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張潮的俠客行(兩章合一)_重生2004:獨行文壇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重生2004:獨行文壇 > 第232章 張潮的俠客行(兩章合一)

第232章 張潮的俠客行(兩章合一)(2 / 2)

王崇楷滿口答應,並且邀請張潮合適的時候來台島看看。

剛掛掉王崇楷的電話,張潮又給黃傑夫打了過去。麵對自己人,張潮的怒氣可就無所顧忌地發出來了,他對黃傑夫道:“把和華宜那邊的合作逐漸都停掉,另外隨時關注華宜在資本市場的運作,他們這兩年要上市。”

黃傑夫驚詫極了,張潮很少在他麵前表現得這麼強勢,也極少談論其他公司具體的運營細節,這對華宜是哪來的這麼大的火氣?於是問道:“關注華宜的資本運作……我們的目的是?”

張潮冷笑道:“先關注著,具體怎麼辦,等我把一些事情落實後再說。”

黃傑夫應了一聲“OK”,然後趁機彙報了近期的工作內容後,才掛了電話。

張潮在林誌恩說出宋嘉是因為自己的推薦才獲得出演《少年如你》電影機會的時候,他就想到了華宜。

因為當時在場的隻有他自己、導演張艾佳、製片伊哲和副導演陸劍清,而且另外三人都很清楚地知道當時宋嘉和自己連一麵之緣都沒有,完全是陌生人。

張艾佳和陸劍清都是非常職業的電影人,與自己更是無冤無仇,不會亂傳,這點上張潮對他們還是有信任的。

而自己與製片伊哲的合作其實也還算愉快,但是自己偏偏在前一段時間和他的頂頭上司有一場不太愉快的交流。

伊哲作為下屬,把選角會的情況向上彙報當然再正常不過,所以華宜的兄弟二人知道這個內幕的可能性很大,同時他們一直和港台的文化圈交流頻密,趁機拿捏一下自己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處理完這些瑣事,他也是真的累了。來香港兩天,他都處於高強度的腦力活動當中,不是被人灌輸,就是灌輸彆人,才好不容易為事情爭取到了轉機。

張潮站到窗邊,看著外麵燈火璀璨的維港夜景,內心湧上一股強烈的疲憊感。

第二天早上,沒有定鬨鐘的張潮一覺睡到了快10點,又被手機鈴聲吵醒了。拿起來一看是潘要明,就接了起來。

潘要明的聲音顯然比前兩天剛見麵的時候輕鬆許多,言語中也帶著對張潮的感激,不過他這個年紀和地位,自然不會表現地太過於激動,寒暄兩句以後,就進入了正題:

“你要和複賽學生進行座談會,已經安排好了,就在今天下午3點。這是一次閉門會,時間、地點都沒有向媒體透露,儘量低調。

至於和其他BAND1以下學校文學社團代表的座談會,也基本確定可以在明天進行。這個會已經向媒體吹過風了,屆時會有不少於5家報紙進行采訪報道。”

張潮道:“那就好。”

潘要明說完正事以後,又問道:“查先生看了你的直播以後,好欣賞你。你這兩天有沒有空來他辦公室一趟,他希望和你聊一聊。”

這倒讓張潮有些為難了。如果自己來香港專程拜訪金鏞,那倒無所謂了。但是與這樣的大人物交流,需要維持的狀態和耗費的腦力,都不亞於一次電視台的專訪。

自己的行程已經非常緊湊了,實在不想再額外耗費精力。

考慮清楚以後,張潮對潘要明道:“我明天和文學社團代表座談完以後,就要馬上趕回滬上。這次來香港匆匆忙忙,也沒有做任何準備,這麼去見查先生,未免有些不太禮貌。

下一次,下一次我來香港會專程拜訪他,向他請益。”

潘要明不禁犯了為難,猶豫地道:“這……”

張潮立刻說道:“我其實在香港呆的這兩天也沒有閒著,恰好寫了一篇武俠,預計明天就能完成,準備投到《明報》的文學副刊上。

這篇,我想先請查先生看一看,作為我的一份心意,你看可以嗎?”

文人相交,將自己的作品交給對方品評,算是一種很高的敬意了,見麵反而還在其次。潘要明自己也是個作家,自然知道有這篇就可以“交差”了,於是滿口答應下來。

隨後的兩天,張潮分彆與複賽學生以及幾個中學文學社團的代表學生進行了座談,有了之前兩天的鋪墊,效果都很不錯。

一場低調、一場高調的安排,也再次讓香港市民關注到了文學。

待到第二場座談會結束以後,張潮的第一篇武俠也在當天晚上完成了,發給了潘要明,讓他轉交給金鏞先生。

潘要明不敢怠慢,將打印成大字稿,親自帶去給了金鏞。

這篇名為《俠客行》,恰好與金鏞其中一部作品名字一樣。不過隻有7000字左右,金鏞很快就看完了,將稿件放在桌麵上,問道:“你看了沒?”

潘要明道:“來的路上草草看了一遍。”

金鏞歎道:“後生可畏啊。這篇,我希望香港有足夠多的人能夠看懂。發給《明報》方麵,讓他們全文轉載。”

《明報》雖然早已經不是金鏞掌管了,但是他對《明報》的影響力無處不在,潘要明更還是《明報》出版社的社長和《明報月刊》的總編輯、總經理。

潘要明問道:“會不會太長?”

金鏞道:“多一個版麵的事情,你去安排就行。我希望明天所有《明報》的讀者都能看到這篇《俠客行》。”

潘要明點點頭,馬上就動身去了報社。

次日清晨,拿到最新一期《明報》的讀者,驚奇地發現報紙比原來厚了一點。翻開來,原來是副刊整整多了一個版麵。

而多出來的這個版麵,全部給了一篇叫做《俠客行》的武俠。

不少人都驚了,以為金鏞先生耐不住寂寞,又“出山”了。仔細一看,方才發現作者不是金鏞,而是這兩天在香港大出風頭的張潮。

出於好奇心,紛紛認真欣賞起來——

【冬日裡北邊的天竟黑得這樣早,晡時未過就暗得看不清路。道旁的鬆林漸漸地像山水畫裡最濃的那片墨皴,仿佛隨時會有剪徑的強人從幢幢樹影裡闖出來。少俠自然是不怕強人剪徑——至少一個兩個的不怕。他腰間懸著長劍,胯下騎著駿馬,頭頂發髻高聳,紮得極緊,把眼角眉梢都吊高了些許,越發顯得劍眉星目、神采奕奕,任誰看了也要喝彩一聲:好個少年英雄!尋常的匪賊見他這身裝束,怎敢來送死?】

……

(兩章合一,《俠客行》全篇在番外裡)


最新小说: 都市逍遙天醫 過分野 鐵騎壓境,大帥千金邀我去邊關 湘陽路警事 穿書後天幕直播我登基 不嫁高門,誤惹金枝 清冷仙尊被蓄謀已久的魔尊撿回家 靈氣複蘇:開局覺醒無敵領域 天幕放映:在二戰前,放二戰曆史 盜筆:在張家打黑工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