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很多記者能“崛起”,往往就是被某個名人青睞,甚至能進行長時間的跟訪,然後寫出一本暢銷書,直接改變職業生涯的軌跡。
所以肖亞娟馬上反應過來,順著問道:“《我教兒子寫作文》?一聽就很有吸引力。這是你的父親教你寫作的經驗總結是嗎?”
張潮搖了搖頭道:“雖然這本書是這個名字,但其實這裡不僅包含了教我的案例,更多是我爸爸近30年教學經驗的總結。因此既有培養像我基礎較好的學生寫出高分甚至滿分應試作文的案例;
也有大量培養基礎一般甚至較差的學生,如何一步一步向踩台階那樣,逐漸拿到較高分數的案例。我爸爸是廈大中文係畢業的,理論功底紮實;又長期在教學一線實踐,這本書算是他半生教育經驗的集大成之作了。”
肖亞娟用恰如其分的語氣讚歎道:“令尊底蘊深厚,難怪能培養出你。”
張潮點點頭道:“我們知道再好的作家,也未必能在語文考試中取得好成績。我為什麼會是極少數的例外?就是因為我從小就接受我爸的作文訓練,打下了紮實的文字基礎。
他的作文教學方法,不僅培養我一個人,還培養了很多優秀的學生,具有很大的普適性。”
肖亞娟道:“你說得我都心動了,那這本書什麼時候能買到呢?我想買一本送給我侄子呢,他作文就不行,我教了兩次,頭都疼了。”
張潮拿著書的封麵在鏡頭前晃了一下,道:“這本書將由福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下個月初大家就能在各大書店買到了。
你剛剛說的這個問題很有代表性——作文教學裡,會寫的不一定會教,但會教的一定會寫,而且一定善於修改。這本作文選裡,就有十幾篇我中學階段的作文影印件,上麵還有我爸爸親筆批改的痕跡,相信對一些同學會有啟發。”
聽到張潮這麼說,肖亞娟這才真的心動了——誰不想看看張潮在成為著名作家以前的手筆是怎麼樣的?大作家成名也會像普通學生那樣,犯各種表達錯誤嗎?
不僅是她,現場其他等待采訪的記者,也對這本書的興趣拉滿了。
張潮看到眾人期待的眼神,心裡這才鬆了一口氣——至於節目播出以後,大家怎麼評價自己這麼硬核地“為父賣書”,那就管不了了!
果然,後麵市台、縣台的記者,也知趣地把一部分采訪內容,聚焦在了這本《我教兒子寫作文》上,讓它亮足了相!
當天晚上,張潮在三中演講和接受采訪的新聞就登上了省電視台的新聞,不過新聞整體長度不到一分鐘,給《我教兒子寫作文》這本的時間隻有15秒左右。
市台就慷慨多了,足足給了這本書30秒的介紹時間。
縣台則乾脆臨時跑去張潮家裡又采訪了張衛國,最後給了這本書1分鐘的小專題。
第二天,相關新聞陸續被不同的媒體轉發,既有電視台,也有報紙,不過1個星期時間,就在不同方向上,引發了反應各異的強烈反響。
首先,最敏感的是“利”字當頭的出版社。《我教兒子寫作文》的“暢銷書”體質隻要眼睛不瞎都能看得出來。教輔類書籍的市場遠比文學類更加廣闊。
有些爆款一年賣出上千萬冊都不稀奇,如果是係列圖書,在生命周期內賣出上億冊也大有可能。例如著名的《5年高考3年模擬》係列,一度占據了高中教輔書70%的市場份額。
而這兩年最火的《黃岡密卷》係列,全國哪個高中不是人手幾冊?
《我教兒子寫作文》要是賣火了,說不定一本書的銷量和版稅,就頂得上張潮的所有作品!出版社肯定也會賺到盆滿缽滿。
這機會怎麼就讓名不見經傳的福海教育出版社給截胡了?
之前不是沒有出版社聯係過張潮父親想幫他出書,但是大家都是往《兒子張潮》《燕大男孩張潮》這個方向慫恿,結果都被張潮父親拒絕。
大夥還以為是這老頭兒淡泊名利呢——結果現在突然給大家整了個大活兒!
都怪張潮的光環太耀眼了,以至於編輯們都忽略了張衛國同誌廈大畢業生、20多年老教師這些身份。
現在捶胸吐血也無法挽回了,隻能抓緊再聯係——
“《我教兒子寫作文》既然撈不著了,那《我教兒子讀名著》呢?”
“對哦,還有《我教兒子做閱讀》啊!”
“《我教兒子學拚音》也不是不能考慮。”
“社長,他爸爸不是中學老師嗎,還教拚音?”
“哎呀,你管呢。興許人家就要呢?趕緊聯係!”
“得令!”
張衛國沒想到張潮在媒體上一推薦,後勁兒竟然這麼大!這幾天他的手機都要被打爆了,甚至有好幾家出版社的編輯說馬上要來長福登門拜訪。
他雖然年紀大了,但是確實沒有應付過這樣的場麵,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辦,隻能問張潮。
張潮卻毫不客氣,給所有聯係的出版社發了信息,大概意思就是——春節期間不要來長福打擾他們一家過年,不然以後的書都沒份;春節以後也不要來長福,要談合作去燕京找黃傑夫。
張衛國驚訝道:“這樣不會得罪人嗎?”
張潮無所謂地道:“這些都是出版社的教輔編輯,完全是盯著銷量的,沒關係。再說了,得罪人也是我得罪。”
張衛國相信兒子的判斷,這才放下心來。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張潮的演講內容和采訪內容,同時在文學界和教育界,悄然掀起風暴。
在潔白的沙灘與蔥鬱的樹影後,兩個人正在圍繞張潮展開對話——
“聽說你能聯係到張潮?那能不能請他來?”
“……我不確定。”
“那就試一試!”
“那,請他來乾嘛?演講?座談?還是……”
“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