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米勒鬆了口氣,繼續道:“那就是從我——一個文學編輯的角度考慮,你去美國,也許會取得剛剛我說的那些成功,但是這個世界也將永遠失去一個才華橫溢的作家。
一個作家,一旦遠離了自己的祖國、自己的人民,也就遠離了自己的靈魂。
雖然也有像納博科夫這樣的例子,但那太特殊了,你和他不一樣。
這世界上已經有太多太多的富豪,並不稀奇,但是像你這樣優秀的作家,少的可憐。”
張潮沒有料到大衛·米勒會對他有這麼高的評價。
不過他的回答也出乎了大衛·米勒的預料:“大衛,老實說,無論是作為朋友,還是作為文學編輯,你的這些話都足夠打動人。
不過我並不認為從事業、財富角度考慮,去美國會是一個好的選擇,尤其是今天。
可能你會認為這是一個托辭——但是你看看深圳,然後再去中國的其他地方看看,就會發現這世界並不是隻有美國才能創造財富。”
大衛·米勒望了望窗外,雖然那裡隻能看得到一片天空,卻也點了點頭道:“我承認,這片土地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可是世界的中心仍然是美國,不是嗎?”
張潮也隨著他的目光看向了窗外的天空,不過眼神卻更加悠遠,看的仿佛是天空後麵的什麼東西,過了好一會兒才道:“世界的中心仍然是美國,沒錯……
但是這世界上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生活在‘中心’;甚至整個世界都在‘去中心化’。”
張潮想起了這兩天剛剛在互聯網上看到的一篇文章,叫做《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係統》(正式發表於2008年11月1日)。
作者的名字叫做「中本聰」,看起來是日本人,但實際上直到張潮重生前的2024年,誰也不知道他的真實身份是什麼——甚至都不能確定他是不是一個,“人”。
2024年,年屆四十、一貧如洗的張潮,時常會回想起2010年他向學校微機室的網管建議用微機室裡的電腦挖礦的那個夏日夜晚……
當然這個計劃被嚴詞拒絕了。
大衛·米勒不知道張潮的心緒早就不知道飄到哪裡去了,隻以為張潮是出於一個中國人的自尊心,倔強地認為中國也會成為像美國一樣的世界中心國家。
這樣的幻想對於一個年輕人來說再正常不過,哪怕他是一個出色的作家,沒有必要反駁。
張潮卻忽然對他道:“你認為美國的多元文化潮流,會持續多久?”
大衛·米勒愣了一下,不知道張潮為什麼會這麼問,不過還是誠實地回答道:“多久?我認為是永遠。它會鐫刻進美國人的基因裡。
美國本來就是一個移民國家。英國人、愛爾蘭人、法國人、德國人……是美國的第一次文化融合,也構成了這個國家的基礎。
然後是黑人文化,先是南北戰爭,然後是運動、音樂,還有民權運動,現在也成為美國文化的一部分了。
接著就是這一次,亞裔文化、拉丁裔文化、性少數群體……美國社會越來越包容,是一個真正的大熔爐。
你身為一個中國作家,卻在美國擁有大量的讀者,已經足以說明這點。
張,我知道你對美國有許多看法和意見,但是你也要看到美國文化的優點!”
張潮點點頭,道:“美國文化確實有我感興趣的部分……還是說回吧——你不覺得隻有四篇的集有些單薄了嗎?
我算了算,中文版加起來也不過10萬字左右,英文版也多不到哪裡去……”
大衛·米勒聽出了張潮的言外之意,立馬驚喜地道:“你的意思是,要為這本集額外再寫作品?”
張潮微笑著道:“怎麼,你不想要?”
大衛·米勒連忙道:“想要,想要!越多越好!”
張潮道:“哪有那麼多,就一篇。”
大衛·米勒道:“一篇?一篇也好!但是這篇不能再對外發表了,它必須隻能先出現在這本短篇集裡。”
張潮道:“好,那就當是我為這本短篇集專門創作的吧。”
大衛·米勒此刻欣喜不勝,忍不住問道:“你這些都是取材於已經有過的短篇名作,那這篇也是一樣?”
張潮點點頭道:“當然不例外。”
大衛·米勒興奮地搓了搓自己的手,繼續問道:“雖然我知道有點冒昧,但是我還是想知道,這次你想從哪一篇裡獲取靈感?
放心,我絕對不會告訴任何人!”
張潮想了想道:“反正你也會是第一個看到它的美國人,告訴你也無妨。之前的幾篇,《最後一課》來自於法國,《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來自於奧地利,《畫皮》則是中國古典,《裝在套子裡的人》是俄國。
既然這第五篇是為了在美國出版而創作的,那就從美國中取材吧……”
大衛·米勒連忙叫停了張潮,道:“先讓我猜一猜——你喜歡從比較老派的作品裡取名——那……哈伯·李的《殺死一隻知更鳥》?……傑克·倫敦的《野性的呼喚》?……海明威的《老人與海》?……
該死的,不會是歐·亨利吧,《麥琪的禮物》?《最後一片樹葉》?”
他連說了好幾部,張潮都否認了。
大衛·米勒絞儘腦汁又想了一會兒,才道:“不是20世紀的作品,那就是19世紀的?我知道了,馬克·吐溫,你在火車上多次提到過他!
他最好的短篇作品是《百萬英鎊》,一定是這篇!”
張潮笑著道:“作家猜對了,作品不對。”
大衛·米勒驚喜地道:“還真是他?不是《百萬英鎊》,那一定是《三萬元遺產》,或者《敗壞哈德萊堡的人》。這是他最好的短篇。”
沒想到張潮還是搖搖頭,最後道:“都不是。是《競選州長》——這也許不是美國人心目中最好的馬克·吐溫短篇作品,卻一定是中國人心裡最好的。
還有,這部集的名字我也想好了,就叫做《一種玩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