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許蕊雅以「WeiLaosan」的口音拚寫出的“nop”,大衛·米勒不禁笑了出來。
這位中國勞工的憨厚、窘迫、惶恐,幾乎躍然紙上,既讓人同情,又讓人忍俊不禁——這並非一種嘲笑。
不過大衛·米勒也明白之前那篇報道的由來了,完全就是一場誤會。
「WeiLaosan」並沒有想要拯救誰,完全是因為誤打誤撞才闖入了「澤麗娜」被欺淩的現場,並且意外救下「澤麗娜」,這一切都被周圍人的相機拍了下來,並且開始迅速在網絡平台傳播。
在隨後的情節裡,身為記者的「凱瑟琳」恰好下班路過,立刻就采訪了「WeiLaosan」。
麵對記者的鏡頭,「WeiLaosan」依然惶恐,但並不害怕了,聲帶也恢複了正常。他略帶羞怯的說了一句:“I’mWei&n……od。”
這句話的含義,「WeiLaosan」也不太清楚。隻是老鄉告訴他,如果有人是帶著笑問他話,他說這句話就能應付過去。
凱瑟琳還想再問點什麼,「WeiLaosan」卻隻說了一句“Byebye!”,就快步離開了這裡,很快消失在夜色當中。
大衛·米勒隱隱約約察覺到張潮想要寫什麼了——張潮自己就是網絡傳播、營銷的好手,「WeiLaosan」的事跡隻需要通過網絡視頻的發酵,肯定很快能讓他成為一個名人。
標題是《競選州長》,想必無論是哪個候選人,都會迫不及待地要和「WeiLaosan」拉近關係。
一個再卑微不過的非法移民「WeiLaosan」,忽然成為左右選舉結果的熱門人物,然後再通過他那雙無知、單純的眼睛,看到種種醜陋……
想必這就是張潮這篇的主要框架和結構了。
確實有點意思——但是就像他寫的懸疑《消失的愛人》一樣,身為中國的張潮,與美國社會真正的底層運行邏輯,還是隔了一層。
大衛·米勒可以預見這篇會十分精彩,卻難以觸及美國政治的核心。
與他寫的關於中國社會的四篇作品相比,有趣程度或者過之,但是文學深度卻不能同日而語——但已經很不錯了,現在的美國青年實際上也對這些很陌生。
與自己城市,或者所在的州,有哪些人正在角逐市長、州長的位置相比,他們更感興趣的是橄欖球明星的轉會新聞,或者那個叫做卡戴珊的豔星有沒有新的錄像流出。
大衛·米勒又衝了一杯咖啡,用來抵禦深夜的困意,繼續翻動著稿件。
後續的發展果然如他所料,「WeiLaosan」救人的視頻很快就在網絡上引起了熱議,他也成為了一個“英雄”。
【“他的‘咯咯’聲,是被壓迫者喉嚨被扼住時發出的終極控訴!是體製性失語的具象!比任何慷慨陳詞都更有力量!這是對係統性壓迫最震撼的無聲抗議!”
“看!他的口型絕對是‘No&n’!他在用最平靜的詞語,表達對仇恨最極致的蔑視!這是一種東方式的、充滿哲思的對抗!”
&n…od,一個來自中國的普通人,用他僅知的詞彙,喊出了我們這片土地最核心、卻正在被侵蝕的價值——自由是好的!這是來自底層的、最純粹的民主箴言!魏老三不是一個人,他是‘自由’這個概念在加州的肉身顯聖!”
“他有著聖徒般的謙卑!他不求回報,不慕虛名,在完成守護的使命後,便悄然隱入黑暗。他的恐懼,正是人性光輝的證明!”
……】
這還隻是網絡上的留言,很快,三位州長候選人就加入了這個行列——
【“昨夜,在我們城市的心臟,我們目睹了人性最黑暗的仇恨,也見證了人性最耀眼的光芒!魏先生,這位來自東方的兄弟,用他無聲的勇氣和那句樸素的‘Freedomod’,為我們所有人上了一課!什麼是真正的勇氣?不是誇誇其談,而是在他人遭受不公時挺身而出!什麼是真正的自由?是像魏先生這樣,即使身處邊緣,依然堅信並捍衛‘自由是好的’這一普世價值!
他的‘咯咯’聲,是對我們所有人良知的叩問!如果連魏先生這樣的無名英雄都在為加州的多元和自由而戰,我們這些手握權力和話語權的人,還有什麼理由不做得更多、更好?!瑪莎·布萊頓的政府,將把魏先生的精神刻入我們的執政綱領!打擊仇恨犯罪,捍衛每一個人的表達自由和生存尊嚴,無論他們來自何方,身份為何!魏先生,你是加州的良心!”】
【“朋友們,我們生活在一個複雜的時代。但昨晚的事件,讓我看到了超越黨派的希望之光。魏先生,一位勤勞的工作者,他的行為展現了我們最珍視的核心價值:個人責任、見義勇為、以及麵對邪惡時堅定不移的立場!他沒有等待警察,沒有計算得失,他站了出來!他的沉默,比一萬句口號更有力!
&nod’是什麼?我認為,那就是我們建國先賢所捍衛的、讓個人免於恐懼和暴力的自由!是勤勞者安身立命的自由!不是混亂無序的所謂‘自由’!魏先生用行動證明,真正的勇氣和善良,與身份標簽無關!我,托馬斯·瑞格斯,將致力於恢複加州的法律與秩序,保障每個像魏先生這樣遵紀守法、默默奉獻的人,都能享有追求美好生活的自由和安全!這才是真正的‘Freedomod’!”】
看到這裡,大衛·米勒又笑了起來。
張潮撰寫的這兩段候選人發言,倒還真是符合他印象裡美國政客會說出來的話,張潮這是看了多少競選錄像才會撰寫得這麼惟妙惟肖?
尤其是在言語的細節當中,把「瑪莎·布萊頓」和「托馬斯·瑞格斯」兩個不同黨派的立場分歧也表現得淋漓儘致。
不過他仍然捕捉到了許多語言上的細節——
“打擊仇恨犯罪”
“恢複加州的法律與秩序”
——似乎多元文化衝擊了正常的市政秩序,加州不太平的樣子?
大衛·米勒想象不到那片全是陽光、沙灘還有好萊塢的地方,會亂到什麼樣子,以至於兩個候選人都要強調這一點。
張潮用自己的文字,似乎慢慢編織出了一張網,一個與他設想裡完全不一樣的未來美國圖景,正在徐徐展開……