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日的張潮》這篇文章不僅沒有被「微博網」刪除,甚至還毫無偏私的根據它的熱度被置頂了。
沒有了傳統媒體的限製,這篇文章罵張潮可以說是痛快淋漓:
【張潮,你這個吃人血饅頭的偽君子!一邊在裡聲淚俱下地描寫“賣腎買手機”的殘酷現實,一邊在現實中助紂為虐,把iPhone炒成天價!
你左手握著筆杆子假裝憂國憂民,右手捏著資本吃肉扒皮,又當又立的吃相還能再難看點嗎?!】
【你痛斥物質崇拜、諷刺虛榮心作祟,仿佛自己是當代魯迅,要“救救孩子”。可轉頭看看你乾了什麼?
更惡心的是,你在裡用“蘋果手機”當誘餌,現實中卻讓蘋果手機成了真正的“誘餌”!你讓讀者為“小楊”流淚,轉頭就讓他們的兒子女兒、弟弟妹妹為買iPhone流淚。
這叫什麼?這叫他媽的“文學詐騙”!你把社會問題當素材庫,吸乾血淚再倒賣出去,賺得盆滿缽滿還要立牌坊!】
【你以為我們看不穿你的套路?《最後一課》寫手機支付、《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寫身份焦慮,全是為了給「WeMessage」和「FruitKungFu」鋪路!
你早就在書裡給讀者洗腦:“手機是未來人類的器官”“沒有iPhone不配做人”,接著推出產品收割市場,玩的就是一手“精確打擊”。】
【你比企鵝更狠!QQ至少明著賺錢,你卻披著“文學理想”的外衣,把讀者當傻子忽悠。你的不是藝術作品,而是長達幾萬字的廣告軟文!】
【你靠批判社會問題賺取文學聲譽,又靠製造社會問題攫取商業利益。你的筆不是匕首,而是雙向開刃的鐮刀,一刀割向讀者的同情心,一刀割向消費者的錢包!】
【你敢說這一切與你無關?隻要將來有一個黑診所裡躺著“小楊”,隻要有一個高中生為買iPhone偷走父母的積蓄,你張潮就是隱形的劊子手!
你的文字成了罪惡的催化劑,你的商業帝國每一塊磚都沾著“小楊”們的血!】
【張潮,滾出文學圈!你的筆寫不出救贖,隻配給資本寫廣告詞!你的不是藝術,而是裹著糖衣的毒藥!】
【所有讀者聽好了:今天我們不抵製張潮,明天就會有更多“小楊”在手術台上醒來,手裡攥著iPhone,腎卻永遠留在黑診所的冰櫃裡!】
【狗日的張潮,文學不歡迎你,現實更不歡迎你!】
“罵的痛快!”
不少人看完這篇文章以後的第一反應就是這四個字。
這個用戶名是「鬼畜叮當貓」的微博網用戶,可以說罵出了許多人的心聲。人心都是肉長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裡的“小楊”實在太可憐了。
人們在同情心無限爆發的同時,也對“賣腎買手機”這種行為深惡痛絕。
現在和張潮有關的兩款手機應用,恰好完美印證了他自己的預言,那到底會有多少“小楊”會因此丟掉自己的腎?
大家想都不敢細想。
如果說張潮以前的各種爭議,還有不同側麵可以爭辯,那麼這一次簡直就是貼著所有人的開大——
“我知道這樣的未來很糟糕,但我不僅不介意,還要儘自己所能讓這個糟糕的未來提前一點到來。”
這誰受得了?
一時間批評張潮的聲浪可以說是鋪天蓋地,而且幾乎都來自於普通讀者,正兒八經的文學批評反而很少。
因為白曄他們再次懵圈了,研究了幾十年文學,從來就沒有見過張潮這種玩法。
以文學作品乾預顯示社會進程、大眾觀念不算稀奇事,甚至可以說這本來就是許多文學家創作的本來目的之一;以文學作品達成某種商業目的也不算稀奇事,也可以說是作家們的慣用伎倆了。
但是張潮很神奇地把兩件事合並起來了:《最後一課》和《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不僅讓「潮汐文化」在商業上擁有了光明的未來,還很大程度上給整個社會打了一針強心劑。
再沒有哪部作品能引發這麼強烈的社會反響,哪怕張潮過去的作品也未到達這個高度。
大眾對“小楊”這樣的邊緣人群連帶著之前許立誌詩中的流水線工人,都投注了巨大的關注。
不少誌願者組織開始自發地去鄉村地區幫扶「留守兒童」這個特殊群體;富仕康也不得不站出來發表聲明,強調自己廠區為工人提供了完備的生活、娛樂設施,不存在外界所質疑的種種情況。
與此同時,還有多個倒賣蘋果的團夥被搗毀。
圍繞著《狗日的張潮!》這篇文章,網友們還製作了大量關於張潮的表情包圖片,在「微博網」、論壇、QQ群中瘋狂傳播。
有張潮戴著口罩穿著白大褂拿著手術刀,在手術台邊給人切腎的;
有張潮一手拿著iPhone手機遞給一個拿著腎遞給他的年輕人的;
有張潮走進一家飯店,點了一個“火爆腰花”的;
有張潮頭上長出了惡魔角,手裡拿著一支長成了三叉戟的筆,在鈔票堆的嘎嘎奸笑……
當然,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是一張完美體現《狗日的張潮!》這個標題的表情圖,而且還被做成了GIF動圖:張潮身後的那隻大黃一聳腰,張潮的腦袋就仰天一下……
“太過分了,這你也不管管嗎?”餘華坐在張潮對麵,用剛拿到手的iPhone3G手機瀏覽著網上的新聞,忍不住問張潮道。
在他旁邊是蘇童,手上也在擺弄著全新的iPhone3G。他還不太習慣觸摸屏操作,總是忍不住去按home鍵。
和餘華不同,蘇童對「WeMessage」更感興趣。他英語好,之前在「微博網」上就加了不少外國的作家、評論家,他們當中有一些也買了iPhone3G,現在正聊得不亦樂乎。
張潮倒還在用自己的諾基亞,他的癮反而沒有那麼大。
三個齊聚在深圳,餘華、蘇童兩人住進了張潮新買在後海的房子裡。這處房子除了可以看到深圳灣的海景以外,還有一個大陽台,可以飲茶吹風。
聽到餘華的問題,張潮微微一笑道:“便宜也不能都讓我占了,讓人罵一罵有利於身心健康。”
“那這你也受得了?”餘華把手機的屏幕轉向張潮,上麵正是一個聊天群裡發的「狗日張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