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得不立刻返回五霞天,尋一處隱秘地方,療傷培元。
如今說起這些經曆,她仍舊意猶未儘,頗為遺憾。
“可惜通往東界法天其它結界還多有混沌煞氣未儘,我毀去幻光、赤陽點仙譜已幾乎消耗所有,暫無餘力再去彆處,隻能暫時作罷。”
這一閉關,光陰流轉,歲月不存,人間百載悄然而過。
待她將傷養好,修為境界回歸大羅,重見天日,就發現這一百年間,五霞天已然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窮奇封印一破,上界靈氣流瀉下方諸天,五霞天本就能人輩出,如今靈力上限的桎梏再去,立刻就有不少大修士突破原本境界限製,再上一層樓,其中更不乏資質異稟的天才達到從前難以想象的境界,甚至比肩仙人。”
五霞天並不像碧雲天那樣,根據修士修行路子的不同,以劍修武修鬼修妖修等劃分各自的境界,而是統一根據境界高低,分出守物、知常、齊生、逍遙、和光、無有六境。
其中最後和光與無有二境,是在近年靈氣增加之後,陸續有天才修士突破至高的逍遙境界,達到原先難以想象與企及的更高修為,才隨之增加的兩個新境界。
“和光境大圓滿,差不多能至仙人玉成境,至於無有境,更是相當於玉成境巔峰,甚至能摸到大羅境的門檻。如今百歲剛過,尚未聽說無有境大修士出世,但和光境已有六七位之多,其中圓滿者更有二三,可見五霞天確實棟梁濟濟,世間也從來不缺天才。”
說至此處,連謝長安也不禁心生感歎。
她根骨尋常,若無那顆青蛟內丹,本無仙緣可言。聞琴道人在看見她的第一眼,就斷定她的根骨無法修仙,雖然當時帶了些許不喜的偏見,但這句話並非虛言。
謝長安所能憑借的,不過是稍微能拿得出手的悟性,以及一顆堅韌不拔的心。但以此資質,在上界靈氣充沛的前提下,她如今尚能達到大羅境,那世間無數比她資質更好,根骨更佳的修士,能在百年間突破上限,修至玉成境,就更不稀奇了。
由此推想,部分仙人之前不願靈氣下放,甚至意圖斷絕下界靈脈,也就能夠理解了,因為長此以往,上界未必有優勢可言。
祝玄光:“比起碧雲天,五霞天的靈氣底蘊的確更為充沛,如今限製一去,更是如虎添翼,若當年仙人大戰有此底蘊積累,結果尚待兩說。”
這百餘年,對五霞天帶來的變化無疑是巨大的。
沒了上界的乾擾,又有了靈氣的巨幅增加,人修天才紛紛湧現,各洲宗門勢力也發生變化,或壯大,或衰亡,逐漸形成如今十宗的局麵。
“中垣洲的九曜庭與善成道院,東禹洲的青帝城與不工閣,西奎洲的春江撫琴閣與畢方燈殿,南炎洲的臥龍疆與萬寶閣,以及北潯洲的咫尺天涯與漫古今台,並稱當世十大宗門。當日我在琅嬛仙府第三十層,寒景將我帶到五霞天,我們二人分彆附身鬥法所用的,正是善成道院的葉沉璧,和青帝城的李伯夷的身軀。我出關之後,一路遊曆,聽說他們二人如今也已晉升至和光境了。”
祝玄光沉吟道:“你可曾聽說一個叫倒懸淵的門派?若我沒記錯,他們應是中垣洲的。”
謝長安想了想,她未途徑中垣洲,但在打聽來的紛繁消息中,還真就有倒懸淵的一份。
“是那個昔日出過徐無夢的大宗?據說他們在仙人大戰中損失慘重,高修戰力隕落大半,元氣大傷,後來曾出過一位和光境大修士施逢意,本有重新崛起之勢,隻是二十年前,施逢意與其他幾位人進入一處名為長春穀的上古遺址之後,就再也沒出來過。外麵傳言,這些人恐怕已隕落在長春穀。倒懸淵自此也一蹶不振,淪為二三流宗門了。”
祝玄光聞言輕輕一歎,什麼也沒說。
昔年種柳,今看搖落,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仙人尚有隕落,凡世興衰起伏,物是人非,也是尋常。
隻是當年與徐無夢有關的那一點羈絆,在歲月裡逐漸消亡逝去,終將不複存在。
得益於祝玄光留下的那幾張近乎遺書的符信,謝長安也知曉那段慘烈跌宕的往事,對方即便沒有全說出口,她也能猜到大概。
但轉念一想,數代人前仆後繼布局的赤霜山,沒了涉雲、祝、方三峰峰主的赤霜山,精英弟子慘死冰墟的赤霜山,如今隻剩沈曦苦苦支撐,又何嘗不是另外一個位麵的倒懸淵?
隻不知赤霜山如今如何,沈曦與張繁弱他們又如何,待下界諸天真正融合,他們是否還有相見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