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明十三陵_江蘇風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江蘇風雲 > 第156章 明十三陵

第156章 明十三陵(2 / 2)

我問張元華:“你說明朝有十六個皇帝,為什麼隻有十三個陵墓呢?”

張元華說:“明朝第一任皇帝朱元璋的墓在南京、第二任皇帝朱允炆失蹤了,沒有墓,朱祁鈺被他哥朱祁鎮踢出了十三陵,葬在了北京城的五環外。”

“不錯。”我點點頭。

“古往今來,人們大都認同明十三陵是一塊風水寶地,可是卻又都很奇怪,為什麼這塊風水寶地,埋葬的皇帝多是短壽之人?難道是這個風水有問題嗎?”

兩人都很奇怪,同問為什麼?

“我也不知道啊,所以過來看看。”我笑著說。

十三陵所處的地形是北、東、西三麵環山,南麵開放寬敞,山間眾溪彙於陵前河道後,向東南奔瀉而去。

尤其是長陵位於來龍的正脈,陵前6公裡神道兩側有兩座小山,東有蟒山形成龍山、西有虎峪山作為虎山,位於天壽山南麵相對而峙。

溫榆河與其它小河蜿蜒往東南方彙聚成一湖泊,解放後已建成十三陵水庫,龍盤虎踞把守著十三陵水口,重巒疊嶂,如拱似屏,守衛著氣勢宏偉的帝王陵墓。

這風水上符合背靠玄武,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的四靈方位風水格局。

天壽山主峰海拔700米,山勢延綿,龍脈旺盛,陵墓坐北朝南而立,靠山雄偉壯觀,左右護砂環抱,朝向南麵遠處一直伸展至北京小平原,前景開闊。

陵墓的明堂平坦寬廣,山上草木豐茂,地脈富有生氣,無疑是一處天造地設的帝陵吉壤。

這麼好的風水寶地,為什麼會有人說不好呢?問題出在哪裡呢?

我這次也是想驗證下逍遙訣中的“合”字訣,所以才會特地跑過來。

可惜時間短,而且沒有機會從高處查看整體局勢,終究隻能走馬觀花,匆匆而過了。

明永樂七年,明成祖朱棣開始為自己尋找一塊墓地。

為了尋得一塊稱心如意的墓地,明成祖找來一位江西道士廖均卿。

於是,這位道士開始四處為其尋找寶地。

廖均卿的先祖廖三傳,是唐朝著名風水大師楊筠鬆的傳人。

楊筠鬆,俗名楊救貧,唐代竇州人,著名風水宗師。

楊筠鬆為唐僖宗朝國師,官至金紫光祿大夫,掌靈台地理事,為唐朝著名地理風水學家。著《疑龍經》、《撼龍經》、《一粒粟》、《天玉經》、《都天寶照經》、《天元烏兔經》。

根據《興國衣錦三僚廖氏族譜》的記載,道士廖均卿是以風水理論中的“陰宅風水術”為指導,為帝陵進行卜選的。

所謂的卜選,就是指墓地四麵環山,左右及前方有水環繞,且山水不斷變化。

如此一來,就可以保證陵墓後的山脈、棺槨放置的地方、河流的走向等景物相得益彰,從而,達到吉祥如意的目的。

因此,在古代的時候,人們挑選墓地之時往往會選擇一些無風有水的地方。如此一來,就可以凝聚“生氣”,達到祈求好運的目的。

後來,人們將風水的使用範圍擴大,即:房屋、府邸,宮殿,陵墓都使用風水論。

為了便於使用與區分,人們就將風水劃分為兩種類型,分彆為:陰宅風水和陽宅風水。

在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明十三陵的風水略差,選址不好,最終,導致了明朝的滅亡。(www.101novel.com)


最新小说: 九印邪皇 我真不是仙二代 八零渣夫彆跪了,她被大佬寵上天 為複活女帝老婆,我被迫演狗血劇本 線上表白被拒,線下反被倒追 公主又嬌又媚,攻略帝師上位 全職法師 太虛天驕傳 嫁帝師,一胎兩寶,渣男哭紅了眼 主公,刀下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