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裡仁》第一章:“子曰:裡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文中的"裡"指的是居住的地方,也可作動詞用,即居住。最後的"知"字是個通假字,意思與"智"相通。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居住在有仁德之風的地方才是美好的。不選擇有仁德之風的地方居住,怎麼能稱得上明智呢?
相傳孔子周遊列國曾到過這個地方,當地人請他講學,以上那段話,就是孔子講學的內容,後人為紀念此事,便取其中的“裡仁”二字來為這個地方命名。
鄉裡有座觀音聖帝寺,聖帝指的是關公。就是廟裡既供奉觀音菩薩,也供奉關公。
據說清朝的乾隆年間,黃河洪水泛濫,一尊觀音佛像和一尊關公像從上遊漂來,漂過很多地方都沒有停下來,隻有到了裡仁這個地方才停住。
當地人趕緊將聖像打撈上來,建廟供奉。
因廟內同時供奉觀音菩薩和關公,所以取名為觀音聖帝寺。
客人到了地方,下車後讓毛哥稍等一會,他說還要回縣城,過來是拿些東西。
毛哥同意了,這樣他不至於空跑回程。
我也下了車,四處看看。
突然我發現遠處有個菜園裡,開著很漂亮的紅色花朵。
我正想過去看看,就見剛才的客人拿著個塑料袋從那個方向過來了。
回到車上,我盯著那人手裡的塑料袋,好奇的問:“這些是什麼東西?”
他回答:“朋友送的調味料,吃火鍋時候用的。”
然後就催著司機趕緊回去。
一路上都很順利,半路經過一處工地,我忽然跟司機說:“停車!”
車子剛停下,毛哥轉頭問我:“怎麼了?”
突然麵前5米左右,一輛黃色的大渣土車猛的衝出來,撞到了我們前方右手邊的高牆,一聲巨響,牆被撞出個大洞。
毛哥呆呆的看著那個方向,雙腿不由自主的哆嗦起來,一陣後怕。
就差了幾秒鐘,撞上的就是我們的車了。
後座的乘客臉色蒼白,目光呆滯,想想剛才車子從前麵衝過去的場麵,還是覺得很恐怖。
然後毛哥長吐一口氣,連聲說:“還好,還好!菩薩保佑!”
歇了好一會,才重新發動車子,繼續上路。
路上他心有餘悸的說:“幸虧你剛才叫我停下來,要不真不知道會怎樣,可能小命今天就交代了!”
“不對啊,你是不是預感到要出事?所以今天跟著我的車?你還真神啊!”
我說:“是你好人有好報!我隻是幫你渡個劫!”
後座的乘客驚奇的說:“這小兄弟還會看相解難?真人不露相啊!能不能也幫我看看,我最近挺倒黴的!”
我說:“你是挺倒黴的,今天估計回不了家了。”
他問:“什麼意思?”
我跟司機毛哥說:“待會你跟著我指的路走,又快又安全!”
毛哥說:“好的!”
然後就在我的指點下,把車開到了縣公安局。
隨後宋流風警官在男子塑料袋裡,查獲幾斤罌粟果。
並根據我提供的線索,趕到裡仁鄉,發現一處非法種植罌粟地,鏟除罌粟5千餘棵。(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