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一座曆史文化名城,我國七大古都之一,有3000多年曆史,也是我國名勝古跡最集中的城市之一。
主要旅遊名勝有故宮、**廣場、八達嶺長城、北海、頤和園、天壇、香山等。
他們問我想去哪玩,我說去十三陵看看吧。
張元華心想,這高人還真是特立獨行,第一次帶女朋友遊玩,竟然去十三陵。
王雪梅卻覺得無所謂,反正北京的景點都逛過,去哪都一樣。
明十三陵,是明朝十三個皇帝的陵墓,坐落在北京西北郊的燕山山麓的天壽山,總麵積一百二十餘平方公裡。
這裡自永樂七年(1409)五月始建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葬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金碧輝煌的皇帝陵墓。
明十三陵建築雄偉,體係完整,曆史悠久,具有較高的曆史和文物價值,是當今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神路是十三陵的前導部分,由石牌坊、大紅門、神功聖德碑亭、石像生、龍鳳門等一係列石雕群組成。
石牌坊,位於神路的起點,用白石雕刻而成,高7.91米,碑身刻明仁宗朱高熾為其父朱棣撰寫的碑文。
碑亭的北麵是長達800米的神路,及兩側的石望柱和石獸石人。
石獸依次為獅、駱駝、象、麒麟、馬,石人12尊,有將軍和文臣等。
石像生造型生動,雕工精細,具有很高的文物和藝術價值。
我們慢慢走著,一邊走,我一邊把書上了解過的知識與麵前的實物驗證,同時跟兩人講解著。
王雪梅聽的很認真,聽我說的很詳細,感覺像老師在課堂上上課,頓時敬佩不已。
張元華則目瞪口呆,心想咱這是誰給誰導遊?
從神路穿行而過,之後我們依次參觀遊覽了長陵和定陵。
十三陵長陵,為明成祖朱棣及徐皇後的陵地,占地約12萬平方米。
長陵建築坐北朝南,平麵布局呈前方後圓形狀。
其前麵的方形部分,由前後相連的三進院落組成,整個陵園圍牆環繞。
在陵的中軸線上有主體建築陵門、祾恩殿、內紅門、欞星門等。
明長陵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區內最主要的旅遊景點之一。
祾恩殿通體采用楠木建築而成,麵闊9間,進深5間,象征皇帝“九五”之位。
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顯皇帝朱翊鈞(年號萬曆)的陵墓。這裡還葬有他的兩個皇後(孝端顯皇後、孝靖皇後)。
定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於長陵西南方。
定陵的主要建築有祾恩門、祾恩殿、寶城、明樓和地下宮殿等,占地182000平方米,是明十三陵中一座唯一被發掘了的陵墓。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定陵被當作“牛鬼蛇神”批鬥,萬曆皇帝及兩位皇後的屍骨棺槨被毀。
由於當時人們文物保護意識不強和發掘技術有限,使定陵出土的大量絲織品未得到及時有效的保護,迅速風化。
定陵的粗暴發掘被認為是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劇,此後,國家出台若乾政策不再主動挖掘帝王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