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世昭從模擬推演裡的狀態抽離出來。
目前大周王朝的基本盤仍然是以世家大族為主導的官僚體係,雖然楚世昭很不想承認,但眼下的他,麵對這些人,猶如蜉蝣撼樹。
因為這些人基本上已經做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複雜關係網,兩個大族之間的聯姻不少,而大族和大族之間聯姻以外,他們還擁有著一定數目的‘門生’。
在模擬推演裡,楚世昭行使自己的政見,幾乎是被這些人掐得死死的。
最終解決掉他們的唯一辦法,就是將提出問題,質疑問題,不想完成楚世昭指標的人全部乾掉。
殺了這批人後,才讓楚世昭的變法真正意義上的順利起來。
而楚世昭能夠那麼囂張的一切全部建立在楚世昭取得兵權的基礎上。
顯然,現在的楚世昭是不具備得到這些大族支持的基礎,人家是有更好的選擇,何況那些大族心中最佳選擇的對象,也會積極擁立、維護他們大族利益。
那麼為什麼要選擇一個可能破壞集體利益的人取得皇位呢?
這就是本質問題。
大族想要的理想狀態是——他們兒子的兒子在大周王朝還能享受高官厚祿。
無論能力優劣好壞,無論品性是否端正,隻要他們的後人能夠榮華富貴,他們的地位不受影響。
若是沒有【大帝成長計劃】的楚世昭,顯然會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因為文化知識已經被壟斷在了這些大族的手上,這就讓楚世昭選擇人才的空間非常狹小,而且就算有看中的人,出於立場,楚世昭也很難找到可用之人。
但是,【大帝成長計劃】正好幫助楚世昭篩選了一批人才出來,一批完全可以和世家大族對峙的人才。
可還是那個簡單粗暴的問題。
留給楚世昭的時間不多了。
現在僅僅靠著楊方和桓盛,楚世昭在中央朝廷的影響力還是微乎其微。
他們兩個人的話語權還是太低,就連現今有些風頭的桓盛,也是得到了永晉帝的支持,又有桓節這個重要的場外因素。
不然的話,桓盛其實也沒有什麼資格和這些在本土根深蒂固的大族勢力抗衡。
畢竟桓節在涼州勢力再大,他也不可能一眨眼的功夫就乾到長安來。
楚世昭現在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招牌做做好。
而且,他最不能乾的事情,就是偏向於世家大族。
很簡單的道理,他身居東宮的兄長支持世家大族,楚世昭也支持世家大族,但是身份上孰優孰劣一眼便知。
那麼有更好的選擇,為什麼這些世家大族不支持楚世煦,而跑來支持楚世昭。
這就像是同樣開一家飯店,楚世昭不拿出自己的特色,反而去學習彆家店的招牌菜,那就是在給自己找不痛快。
並且還會讓原本喜歡自家特色的人就此跑路了。
楚世昭乾脆就把自己廣納寒士,治安疏勸導父皇的那一套作風貫徹到底。
拉攏那些和世家大族並不對付.甚至於和大族利益有些爭端的大臣。
在武德殿醒來以後,楚世昭一早就拿著自己找人定製的五色棒督查長安市容。
人設都是自己立的。
治安疏以後,楚世昭罵爽了,身上的擔子也就重了,敢說不敢做,那就等於沒說。
敢說又敢做,那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前期的局勢不好,楚世昭不管是被起義軍圍攻還是被匈奴人圍攻亦或是被兄長逼殺,那都是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隻要一次選擇沒做對,楚世昭就是死路一條。
既然如此,那就怎麼痛快怎麼來。
橫豎都是死,不如死得其所。
楚世昭這會兒,那可真是當仁不讓。
他就恨不得當街逮到一個為非作歹的官宦之後,然後拿出自己的五色棒拳打腳踢,既能讓自己爽到,還能繼續刷聲望。
但是,楚世昭這麼明目張膽地在長安遊蕩,自然是唬住了那些尋常時日在長安作樂的紈絝子弟。
人家也不蠢啊。
五色棒,這可是大周王朝執法所用,由紅、黃、綠、白、黑塗在棒上,有犯禁的人,不管是誰,都用棒打。
楚世昭上奏了治安疏,又在朝堂上怒斥群臣,這會兒拿著五色棒巡邏長安,試問誰敢招惹這個瘋子啊?
接連七天,楚世昭愣是拿著五色棒逛了長安七天,走到哪,都是一幅無事發生的景象。
而長安的治安,也是在楚世昭的巡邏之下,安定了許多。
郭謙主導的武德司雖然有著兼顧治安,巡邏長安的職務,可是碰到那些有背景,有家世的人,其實也就由郭謙出麵‘苛責’、‘勸導’幾句,實質懲罰是沒有的。
這天子腳下,隨便抓個人,搞不好都是哪個高官的親戚,不是郭謙這種八麵玲瓏的人,尋常人真接不住這活兒。
但郭謙再怎麼懂人情世故,那他也不喜歡天天和那些大族子弟打交道。
他可太清楚自己的地位和權力從何而來了,而一旦永晉帝駕崩,那他又該怎麼辦呢?
所以郭謙很討厭那些作奸犯科的大族子弟,抓了不敢重罰,罰了又怕被他們日後清算。
楚世昭拿著五色棒到處巡邏長安,無疑是讓郭謙高興壞了。
但是長安那些大族子弟卻都要被楚世昭給憋壞了。
這些人不是說裡麵的人沒有本事,而是大周王朝的風氣自永晉帝一朝就愈發崇尚奢靡。
互相攀比的風氣日益嚴重,還有鬥富的現象。
不是家中的長輩千呼萬喚,讓他們這些時日低調,他們恐怕早就憋不住了。
永晉帝這一刀下去,把王睿貞這樣的大臣直接給殺了,帶給群臣的震懾力還是太強了。
楚世昭拿著五色棒,沒能找到大族的事兒,可楚世昭也沒閒著,他順手還去研究了一下製成細鹽的秘方。
回頭,楚世昭準備‘走私’一下細鹽,客串一下鹽商。
沒辦法,楚世昭沒有外戚,娘親早逝,也沒有什麼親戚能夠幫到楚世昭,這就導致在資金方麵,楚世昭很是匱乏。
背嵬軍的武器裝備都是桓盛搞來的,就連很多事情的資金,也是桓盛出的。
但是楚世昭也不能全靠桓盛,所以他就得想辦法掙錢,而在這年頭,鹽的價值很高。
楚世昭就開始打鹽的主意了。
第八日的長安巡視,依舊無果.楚世昭沒能找到刷名望的對象,這讓他‘大失所望’地回到了武德殿,還好在這之外,楚世昭還另有籌備,他決定主動出擊,試試水深。
而楚世昭這一次回到武德殿,卻見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