下,糧食產量漸豐,商業也日益繁榮,李承乾微微點頭,麵露欣慰之色。

現如今遼東老牌貴族被大量審判,權力直接落到鄉村一級,政令通行,整個遼東的發展是非常迅速的。

尤其是農田的開發,幾乎已經是這個時代最快的速度了。

今年秋收,必然是重大豐收。

處理完民生事務,李承乾將目光投向軍事布防。

軍部的奏疏裡,記載著關於軍隊的操練情況,以及邊境的防禦狀況。

遼東的主要威脅來自於草原,遊牧民族在活不下去的情況下,隻能選擇劫掠,這種情況是不可避免的。

批閱了今日份的奏疏後,已是過了一個多時辰。

李承乾開口問道:“文忠,近日可有關於百濟那邊的消息?長孫無忌在那行事如何?”

文忠微微欠身,恭敬地回道:“殿下,臣聽聞,長孫司徒在百濟對殿下推行的新政,表麵上頗為支持,還依照新政的一些條例,在百濟鼓勵農商,減免了部分賦稅,百姓對此倒是讚譽有加。”

李承乾微微點頭,神色稍緩:“如此甚好,看來舅舅還是顧全大局的。隻是,我聽聞他在百濟大力整頓吏治,可有此事?”

文忠接著說:“正是,殿下。長孫司徒到了百濟後,嚴查腐敗官員,懲處了不少貪墨之輩,這一番動作,倒是讓百濟官場風氣為之一振。”

李承乾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若有所思:“整頓吏治是好事,隻是不知他換上的都是些什麼人?”

長孫無忌抵達百濟的消息傳開後,許多大唐前來遼東求官的文人學子,更傾向於前往海東,也就百濟地區。

文忠麵露猶豫之色,小聲說道:“殿下,據下麵傳來的消息,長孫司徒換上的官員大多是他的心腹。”

“這些人裡,有不少確實有真才實學,將地方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可也有少數人,行事作風讓人捉摸不透,隻一味地對長孫司徒言聽計從。”

李承乾輕哼一聲:“我就知道,舅舅此舉雖有整肅官場之功,卻也難免有培植勢力之嫌。”

“你讓人多多留意,除政務外,軍隊之事,不可讓其插手。”

隻要兵權穩固,其他方麵,倒也無傷大雅。

“是,殿下,臣定當全力留意。”文忠恭敬地應道。

午膳過後。

李承乾走出神武宮,前往遼東講武堂。

一路上,百姓們見到太子車架,紛紛跪地行禮,眼中滿是敬重與感激。


最新小说: 滿身金色詞條,女帝心態炸裂 我不是天才刑警 北魏遺史 重生1958,扛槍打獵帶富全村 港綜從怒火重案開始 桃花劫 猝死後,穿越異世我成為救世主? 八零小木匠隨軍 輪回中em 從魔法少女開始獨斷萬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