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馬親王的定位(求月票)_重生2004:獨行文壇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重生2004:獨行文壇 > 第289章 馬親王的定位(求月票)

第289章 馬親王的定位(求月票)(1 / 2)

很快辦公室就剩下張潮和許蕊雅、馬伯慵三人。

張潮開門見山地道:“差不多兩個星期後我要去美國,參加《大醫》第二部的宣傳,你們兩個也一起去。”

馬伯慵疑道:“為什麼是我們兩個?”

張潮道:“帶上Rheya,是因為這次我可能有比較重要的場合需要進行專業的文學闡述,英語上我日常聊天還行,專業性的詞彙量遠遠不夠,因此需要一個翻譯。

帶上你,是因為我想讓你去好萊塢看看,另外和好萊塢的編劇們做一些交流。你是‘潮汐文化’中,作品風格最適合走係列劇集開發的。”

張潮一邊說,一邊腦子裡回想起馬親王功力大成後,那爆款電視劇原著一部接一部出的盛況。他可以說是青年一代作家當中,最會“講故事”的一個。

網文改編當中並不是沒有出過爆款劇,但屬於它的時代還沒有到來。現在的導演、編劇們看著動輒百萬字起步的篇幅,就像“耗子拉龜,無從下嘴”。

馬伯慵就不一樣了,從2005年開始,他已經是比較成熟的“故事型”作家了,有非常完整的寫作邏輯和內核支撐,隻要張潮再稍微啟發,提前把《古董局中局》《長安十二時辰》等寫出來不是問題。

帶他去好萊塢,就是讓他近距離接觸好萊塢的電影工業,尤其是增長一點美劇製作方麵的見識。

許蕊雅高興極了,她還挺長時間沒有回美國了,這次順便可以回一趟家,所以同意了,並且問道:“專業性詞彙我也要提前準備,你到時候要講哪方麵的內容?”

張潮想了想,道:“你先把去年布克獎獲獎作品《繼承失落之人》翻譯幾個章節給我看看,國內現在還沒有中文版。挑些比較重要的吧,不用翻譯得太精細,有個大概就行,翻一點就給我發一點。

專業詞彙方麵……多查一些關於這部作品的文學評論,還有民族文學的相關內容。”

馬伯慵則有點猶豫,先看了看許蕊雅,又看看張潮,問道:“你是想讓我轉型當編劇嗎?”

張潮笑道:“如果你願意,當然很好。不過這次讓你去好萊塢,主要還是因為我覺得你需要接觸一下世界上最成熟地把‘故事’變成影視劇的體係,懂得人家是怎麼運作的。”

馬伯慵有些意外,沒有想到張潮對他期望這麼高,不過這總歸是件好事,也就答應了,不過似乎仍有一些猶豫,隻是當著許蕊雅的麵,不好直接提出來。

張潮也看出來了,但既然馬伯慵不願意說,那自己也不便現在就點破,而是提醒道:“你的簽證晚上就上網預約吧,彆到時候趕不上了。”

許蕊雅現在還是美國身份,回去當然很方便;馬伯慵之前就在新西蘭留學,所以過簽一般也不難。順利的話,三人可以一架航班飛美國。

既然商議完,就該下樓去火鍋店了。這是一家傳統的銅鍋涮肉,也是“潮汐文化”常來的聚餐地。

4月初的燕京,白天已經暖和了,但晚上的氣溫還隻有個位數,春寒料峭中吃點羊肉也是極好的。

此時黃傑夫等人已經找了一張大桌,刨好的羊肉卷擺了一圈,每個人麵前還放了一塊芝麻燒餅,掰開來熱騰騰地冒著白氣,一看就是剛剛出爐的。

張潮、馬伯慵和許蕊雅剛坐下,銅鍋的湯底也沸騰起來了。

在升騰的水蒸氣中,張潮看著眼前歡笑、聊天的諸人,內心感慨萬千。3年前,“潮汐文化”剛剛成立的時候,他沒有想到會走到今天的規模。

更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要離開“潮汐文化”——當然,不是“創始人被逼離開”那種。

恍惚中,張潮似乎看到自己當年孑然一身,隻帶著100多萬版稅,千裡迢迢來燕京求學的情形……

第二天,張潮剛剛起床,就看到了手機上馬伯慵發來的短信,問他有沒有空,想單獨聊一次。

這倒在張潮的意料之內,他很快回了信息,讓馬伯慵到朝陽公園這邊來,兩個人剛好可以一邊散步一邊聊。

張潮簡單給自己煮了把麵條、煎了個雞蛋,就算是早飯了,穿上一身休閒服,再蹬上一雙運動鞋,就到隔壁的朝陽公園溜達去了。

現在是周六早上9點,公園裡晨練的人不少,張潮也情不自禁地參與其中。不過跑了兩三公裡以後,就接到馬伯慵的電話,說他到公園了。

兩人約了在公園的“生態水溪”見麵,這裡是山丘之間自然形成的一處溪穀,種滿了水杉、垂柳,水上還建有木棧橋和涼亭,環境十分不錯。

張潮走到“生態水溪”的入口,就看到馬伯慵已經在那裡等著了。

兩人打過招呼,就沿著岸邊,邊走邊聊。

馬伯慵沒有客氣,開門見山地問道:“我的創作是不是出了問題?”

張潮笑著反問道:“為什麼這麼說?”

馬伯慵道:“我覺得你讓我去好萊塢,不是讓我長長見識這麼簡單。即使讓我學習做編劇,團隊裡不是有秦文和她的同學嗎?我再怎麼學,也不太可能比這些科班出身的強。

這點自知之明我還是有的。李碧華寫得那麼好,《霸王彆姬》的劇本最後還是得蘆葦來定稿。所以,我就在想是不是我的創作出問題了,你想通過這種方式來點醒我。”

張潮想了想,並沒有直接回答馬伯慵的問題,而是道:“老馬,你知道嗎,你一度是我的‘偶像’。”

馬伯慵略有點意外地看了張潮一眼,旋即道:“是文學論壇那會兒吧?黃金獅子旗,榕樹下,天涯。”

張潮點點頭,道:“《從「機器貓」看階級鬥爭的殘酷本質》《殷商艦隊瑪雅征服史》,我當年可是奉為神作的……現在這些論壇都沒落了,我看你也很少上了。”

馬伯慵比張潮年長5歲,他寫這這些作品的時候20出頭,張潮那時才15、16歲,還遠不是今天名滿天下的青年作家,所以那時候張潮崇拜馬伯慵再正常不過了。

相比於同年齡段的韓涵、小四,馬伯慵作品的文學素養還是要高上很多的。

馬伯慵自嘲地笑笑道:“現在一天少的時候要看幾十篇散文、,多的時候要看上百篇,加上還要自己寫,確實沒空泡論壇了。”

張潮道:“你的文學品味、鑒賞水平和創作能力,其實完全可以支撐你做一個純文學作家,隻是你自己內心抗拒那麼去寫,我說的對嗎?”

馬伯慵錯愕地看著張潮,不知道為什麼他能看出這點來。

從在論壇上闖蕩出名聲開始,直到近年來連續出版了兩部頗為暢銷的《風起隴西》《她死在QQ上》,幾乎所有人都把他視為一個通俗家,而且具有成為暢銷書量產機的潛力。

最近他又在寫幻想《筆塚隨錄》,一部分章節張潮已經看過了,同樣十分敬愛。

這無論如何,都與“純文學”不相乾。就連馬伯慵自己都沒有想過這一點。

張潮卻一下點中了要害,讓馬伯慵戲謔、幽默的表層下,那顆死寂了很久的“純文學”作家的心,重新“怦怦”跳了兩下。

原本的時空中,馬伯慵曾經在2018年參加了一個名為「匿名作家計劃」的寫作比賽,以“匿名”方式將作品交給同樣“匿名”的評委,然後最終決出獎項。

參加「匿名作家計劃」既有在文壇嶄露頭角的實力新秀(如鄭執),也有成名幾十年的老作家(如閻連科)。

參賽的作家都拿出了自己壓箱底的本事,“雙匿名”猶如醫藥界的“雙盲”測試,幾乎去除了所有人情上的主觀因素,也避免了“投其所好”的機巧。

結果頗為“殘酷”,50後的陳雪、60後的駱以軍、80後的七堇年,都止步首輪。路內、笛安這樣的年輕實力派,也僅僅入圍了長名單,沒有進入最後決選的短名單。

而馬伯慵則以一篇《卜馬尾》,與閻連科等人一起“殺入”了最後的決選。雖然最後沒有奪得大獎,但是也展示了他在純文學創作方麵紮實的功底。

《卜馬尾》一反他以往偏於敘述乾練、細節飽滿的風格,呈現了出了一種近乎於女性作家特有的細膩、詩意與節奏感,讓人完全想不到會是他的作品。

馬伯慵沉默了一會兒,才道:“相比於展現文學的純粹性,我更喜歡把故事講得有趣一些。”

張潮點點頭道:“這點倒沒有錯,一個有趣的故事首先對寫故事的人來說就是一種強大的激勵。你之前的作品,優點基本都在‘混搭’‘錯位’。


最新小说: 就看吧,看把不把你頭笑掉就完事 大唐第一女判官 盜墓:誰把我棺材蓋兒蓋上了?! 一睜眼我無敵了,也失憶了 造個係統做金融 綜武:救下李莫愁後,她讓我負責 惡雌帶崽,誰家毛茸茸獸夫醋瘋了 我,解夢師,不好惹! 玫瑰戟 火紅年代:從片警到刑偵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