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作家訪日代表團」的成員是在恍恍惚惚中各自拎著行李來到自己的房間的。
葛亮是這次代表團中唯一來自香港文壇的代表——雖然他來自大陸,但是創作生涯起步於香港,通常被視為香港作家。
這次房間他和張嘉佳一個房間,兩人年齡相近,又都是江蘇人,有不少共同語言,簡單寒暄後就熟絡起來。
不過他們在房間裡短暫交流的焦點,卻還是張潮。
葛亮坐在房間的沙發上,對著呈現“大”字躺在床上的張嘉佳道:“你對張潮怎麼看?”
張嘉佳良久無語,就在葛亮以為他睡著了時候,他才突然開口道:“你不覺得挺悲哀的嗎?”
葛亮微微意外:“悲哀?”
張嘉佳歎了口氣道:“你不覺得有了張潮以後,可能一代中國作家——其實就我們這個年齡的作家——都要活在他的陰影下嗎?”
葛亮詫異道:“這麼嚴重嗎?”
張嘉佳從床上坐了起來,雙目無神,又是一陣沉默,然後對葛亮道:“你生活在香港,所以感受不深吧。
我們在大陸,簡直是每天被張潮的新聞揉搓來、揉搓去,他要是一兩個月沒上新聞,肯定在憋個大的。
我原本以為韓涵、小四就已經夠‘勇猛’的了……”
葛亮仍然有些難以置信,畢竟他主要生活在香港,雖然張潮兩次訪問香港都引起了比較大的轟動,但是在全世界媒體最發達的地區,很快就被其他新聞替代了。
張嘉佳瞅了他一眼,竟然有些羨慕起來,旋即想到自己第一部長篇《幾乎成了英雄》出版時的情形。
那時候他也算躊躇滿誌,畢竟首印10萬冊對於文壇新人來說是難得的佳績。
但是恰好撞上了張潮的新書發布和一連串新聞,結果毫無反響。
今年他在xx上連載《小夫妻天天惡戰》,本來也頗受好評。但是張潮幾件事情一搞,眼球又都被吸引走了。
加上去年在電視台參與策劃的一個節目,也被張潮的《三晉風流》給打得落花流水,難免心裡憋悶。
雖然他的作品和張潮不是一個賽道的,但是張潮對於整個青年、少年閱讀市場的影響太大了,他這算池魚之殃。
張嘉佳掰著指頭數了自己這些年的“遭遇”,最後總結道:“在國內混出版市場,一定避開張潮的新書發布,還有他搞事的時間段,不然都是炮灰。”
葛亮聽完也隻能深表同情了。但是他和張嘉佳不同,創作更傾向於純文學,倒是不太依賴營銷,所以也無須“避其鋒芒”。
對文學,他還是有野心的。張潮的出現,更加激發了他的創作欲望,但也讓他隱隱產生了聯想:
張潮當初如果接過了嶺大中文係遞過來的橄欖枝,那現在被他陰影籠罩的會不會就是自己了?
那張潮為什麼不來嶺大呢?
葛亮轉身望向酒店房間的窗外。這時天已經黑了,但是東京的璀璨燈火讓外麵的一切依然有纖毫畢現的幻覺,比香港的夜景更像一個令人不願意醒過來的夢。
他想起自己2000年從南大中文係畢業以後,選擇去往港大攻讀碩士。當時認為留在那裡,可能寫不出自己想要的。
現在看看張潮,自己當初的選擇到底是對還是錯?無論答案如何,都已經無法回頭了。
張嘉佳沒有葛亮的惆悵,問道:“要不要出去逛逛?”
葛亮回過神,道:“不是說晚餐統一安排嗎?”
張嘉佳大咧咧地道:“沒事,集合時間是七點,現在才6點多點,我們就在旁邊走走,一會兒回來。這裡可是千代田區,有不少名勝,東京火車站、秋葉原、古書街都在這附近。”
葛亮猶豫了一下,禁不住張嘉佳攛掇,穿上外套就準備下樓。
而在另一個房間裡,討論的焦點依舊是張潮。
“誒,聽說你和張潮的關係不錯?前兩年他和白燁鬨翻,就是因為給你出頭?”魯敏滿心地問道。
雖然她在這一批作家裡,年齡算得上“長輩”,但是仍然忍不住自己的八卦之心,開始詢問起同住的李娟。
李娟雖然已經和魯敏算“認識過了”,但神色仍然有些拘謹。如果不是張潮特意打電話給她,她其實不會在這個代表團裡。
聽到魯敏的詢問,李娟坦然道:“其實還是對散文該怎麼寫的見解不同。我實在不知道後來會鬨得那麼大……”
魯敏作為圈裡人,其實對前因後果早就了解得很清楚了,這就是個話頭,見李娟開口,頓時話題一轉,問道:“你和張潮有接觸,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我也算讀過不少書了,但是像他一樣的作家,翻遍文學史也找不到第二個。”
李娟聞言露出思索的神色,似乎想把和張潮接觸、對話的點點滴滴都想起來,過了好一陣才道:“是個好人!”
魯敏一愣,這算什麼回答。
李娟當然覺得張潮是個好人,不僅在散文大會上替她出了頭,更是讓全國讀者都知道了有這麼一號作家。一讀文章,嘿,寫得是真不錯!
如果“張白之爭”還有一個勝利者的話,非李娟莫屬了。
當年她的散文集銷量就在張潮背書的推波助瀾下,賣出了超過50萬冊,這對於一個近乎於“文壇新人”,還是以散文為創作體裁的作家來說,完全是個奇跡。
很少有人注意到,第二年的福布斯作家排行榜,李娟以280萬的版稅收入綴名在末。
但是魯敏想要的顯然不是“好人”這個評價——張潮私下裡的個性、愛好、聊天風格……那才是她想知道的。
李娟吭吭哧哧半天,才又憋出一句:“他講話就……就挺幽默的,喜歡開玩笑。”
隨即道歉道:“其實我和張潮私底下就聊了那麼一兩次天,對他的了解不比你多多少。”
魯敏知道李娟沒有撒謊,於是抱著枕頭、側著腦袋靠在上麵,不知道在想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