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魚沒死,網破了_重生2004:獨行文壇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重生2004:獨行文壇 > 第214章 魚沒死,網破了

第214章 魚沒死,網破了(1 / 2)

對張潮“代筆”事件整整十天的熱炒,讓大家對《青春派·大觀》的關注提高了不止一個檔次。幾乎所有人都篤定張潮一定會用自己的方式進行反擊。

之前他在博客上的倒計時——“七天”“六天”“五天”“四天”……——不僅是對新雜誌的預告,更是對自己反擊汙蔑的預告。

果然,《青春派·大觀》在6月30日正式開售以後,就迎來了銷量爆發。開始放暑假的學生們撲向每一個可能有售賣《青春派·大觀》的書店、報刊亭,不僅要給自己買,還要給自己的朋友買。

不僅學生們要買,全國各地跟文化這條線的記者們,也著急要買到這本雜誌。有關係的,就托關係讓書店給自己預留;沒關係的,隻能跟在長長的隊伍後麵乖乖排隊。

《青春派·大觀》的零售銷量在30日當天就突破了30萬份,加上預訂的讀者,達到了恐怖的50萬份。各地增訂的電話與郵件,不斷飛向編輯部,讓所有人都應接不暇。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青春派·大觀》的創刊號很可能會突破100萬銷量。

隻有那些提前預訂的讀者比較自在,可以悠悠哉哉地從門房、郵箱或者自己大門口,取到還散發著油墨清香的雜誌,欣欣然進屋,再打開雜誌,看看張潮說了什麼。

而張潮的第一份正式反擊,就是發表在《青春派·大觀》上的創刊詞,名為《文學的秘密》。

【這是個博人眼球的標題】

【文學是沒有秘密的。或者換一種說法,文學的秘密是公開的。每一部、每一篇散文、每一首詩歌,都在周而複始地講述著這個秘密。隻是大部分人聆聽過後,或僅僅短暫駐留,或選擇揚長而去。隻有極少數人,願意長久地徘徊其中,不斷傾聽。……】

【這與其他大部分藝術形式不同。我們很容易知曉畫家、音樂家的師承,因為若無人為你解讀光影與音符的奧秘,那再聰慧的天才,往往也不得其門而入。而文學不同,除了福樓拜莫泊桑這樣流芳後世的佳話之外,我們甚少聽說哪位文學家師承某位具體的先賢。更多時候,他們是用不同的作品,打開了通往不同世界的大門……】

【所以雖然文學沒有秘密,但是文學家有。每個作者內心都有一個不輕易示人的秘境,那是由讀過的每一本書、走過的每一條路、愛過的每一個人、聞過的每一朵花、流過的每一滴淚……共同構築而成的。甚至對有些作家來說,構成這個秘境的材料,大部分是長久縈繞在內心的痛苦,隻有些許是讓人片刻忘情的歡愉。……】

【所有的文學作品,都是不同秘境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葉外化文字而成。……】

【魯迅先生說“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通”,但這並不妨礙讀者從作品當中去尋找與自己經曆相近的悲歡,或體驗能讓自己感動的悲歡。……】

【每個作家筆下,都有許多個迥然而異、卻又隱約相關的世界。有作家曾經說過:“寫作是一份模仿上帝的職業。”說這句話的作家為此感到快樂。但對很多人來說,寫作是一種強烈的使命感,甚至成為了一份詛咒。但這都不能平息那種去創造一個新世界的衝動。……】

【在這份名為「大觀」的新雜誌裡,我們就能看到很多這樣的作家。他們有的,是剛剛從《青春派》畢業的年輕作者;有的,是默默耕耘許久的實力派;還有的,是將在某個文學類型中開天辟地的大能。他們筆下的世界,光怪陸離的程度,可能超乎所有讀者的想象。】

【我要專門提一下本期的封麵作品:《三體》。這是一部科幻,是由一個每日枯坐在火電廠的工程師,在每日上班的間隙中完成的。這部講述了人類與外星文明之間的接觸、碰撞——但與我們看過的任何好萊塢電影或者任意一部科幻都不同,它更加瑰麗,也更加絕望。……】

【很難用幾句話來概括這部作品,但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作者大劉在某種程度上,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世界觀。絕大部分的類型文學或通俗都做不到這一點,隻能新瓶裝舊酒。但是《三體》,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刷新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我不知道這算不算一種私心太盛的讚譽,但我寫到這裡時,想到這部作品的某些情節,仍然激動不已。……】

【所以一個作家能寫出超越自己人生經驗的作品嗎?我覺得不能。但是外人能僅憑揣測,就為作家勾勒出他人生經驗的全部輪廓乃至為之填充細節嗎?我更覺得荒唐。但是最近我們卻見識了很多這樣荒唐的表演。】

【不過對一個作家來說,人生經曆本身就是一部作品。如果太過於平淡,未免無趣。正是有了種種荒謬的人或事的點綴,才讓這部作品妙趣橫生。……】

【最後,還是要說回「大觀」。從先秦到現代,“大觀”二字屢見於書,解釋各不相同,但是我最喜歡的是賈誼《鵩鳥賦》中所述:“小智自私兮,賤彼貴我;達人大觀兮,物無不可。”這本雜誌,就是為了表達一種“物無不可”的文學觀——不再區分“傳統文學”“嚴肅文學”“類型文學”“通俗文學”……隻要主編和編輯們覺得“可以”,便能選入其中,如斯方可謂之「大觀」。】

【希望每個讀者都能在這本雜誌中找到自己喜愛的文字,享受那短暫的、忘我的精神旅程。】

張潮雖然沒有為《青春派·大觀》奉獻新的或者散文,但是這篇“創刊詞”卻足足有3000多字,不是新作也算新作了。

而且隻有《青春派》的編輯們知道,張潮最早準備的創刊詞並非《文學的秘密》,而是另外一篇內容。但是就在創刊號付印前1個小時,張潮緊急叫停了印刷,並用2個小時完成了新的創刊詞。

馬伯慵還笑道:“我以為你真的也能做到‘八風不動’呢。”

張潮也笑道:“你這是在罵人呢,還是誇人呢?我可不是金庸,蓮嶽、方老師也不是王碩。”

他們倆說的是一段文學界的“公案”——1999年,一向嘴上不饒人的王碩寫了一個“我看”係列,其中就有一篇《我看金庸》。《我看金庸》裡,把“金庸”和“四大天王”“瓊瑤”“成龍”並稱為“四大俗”,直指金庸的行文囉嗦、歌頌強盜。

金庸的回應也是一篇文章,開篇即說“我第一個反應是佛家的教導:必須‘八風不動’”。不過金庸說是要“八風不動”,實際綿裡藏針,光是各種文學評論家、大學教授等對自己的各種讚美之詞,就羅列了“燕師大王一川”“燕大嚴家炎教授”“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等多家。

看似“八風不動”,實則“八風亂動”,倒成了一時笑談。

張潮《文學的秘密》頗有異曲同工之妙。雖然全麵沒有指名道姓地反擊蓮嶽、方老師等人,但是“外人能僅憑揣測,就為作家勾勒出他人生經驗的全部輪廓乃至為之填充細節嗎?”這句話,每個關注這件事的人都知道說的是誰。

何況還有一句“小智自私兮,賤彼貴我;達人大觀兮,物無不可”更是戳中了方老師的肺管。他一向是以理性、客觀自詡,被張潮刺為“賤彼貴我”的“小智”、“自私”,怎麼忍受得了。

而張潮在博客上的更新,更是刺激了所有站在他對立麵的人——


最新小说: 開局被廢,我靠係統成至尊人皇 整個地下世界都聽他的,你說他是臥底? 斷親緣,虐渣渣,重生千金她不伺候了 傻人有傻福,媳婦送上門 網遊:我的鍛造熟練度億萬倍 從小鎮科員到權力巔峰 江少,你的賭注過期了 四合院:從教訓許大茂開始 倚天:我張無忌,無敵的無! 逃生從外賣小哥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