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寫到“羅智”要參加高中同學聚會。他之所以參加,也是因為「答乎」上有文章講了通過同學會拓展人脈的道理和方法。
“羅智”在公司裡已經幾年沒有升職了,於是他想要去同學會上碰碰運氣,看能不能找到什麼機會。
畢竟他的高中學校是省重點,不少同學都混得不錯。
但是在同學會現場,卻有一個人和一段回憶,忽然闖入了他的生活——
【……羅智與同學一一握手寒暄,露出得體的微笑。班長王勇遞給他一杯酒,他接過來抿了一小口,環顧四周,試圖將這些成年人的麵孔與記憶中的少年少女對應起來。
“羅智,還記得黃恬恬嗎?”王勇忽然問道,“她待會兒就來!你,期不期待?”王勇臉上露出了略有些猥瑣的曖昧笑容。
黃恬恬?羅智在腦海中搜索這個名字,卻隻浮現出一個模糊的輪廓。高中班級五十多號人,他確實記不清每一個同學。
“黃恬恬……她是哪位來著?”羅智試探著問。
桌上頓時爆發出一陣大笑。
“哎喲,裝得可以啊!”王勇拍了拍他的肩膀,“你高中時候不是天天盯著人家看嗎?彆裝不知道了!”
羅智更加困惑,他完全沒有這樣的記憶。在他的印象裡,高中時代的自己是個埋頭學習的“三好學生”,怎麼可能會“天天盯著”某個女生看?
就在這時,包間的門被推開,一位女性走了進來。她穿著簡約的白色連衣裙,身材高挑,留著一頭乾練的短發,妝容精致卻不誇張。她的出現讓包間內的喧鬨聲減弱了幾分。
“抱歉我來晚了,公司臨時有點事。”她微笑著說,目光掃視一圈,最後落在羅智身上,“羅智,好久不見。”
羅智愣住了。這個女生看起來很麵熟,但他就是想不起她的名字。而且,她為什麼會特意對他打招呼?
“這位是……?”他小聲向王勇詢問。
“我去,你真不記得啊?“王勇瞪大眼睛,“黃恬恬啊!你高中的暗戀對象!”
身邊幾個同學都笑了起來,傳來陣陣起哄聲:
“羅智裝失憶啦!”
“暗戀對象都不記得了!”
黃恬恬走過來,在羅智對麵的空位坐下,嘴角帶著微笑:“沒關係,這麼多年了,記不得很正常。”
羅智感到一陣尷尬。他真的對這段所謂的“暗戀”毫無印象,但同學們的反應又讓他不好意思直接否認。
“恬恬現在是設計總監,“王勇向大家介紹,“前幾年還上過《創業家》雜誌呢!”
席間的話題很快轉向了各自的工作和生活,羅智得以暫時從尷尬中解脫。但他發現自己的目光總是不自覺地被黃恬恬吸引。她爽朗的笑聲,利落的短發,說話時自信的神態,都讓她在一眾同學中顯得與眾不同。
奇怪的是,這種感覺似曾相識。
“記得高二那次春遊嗎?”不知誰提起了往事,“羅智為了跟黃恬恬一組,主動要求做後勤,結果被太陽曬得脫了一層皮!”
又是一陣笑聲。羅智更加困惑,他完全不記得有這回事。
“還有畢業那天,”另一個女同學接著說,“羅智鼓了半天勇氣想去要黃恬恬的聯係方式,結果走到一半又縮回來了!”
黃恬恬輕笑著搖搖頭:“彆這樣,羅智現在都不好意思了。”她轉向羅智,“不過,你高中時的確挺可愛的,每次我去圖書館,總能‘偶遇’你。”
羅智感到一陣恍惚。
……
晚餐接近尾聲時,有人提議看高中畢業相冊。一本厚厚的相冊被傳閱著,最後到了羅智手中。他翻開相冊,眼前忽然一亮——一張集體照上,年輕的自己站在後排,目光卻明顯地投向站在第二排的一個短發女生。
那個女生,正是黃恬恬。
羅智快速翻閱著相冊,越看越震驚。在幾乎每一張集體活動的照片中,他的目光都不自覺地投向黃恬恬的方向。春遊照片上,他確實站在後勤組,與黃恬恬一起分發飲料;運動會上,他坐在觀眾席,視線卻鎖定在田徑場上奔跑的黃恬恬;就連畢業合影,他也站在離她最近的位置。
這些照片像是來自另一個平行宇宙,記錄著一段他完全陌生的青春。】
“這……到底是真的假的?”
“也就是說,‘算法推薦’不僅改變了他的愛好,甚至抹去了他的記憶?”
“這可能嗎?”
“這有什麼不可能?我現在也記不起自己高中暗戀的女孩子的名字啊!”
“呸!渣男!”
“我實話實說而已!”
“這也不對。你忘記了暗戀的女孩子的名字,但你沒有忘記‘暗戀’這種事啊!愛情是人類最濃烈的情感之一,哪怕是少年時代的暗戀,也會在心裡留下深深的刻痕。”
“的意思是,‘算法’不僅僅能‘投其所好’,甚至可以潛移默化地修改人的記憶?”
“這……這不是紅警裡的‘尤裡’嗎?”
“確實有可能。因為以往任何時代,人類都沒能這麼方便、自由地獲取這麼大量的信息。人類大腦就是一台處理信息的機器,當這台機器裡的信息過載的時候,就會選擇性地刪除那些潛意識裡並不重要的信息。”
“好像……是這麼個道理!”
“有道理吧?我瞎編的!”
“切!”
“滾!”
“好了,就剩下一點了,繼續看吧。”
隨後的部分比較平淡,“黃恬恬”的闖入,讓“羅智”第一開始質疑自己的“信息沉浸式生活”是否正確。
但是他也發現,自己似乎已經無法割舍這種生活了。
【周一早晨,羅智頂著黑眼圈來到公司。照例是晨會。
IT部門主管林總站在會議室前方,神情嚴肅:“公司最新戰略方向,要進一步提升用戶留存率和使用時長。經過分析,我們正式啟動下一代推薦算法項目。”
羅智精神一振。
屏幕上投影出一組數據圖表,顯示用戶在接收到“高匹配度”內容時,平均停留時間增加了23%。
“23%?這還不夠,遠遠不夠!因此,“林總繼續說道,“我們決定把下一代推薦算法項目命名為‘全知之眼’,目標是讓每一次推送都讓用戶感到貼切,並且不會反感,提高點擊率和停留時間。”
“第一代推薦算法,是通過用戶的搜索記錄,來匹配產品廣告;第二代算法,是通過用戶的瀏覽內容,預測他想看什麼、愛看什麼,為他打造沉浸式的信息推送服務。‘全知之眼’是第三代算法——它將通過搜集用戶的地理信息,以及與其他用戶在空間坐標、時間坐標上的交集,為用戶匹配更精確的內容,包括商品、商家、視頻、文章、以及交友的推薦。
這一次,我們要讓自己,成為用戶的生活本身!”
林總的話說完,會議室裡響起了一陣掌聲。
隻有羅智鼓掌的頻率又慢、力度又輕,顯得十分敷衍。林總一眼就看到了他,問道:“小羅,你有什麼想法?”
羅智站起來,清了清嗓子,腦子裡閃過「與上司交流的十大秘訣」:“公司的這個設想十分偉大,林總的講解也十分清晰,我相信‘全知之眼’一旦開發成功,一定能實現‘成為用戶的生活本身’這個目標。但是,您說需要搜集用戶的地理信息,還有空間坐標、時間坐標……這會不會有些敏感?恐怕會引起用戶的反彈,他們大概會覺得這是侵犯隱私。”
林總很快答道:“20年前,人們覺得注冊論壇賬號要填個電話都是侵犯隱私;15年前,人們覺得社交平台和軟件用實名製是侵犯隱私;10年前,人們覺得用指紋解鎖手機可能會侵犯隱私;5年前,人們又說人臉識彆和瞳孔掃描會侵犯隱私……你沒有發現嗎,隻要產品夠好、夠便利,人們對於侵犯隱私的標準是在不斷降低的。如果我們真的成為了用戶的生活本身,那我們就是用戶隱私的一部分!”
羅智無言以對,隻能坐了回去。
“這個項目很重要,公司會投入大量資源。“林總環顧四周,“我需要一個小組來負責核心算法的優化,有誰願意接這個任務?”
會議室裡一片寂靜;羅智低著頭,陷入深思。
他分明感覺到,林總的目光落在了他的身上,灼燒著他的後頸。】
這部分到這裡結束了。張潮留下了兩個選項——
「選項1」羅智舉手接下任務。
「選項2」羅智保持沉默,拒絕了這次任務。
《青春派》雜誌社的編輯室裡,爆發了雜誌創刊以來最劇烈的一次爭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