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文學之都_重生2004:獨行文壇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07章 文學之都(2 / 2)

但是兩年過去了,隨著張潮在全世界範圍內的知名度越來越高,不少與他有接觸的作家、文人都頻繁地提到這個名字,他才真正意識,自己的觀念也許真該改改了。

他戴著鴨舌帽和墨鏡,站在人群的邊緣,但是張潮的聲音仍然能清晰入耳:“所以有人說香港是文化沙漠。這話我堅決不同意——

沙漠裡可長不出金庸的武俠世界、許冠傑的市井金曲,更養不活《我城》裡西西筆下那座充滿想象力的城市。

不過小時候讀金庸,我最困惑的是——為什麼郭靖在大草原練功,楊過在襄陽城斷臂,蕭峰在雁門關自儘……卻從沒一個主角來香港?

現在我才明白,金庸的江湖本就在香港。他筆下的俠客,是南來文人的化身——帶著故土的記憶,在陌生的土地上重建精神家園。那些‘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情懷,不正是香港文化人骨子裡的擔當嗎?

而今天的香港年輕人,比金庸那一代更幸運。你們不必在戰火中逃難,也不必在殖民地的夾縫中求存。

你們可以坐在誠品書店的窗邊寫詩,可以在深水埗的茶餐廳裡構思,甚至拿起手機就可以在部落格上留下幾行詩句。”

張潮的聲音清亮如罄,又像一陣風一樣從這個小小舞台吹出去,穿過街巷的縫隙,鑽進那些狹窄的居住空間裡——那裡也正有人用電視、用電腦聽著張潮的演講。

台上的張潮也完全沉浸在回憶和情緒當中,他胸中湧起許多場景:

有小學時和同學用木棍比劃著“華山論劍”的童趣;有初中時躲在被窩裡,打著手電看《大唐雙龍傳》的驚險;有高中時啞著嗓子學唱《光輝歲月》《大地》時的豪情……

香港的流行文化在某種程度上,和日本的動漫、美國的大片一樣,深深影響了像他這樣的大陸“80後”,是小城、小鎮青年們認識世界的一個窗口。

而知道更多後來發生的事情的張潮則有著更不一樣的情緒,他希望能把自己的思考帶給這裡的年輕人,讓他們在逼仄的世界裡,讓精神不要跟著萎靡和狹隘下去。

也許有點理想主義——但文學如果沒有了理想主義,那就是長篇廣告了不是嗎?

他的聲音透過電視、電腦的喇叭,響徹了一個個小小的房間:“我知道,很多香港作家正經曆‘劏房式創作’——在50呎的狹小世界裡,既要寫、詩歌養活理想,又要寫專欄賺生活費。

但這也是文學的可貴之處——它從來不嫌寫作的地方小,隻怕心被框住。今天這座公園,就是給所有文學‘劏房’開的一扇窗——

讓寫作者在銅像旁曬太陽,讓街坊在段落裡散步,讓遊客在魯迅先生的煙鬥霧氣中,也能聞見油麻地的煙火氣。”

順著張潮的介紹,大家想起這個小公園裡確實設計了不少坐椅和小桌,既有獨處一隅的,也有合圍而設的,似乎真的就在歡迎那些寫悶了的作者來這裡小憩、放鬆。

張潮接著道:“昨天剛來香港的時候接受訪問,有位記者問我,說‘張先生,你總說香港文學很特彆,但香港作家寫的東西,和大陸、台灣有咩不同?’

我的回答是,‘為什麼一定要追求不同?文學特質的不同不是作者刻意追求的結果,而是土地自然會賦予作品以風格。’

文學不是比賽,非要爭個高下;文學是橋梁,連接著不同的心靈。

西西寫《我城》,是在尋找香港的身份;莫言寫《紅高粱》,是在追問土地的命運;白先勇寫《台北人》,是在回望離散的鄉愁。但無論主題如何,優秀的作品永遠超越地域,直指人心。

香港的年輕人們,你可以寫中環白領的焦慮,也可以寫大澳漁村的黃昏;可以寫賽馬場的永恒歡呼聲,也可以寫老公屋天台不斷的漏水聲;可以學西西寫《我城》的本土寓言,也可以學黃碧雲寫《血卡門》的生存與毀滅。”

說到這裡時,張潮的聲音突然放緩了,帶上一點溫柔,他知道下麵的話可能有些天真,但是在2008年這個節點講出來,似乎卻十分恰當——

“此外,你們完全可以在寫旺角街頭市井煙火的同時,想到長江黃河的無儘奔湧;在描繪維港夜景的璀璨燈火的時候,思考六朝古都外那千年不息的風沙。

天山、秦嶺、五嶽、草原、長城、古寺……這些不僅屬於我,也屬於你們。

本土情懷與家國認同,從來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題。就像這座文學公園——魯迅的銅像旁,會立著張愛玲的倩影;郭沫若的詩句下,會刻著也斯的警言。不同的聲音在此交彙,這才是它的魅力。”

張潮說完這番話,現場響起了一陣掌聲,在場哪怕是那些來“例行公事”的嘉賓,也不得不承認張潮的這番話頗有煽動力,更彆提那些書迷了。

等掌聲停息,張潮的講話也進入尾聲了,他的語調重新變回了輕鬆與幽默:“過去,全世界提到香港,想到的是中環的銀行、銅鑼灣的霓虹、蘭桂坊的紅酒。但這座城市的靈魂,遠不止於此。

六十年代,邵氏電影讓武俠文化風靡亞洲;八十年代,Beyond的搖滾唱出‘海闊天空’;九十年代,王家衛用鏡頭重構都市的孤獨……這些文化符號,和恒生指數一樣,同樣是香港的驕傲。

今天,我們建文學公園,不是要造一座‘文學迪士尼’,而是想從這片小小的、不起眼的土地出發,做一件大事——為香港重新定位。

它不僅是資本的港灣,更應是創意的搖籃;不僅是金融的樞紐,更應是故事的源泉。朋友們,太平山是香港的地標,但我想說,文學應該成為這座城市的‘第二座山’。

它不必高聳入雲,但能讓人仰望星空;

它不必寸土寸金,但能安放每一代人的理想。

若乾年後,當有人問起,‘香港除了錢,還有什麼?’我希望你們能指著這片文學公園回答,‘還有這裡,還有文學。’

這座小小的公園在林立的高樓裡,好像一塊凹下來的硯台,我希望這裡磨的是五湖四海的墨,寫的是地分南北、文不分兩岸的江湖。

這塊硯台的底麵落款,既刻得下「我城」,也容得下「中國」。

謝謝大家,我就講這些。”

說罷,張潮又邁著輕快的步伐,回到了嘉賓席自己的座位上。

現場沉默良久,忽而掌聲雷動。


最新小说: 盜筆:在張家打黑工的日子 綁定渣女係統後,前任大佬搶瘋了 大明悲歌 蹈海天妖傳 九獄崩滅 開局怒噴扶蘇,這個皇帝我來當! 劍嘯昆侖 白月光死而複生,瘋批帝爭著當狗 大金烏 苟在東宮漲天賦,發現太子女兒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